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决战第三帝国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2/2)

目录

秦川点了点头,说道:“你希望得到德军的支持成为他们的主导”

“是的”瓦尔多点了点头。

“可以问个问题吗,瓦尔多先生”

“当然”瓦尔多抬起了下巴。

“给我个理由”秦川俯身向前,严肃的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将你们全部逮捕,然后将所有设备收为己有”

“你们不会这么做的”瓦尔多回答:“因为你们人力不足,因为你们需要尽快的获得足够的补给,因为你们在争取当地人的支持,这其中也包括阿尔及尔政府甚至是法国”

顿了下,瓦尔多又问了声:“我说得对吗,中尉先生”

正文第三百七十二章离间

瓦尔多说的没错。

人力不足是非洲军团的一大问题这里说的并不是人数不足,而是合格的管理人才、工人等。

这一点是很无奈的,就像利比亚人口几百万人、阿尔及利亚人口有几千万人,还有突尼斯、摩洛哥等,德国的兵源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但非洲军团还是缺人。

原因就在于北非教育程度低,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军人或是劳动力。

这有些类似印度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其人口数量已直逼中国,而且人口平均年龄还很年青,于是许多国家包括欧美在内就别有用心的鼓吹这是印度的优势,印度将来会凭着这一点超过中国成为最大的劳动力市场等云云。

然而,这些庞大的人品数量超过半数以上是文盲,而且区分是否文盲仅仅只要求会写自己的名字。

换句话说,这些人口大多数都很难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并创造财富,于是人口多不但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反而还会扯后腿,因为他们就是一张张等待养活的嘴,还会给社会带来很高的犯罪率。

北非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这也是造成在这的工商业大多都是法国人、英国人经营的原因之一。

所以,瓦尔多这些军火商手里不但有设备,还有管理人才及合格的劳动力,这些才是最麻烦的。

更重要的还是瓦尔多判断德军要在阿尔及利亚收买人心,比如支持当地势力独立,再比如对法籍营的做法,所以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清洗。

回到指挥部后,秦川就把瓦尔多说的情况向斯莱因上校报告。

“那么”斯莱因上校有些担心的说道:“如果让瓦尔多主导的话,有一定是否会发展成达尔朗担心的那样,也就是让他一家独大”

这也就是所谓的垄断,这时代的商人总是千方百计的寻求垄断,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可以坐地起价,而买家比如佐阿夫兵团乃至德军,在往后战争吃紧急需这些战略物资的时候,就不得不咬牙用高价买下这些装备。

“这个对达尔朗或许是个问题,但对我们来说却并非如此”秦川回答:“因为拳头掌握在我们手里,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让他一无所有甚至性命不保”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法国人对法国人要讲法制,否则会有民心的向背的问题,但德国人对法国人则没有这些方面的担心,所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德国军队手里。

“更何况”秦川接着说道:“吸收了这些军火商后,我们会有两套军工系统,一套是由我们控制的军工系统,另一套由瓦尔多控制的作为辅助。”

“你是说我们要学会使用他们生产的法制装备”斯莱因上校不由皱了皱眉头:“这会使我们的装备陷入混乱的”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武器装备这东西讲究的是制式、通用,而忌讳混用,最好是所有的步枪型号都一样,甚至轻机枪使用的弹药都与步枪一样,而冲锋枪与手枪使用的弹药相同这样供应的弹药就只有少数几种,而不会出现多规格的弹药以至于运送到前线时才发现枪与弹药不对,这绝对会是后勤及作战的噩梦。

由此也可知当年使用万国造装备作战的志愿军有多困难,不过当时志愿军在参战前也想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以军队进行制式装备,比如被称为“万岁军”的第38军就全部装备三八大盖,这样后勤部队只要一听是38军的部队要弹药,往上送三八大盖的子弹就准没错。

秦川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就解释道:“上校,我们并不需要这些装备事实上,我们也的确需要这些装备,但却不是给我们的部队”

斯莱因上校疑惑的望向秦川:“那是给佐阿夫兵团”

“佐阿夫兵团的需求量并不大”秦川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投入战场”

“那你说的是”

“游击队,上校,游击队”

斯莱因上校不“哦”了一声。

秦川继续解释道:“埃及、希腊、利比亚这些地区有大量的游击队,但他们手里的装备却不多”

“同时游击队也不存在制式的问题”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

游击队与正规军不一样,正规军是大规模、大兵团作战,弹药、装备不统一会造成混乱,而游击队就那么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而且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基本不存在什么后勤混乱问题。

“尤其是”秦川继续说道:“这些是法式装备,由法国人生产的法式装备,将来也会是法国人贩卖给游击队的。到时,游击队拿着这些法式装备与英国人作战,英国人该怎么想”

这又是挑拔法国与英国及英国控制下的戴高乐政府之间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当然,秦川是不会事先告诉瓦尔多这些的。

“我马上把这件事向隆美尔将军报告”斯莱因上校听到这就不再迟疑了:“我想,他会很乐意听到这个好消息的”

正如斯莱因上校说的,隆美尔对此当然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对非洲军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不过隆美尔在这其中添加了一个意见。

“我们应该多吸收些人才,明白吗”隆美尔说:“我说的是军火商手里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还有一些特殊人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