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调教大宋 > 分节阅读 90

分节阅读 90(2/2)

目录

尹文若、尹文钦二人从老家来到回山,按说,他们应该恨桃园夫人的,毕竟父亲一生爱一个妓女多过自己的生母。

如今家母仙去多年,二人也终于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女人。但是,他们没有选择恨,而是选择包容。

父亲颠沛流离大半生,临近晚年,为什么还要让他留下遗憾呢

桃园夫人本来是要回到桃花庵的,却被尹氏兄弟拦下了。尹文若作为长子长兄,直接给桃园夫人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言:“父亲大人老了,夫人也老了,如今父亲也已辞官,又何必在乎那些所谓的世俗名声呢”

桃园夫人被两个小辈跪的一时手足无措,黯然泪下,“师鲁可以不在乎了,但是你们不能不在乎。”

“你们都是好孩子,将来是要为尹家光耀门楣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了你们的前程。”

尹文若道:“如娘,留下来吧若尹家连如娘都容不下,又谈什么光耀门楣”

如娘

二人叫的不是姨娘,而是学着范家后辈叫甄氏的称呼,叫如娘。

桃园夫人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两个孩子没把自己当尹洙的妾室,而是要如自己的亲娘一般侍奉。

最后,桃园夫人还是留下了,却没有同意尹洙明媒正娶的好意。用她的话说,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能把孩子教得这么好的女人,也一定是好女人,她不能抢了她的名份。

一出儿孝母慈的正能量大剧,差点没把唐奕看哭了

那董惜琴为什么不走却是唐奕怎么也看不懂的。

这董行首一点都不像个青楼女子,倒像个苦修的尼姑。除了一些京中贵胄邀请她到宴助演,剩下的时间基本就呆在回山哪儿也不去。就算出演也是匆匆而去,弹唱两首即匆匆而回。

八月开始,前来回山求学、拜山的人越来越多。

离明年开春的大比越来越近,各地举子向京中聚集也属正常。而来到开封,有两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一是去太学拜会胡瑷;二就是来回山听学。

没办法,范仲淹、尹洙、杜衍、孙复、柳三变的名头实在太大了,你要不来朝个圣,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学儒的。

几位老师父都是谦和之人,而且,本来也是本着开门授讲的目的,所以,来拜山的,能见就见,绝不推诿。有能力出众者,范仲淹等人还会把他们留下来,大比之前,悉心教导。

而这其中,也确实有几位牛人。

比如,冯京,就算唐奕记不住大宋每一科的状元是谁,但也一定记得住把冯京当马凉的典故吧

这特么可是皇佑元年的状元郎啊一定得留住。

而另一位,虽然不是什么状元,准确地说,这位考了一辈子,连个进士也没考上,但却比冯京大牌一万倍。

第168章两大名人

考试之前先拜会名儒,这已经是宋朝考场的潜规则了。

若是哪位大儒看你不错,公开赞扬几句,再把你推荐给朝中名臣,那你高中的几率会很大。

这一天。

正好唐奕和贱纯礼等人跟着君欣卓早起晨练,一路冲到码头,又折回望河坡。跑到山脚的文圣石处,就见两个中年文生站在那儿不进不退。

众人不禁暗笑,这事天天都有发生,那些应试举子都是早早就来到回山,但又怕太早打扰了几位名儒休息,所以就手足无措地等在山下,一直到临近中午才敢上山。

丁源快跑了几步,来到二人身前。

“两位是来拜山的”

两人一见是一队跑得满头大汗的少年,不禁疑惑,“学生正是来拜会范公和几位先生的,不知几位是”

丁源道:“我们是观澜的儒生,二位可有作文送上,若是有就拿出来,小生帮你递给范师父。若师父觉得好,自然就会见二位。”

二人闻之大喜,急忙拿出作文送上。

丁源接过,“不知道二位高姓大名,我好向老师禀报。”

“学生眉州苏洵,苏明允。”

“学生眉州陈希亮,陈公弼。”

我去

唐奕正好跑到旁边,听见二人自报家门,一个趔趄差点趴地上。

“你说你是谁”唐奕指着苏洵叫道。吓得苏明允以为自己欠这少年的银钱不成。

“在下,眉州苏洵”

“苏洵苏老泉”

苏洵一阵尴尬,“老泉之号,乃学生无聊之时自娱自乐的称呼,不知公子是从哪里听说的”

这回轮到唐奕尴尬了,“忘了哪儿听来的了不过,先生的文采小子还是听说过不少的。”

“先生不敢当”

“当得,当得。”唐奕笑着客气道。

开玩笑,苏洵还当不起一个先生。

“来来,随我上山,等老师用过早饭,就带你去见。”

陈希亮这时插话道:“刚刚那位公子不是说,要看过作文之后,才”

“别人当是如此,二位的才学肯定是没问题的,老师定会见你们的。”说着,唐奕就拉着两人往山上走。

苏洵与陈希亮对视一眼,心说,这小公子好不奇怪,他都没看过咱们的作文,怎么就知道好

呵呵

就这两位的文章,不用看也知道很好啊

一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一个简直就是科举考试的吉祥物。不但自己是进士,儿子也是进士,侄子还是进士,好友的儿子更是进士,反正跟他沾点边儿的都考上了,就跟礼部贡院是他们家开的一样。

到了山上,二人亦被观澜的美景所慑,心说,范公的书院就是不一样,仙境一般的好地方。

此时,范仲淹等人应该是刚散完步,正在用早饭。遂唐奕问两人道:“二位用过早饭了没有”

二人脸色一窘,为了早点来,少排队,二人三更就出城了,还真没吃早饭。

“公子且去用饭,不用管我二人。”

“那就是没吃喽正好跟我们一起。”

丁源、宋楷等人不禁奇怪,从来没见唐子浩这么热心过啊今天这是怎么了

到了食舍,苏洵和陈希亮有些不知道干什么好,因为这食舍跟别处不一样,吃法也是见所未见。

唐奕见二人不动,知道他们第一次来观澜吃饭,必是不适应,就为两人各拿了一个铜盘。

“这边是馒头、炊饼、汤饼、饺儿、枣糕等主食,那边是牛乳、豆浆、米粥,那边是时令小菜,二位想吃什么,自取便可。”

两人看得新鲜,还从来没这么吃过饭。

而且,这里面食种类极多,花样百出,市面上常见的早点应有尽有。

随着观澜的学生捡了几样可口的食物,二人就随唐奕找了一处僻静角落坐下。

唐奕见也差不多了,有意无意地对苏洵道:“听说先生家里有二个惊世神童”

虽然唐奕装着很随意地一问,但还是惊着苏洵了。

我那两个儿子这么出名了都传到京城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