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25章 铸钱

第225章 铸钱(1/2)

目录

第225章铸钱

“大王要对豪族动刀了。”

冯修永身为湖南巡抚,又在长沙办公,离衡州很近,所以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谢彦辰不无忧虑道:“这分家之法,名为分家,实为推恩,会不会太快太猛烈了一些”

聂宇说是分家法,但稍微读过几部史书的都知道,不就是大汉用过的推恩令,史书上有名的政治阳谋,简单实用,就是有点费人头。

冯修永脸上带着冷色,说道:“快一点也是好事,衡州地情复杂,又是我大汉的产银重地。就算为我大汉的反清大业,这些宗族豪绅能乖乖退让自然相安无事,可他们偏偏不愿意退让啊!”

“确实。”谢彦辰深以为然,点头说道,“这些宗族豪绅盘根错节,若是继续纵容下去,假以时日必成地方毒瘤,遗害无穷。”

“……”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的都是分家法是不是太过剧烈,却没人讨论分家法对与不对。

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豪族太强那就把豪族削弱,分家析产都是家常便饭。就算对士大夫十分礼敬共治的两宋,见到士大夫的势力太强大,也会强制对士绅豪强进行分家移户。

聂宇先把分家法敲定,就是为了避免引起群臣争论,导致推行不下去,或者推下去了也会中道而废。

可实际证明,聂宇还是想太多了,在对豪族大户们分家析产这件事上,群臣与他这位汉王还是坚定站一起的。

……

汉王在衡州一共待了三天,先是去了一趟石鼓书院,参观拜会了书院盛景。

接着,没有任何提前通知,亲自召见了书院山长陈士雅,用王命调其回长沙城南书院执教养老。

对,就是执教养老,说的非常直白不客气。

石鼓书院是四大书院,城南书院没有那么大的名望,但也不是什么小地方,乃是“朱张会讲”典故所在。

从石鼓书院调回城南书院当山长,这似乎算是平调,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汉王已经忍受不陈士雅了。

几乎不用细想,但凡石鼓书院的学子,还有衡州本地的士绅,基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位陈山长,之前可是仗着自己湖南名士的身份,公开对大汉的学府制度排斥抨击,言辞颇为激烈。

因为大汉此前一直没什么反应,反而让这些学子士绅们误会了,误以为大汉会顾及他们的舆论所想。

可谁都没想到,大汉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釜底抽薪,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城南书院,三大书院的山长全部换了一遍。

这要放出的政治信号已经很明确,不要再跟汉王继续唱反调了,学府制已经是板上钉钉,再怎么排斥抵触也改变不了,反而还会让汉王心生厌恶。

没看三大书院的山长,那可都是湖南当地的大儒名士,一个主动请辞准备回乡养老,另一个强制调回长沙事实上归养。

山长一换,没有动刀子抓人,三大书院的学子,还有长沙、衡州二府的读书人,瞬间全都老实了。

能老实多久不知道,反正这一下没了带头冲锋的大儒,这些学子读书人暂时翻不起什么大风浪,可以给大汉的新学府稳步发展的时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