首页 > 女生言情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分节阅读 242

分节阅读 242(2/2)

目录

到了做晚饭的时间,张山风起来了,去厨房做饭。护卫和苌弘的随从,也都跟了过去,一起做晚饭。

苌弘是刘公属下的人,相对来说工作是较轻松的。可以说除了午班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事。再说苌弘也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具体事务要做的。每天午去主子那里报到一下,没有具体事务要做,告辞回家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所以来了老子这里,自然是要吃晚饭的,晚再继续或者是听老子讲道,或者是弹奏音乐。

今天下午本来是不这样整个下午都打坐修炼的,主要是不想打扰老子给孔子讲道,才没有折腾出声音。

见天黑了,苌弘才睁开眼睛,朝着方基石看着。他与方基石的关系,还不是很熟。不过对方基石的第一印象很好,得知方基石是谁后,对他的感觉更好了。

听到有了响声,方基石也睁开眼睛。见苌弘看着他,朝着苌弘笑了笑,然后点了点头。

“大神我来弹奏一曲,给大神提提神如何”苌弘说道。

“多谢”方基石朝着苌弘拱了拱手。

苌弘调试了一下琴音,感觉良好,弹奏了一曲。这是一支舒缓的慢曲,音量不大,音韵悠长。

一曲终了,方基石果然觉得神清气爽起来。

“原以为先生弹奏的是催眠曲,结果不是听了之后没有了瞌睡是小,还觉得精神了许多。”

“这叫梵1音”苌弘应道。

“梵1音”

“梵1音”

“梵1音不是”方基石想说梵1音不是印1度那边的一种韵律是佛教面

“这是我谱的一首曲子,当时没有给它命名,我也不知道给它取什么名字好我背着琴过来了,弹奏给老子听。接连弹奏了一个晚,老子都没有给这首曲子取个好的名字。后来太阳起山了,老子才想起来,给它命名为”

苌弘说起与老子之间的事,话多了起来。

说完,苌弘又弹奏了几首曲子。

方基石虽然不懂音乐,可静下心来听着,也能感觉到音乐的美妙。只是,他不会评说,不知道怎么评说。

护卫们点燃油灯,把客厅内照得明亮。

张山风做完晚餐,又过来了。见苌弘在向师父弹奏音乐,又不断地讲解音乐,他觉得:苌弘是在装

音乐也不是他张山风的爱好

现在的张山风,喜欢的是快乐生活、快乐人生,怎么快乐怎么活。悟道后的他,认为:我的快乐只要不影响你的生活、生存,别人管不了。你不要用你的那一套价值观来评价我。我也不用我的价值观去评价你你们只要不影响我的生活、生存,你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我当一个观众,我看着你如何折腾

你是演员我是观众

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见时间差不多了,张山风才站起身,来到师父方基石身边,弯腰小声地问道:“吃晚饭了师父”

“哦哦”方基石应了两声,没有说吃饭,也没有说不吃饭。

此时要说吃饭,不是太好其一苌弘正在兴趣面,你要提出吃饭,肯定会影响他的兴趣和心情。其二老子给孔子传道,还没有从周藏室内出来,怎么吃饭去喊他们一样打扰了他们。

所以方基石打马虎眼,“哦哦”了两声,没有了下。

“等等吧张小哥辛苦你了”苌弘说道。

“什么嘿嘿”听到苌弘少有的和气,张山风先是吃惊,随即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知道他在苌弘大夫的眼里,是一个长不大地小孩。人家一直都很鄙视他,瞧不起他。

今晚的苌大夫,嘿嘿还真看得起我啊还叫我“张小哥”

“大神我再谈一曲给你听你觉得会有什么感觉你先闭眼睛,放松放松再放松,心平气和,才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苌弘不再理得意的张山风,对方基石说道。然后用眼睛看着对方,见对方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了,才弹奏起来。

第529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藏室内,孔子与老子的辩论继续。

以孔子的智商,听了老子的讲道后,自然是明白的。他的理解能力,应该超过王子姬朝和小王子姬匄。小王子姬匄,也就是如今的大周天子。当时的姬匄,年龄还小,有些道理,他还理解不了。

王子姬朝与现在的大周天子,他们都只听了老子讲道一次后当场就明白了。王子姬朝当时就站出来挑老子的错,故意曲解。小王子姬匄为了装比,他一直到最后才通过。只有当时的太子姬猛,急于表现自己。

老子的道学其实并不是那么难懂,关键地关键是你要接受它,接受什么是道。你不愿意接受,就永远不懂。

以孔子的智商,自然是很快就懂了。何况老子向他传道,还使用了一些手段,也算是激将他,让他产生顿悟。结果孔子没有“顿悟”,相反还有了厌恶。觉得老子是在长辈打压小辈,故意欺负他,还有了抵触心理。

后来老子又使用了手段,让他彻底的明白了道家学说。

可是让老子失望甚至是绝望:孔子是个唯心者,不接受唯物辩证法,不接受道学。不不是不接受道学他完全理解了老子的道学,也理解了老子道学的精髓。可他不认为道是唯物的,而一定认为道是神灵创造的

“我明白了世人都是为了生存保障世人的生存,才是拯救天下的唯一办法”孔子说道。

与老子争论完唯物与唯心的问题后,老子就不想再多说了。没有办法,孔子主动起来,把他的学习心得说了出来。

老子见孔子一口咬定天地万物是神灵创造出来的,就懒得再浪费口水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观点不同,处世方法、处理方法就不同。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你违背了生存这个原则,你的学术观点,你的思想就有问题,就不能为世人所接受,就不是拯救天下苍生的正确方法。

听了老子的道学理论,以及老子所提出的“拯救天下”的办法,孔子也有了自己的感悟。

观点不同,出发点就不同,处理方法自然也就不同。但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