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九品十八级官阶(2/2)
怎么样?
这个京官的待遇没的说吧?
刘曜听着大殿之中此起彼伏的高呼声,比如“大王圣明”、“臣无以为报,敢不效死”、“臣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王隆恩”等言论,心情格外的好。
这些大臣却不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刘曜管吃管住,为京官提供优质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实乃高薪养廉之策略。
倘若有人中饱私囊,违法乱纪,渎职失职,那可就别怪刘曜翻脸无情了!
待众人激动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后,刘曜接下来谈到了众臣工最感兴趣、最在意、也最期待的一项制度。
那就是官阶品级及俸禄!
“自夏、商、周以至本朝,历代皆靠命服、爵秩、品级标识官吏职位之高下:三代以命服,即以帝王所赐玉圭、服饰来区分官职等级,本朝靠禄秩来表示官级之高下。”
“今孤欲立九品官阶制,把文武官员之官阶自正一品、从一品至正九品、从九品,由高到低共分为九品十八级!”
刘曜此话一出,众人皆感到好奇。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两队身强体胖的侍女从幕后鱼贯而出,各别捧着一叠厚厚的文稿。
众臣好奇的从侍女手中接过文稿,低头一看,便立即瞪大了双眼,一个个像见到鬼似的!
那纸上没有鬼,有的只是刘曜亲笔草拟的九品十八级官阶及俸禄。
当然,为了防止制度泄露,他以示众人的乃是部分。
就这部分内容,依然令众臣惊骇不已!
杨赐、郭禧、李咸、陈耽这几位朝中宿老,也都眼冒精光,死死捏着手中的文稿,生怕稿件跑了。
文稿内容其实还算简单,刘曜只不过是列了一张后世常见的表格。
他把正一品到从九品,由高至低依次填入表中,并将品级对应的京官职务、地方官职务按照文武分开,填在了品级的后面。
至于具体品级对应什么文职、武职,以及对应的京官、地方官和俸禄,刘曜并没有一一列出来,而是仅仅挑选了两个品级,加以举例。
从一品,文职京官丞相、御史大夫,武职京官太尉,外官无此品级,年俸实三千七百二十石。
实是指满额,并非一虚词。
三千二百二十石在当时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大概一百一十万元人民币在后世的购买力。
这个待遇,并不算低!
正三品,文职京官十二部尚书、御史台二院长,武职京官军事堂四部三总署之主官,文职外官郡守,武职外官郡尉署长、副军团长、军团参谋长,年俸实两千八百二十石(相当于后世大概八十四万人民币的购买力)。
此等前所未有的官阶品级制度,用表格清晰的展露出来,真的非常巧妙,令众臣工极其震撼!
众人震撼乃是必然!
刘曜几乎是照搬了后世号称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制中最有代表性、最完善的九品十八级官阶!
如果还不能镇住眼前的这些“古代人”,那他穿越者的脸往哪搁?
刘曜发明了印刷术,发明了汉语拼音,发明了自行车等等太多以及改变了世界的东西!
现在又拿出此等精妙的表格设计,推出九品十八级的官阶构想,岂非天命圣君?
大殿当中的许多臣工,捏着手中的印刷品(文稿),再看刘曜时,其眼神之中,已经带着如视神明的色彩!
就像曹操与袁绍一样,坚信刘曜乃天命之人,那种激动无法用语言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