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实权丞相(2/2)
比如给众臣准备午餐的行为,表示商议体制的这件事肯定不会那么快结束,说不准众臣有可能还要留宿建章宫!
过了片刻,刘曜接着道:“孤打算效仿高祖皇帝,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此三公平级,不分主次!”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汉初的丞相权力是相当大的,他们这些朝中大佬不可能不知道。
按照历史上汉朝任免丞相的仪式规定,皇帝本人亲自出席朝会,在京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必须到会。
丞相晋见,皇帝必须在正殿具正式朝服接见。
丞相奏事毕,辞出,皇帝要起立、送至殿门。
丞相病重,皇帝要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
丞相死后,尸体从丞相府移私宅,皇帝要亲自上门吊祭,并赐棺木、葬地、冥器等。
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之尊崇!
而三公不分主次,意味着御史大夫不再是副丞相,而是有独立开府的资格!
“丞相处理政事之机构曰‘相台’,其下设左相、右相,左右相之下再设四位副相。由七相共同统摄相台,相台一日三班,由七相轮流值守相台统御政事堂,维持人歇政不停的常态!”
众臣听了刘曜上面这句话,感觉丞相的权力还是被分割了,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
正当有人疑惑“政事堂”是什么机构的时候,刘曜对于政事堂的解释语也说了出来。
“所谓政事堂,乃是由吏部、户部、礼部等十二部组成的中央行政部门!”
“所谓十二部,即负责考功、俸禄、档案等事务的吏部,负责户籍、审计等事务的户部,负责天文、礼乐、祭祀、宣传等事务的礼部,负责兵役、武备、边防、军工、地理等事务的兵部,负责廷尉事务的刑部。”
“负责专利、科研、水利、工程等事务的工部,负责社保、垦田、农务等事务的农部,负责国医、生育等事务的医部,负责教育、文教、国史、编修、选才等事务的教部,负责商会、商务、雇工等事务的商部,负责转运、交通等事务的路部,负责文娱、外交、民族等事务的乐部。”
刘曜一口气把关于十二部的腹稿和盘托出,犹如平地响起一道惊雷,震得众臣工耳朵嗡嗡作响!
一个政事堂,基本把天下政事全部涵盖了进去!
统领政事堂的是相台,相台虽由七人组成,但首脑人物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三公之一的丞相!
刘曜已经说的很清楚,以丞相总领相台政务,再由相台统领政事堂,可见丞相与相台的权力大到了何种程度!
“丞相权力之大,史无前例!大王难道就不怕未来再出现一个王莽?”
杨赐等朝中大佬不由得如此想到。
刘曜仿佛看穿了杨赐等人的想法,心中有点得意。
其实众人只看到了表面,并不知道相台与十二部内在的人事关系。
他刚才介绍相台与政事堂的时候,一直用的都是统摄、统领,并没有说政事堂的人事任免也是由相台决定!
关于人事权,刘曜不打算在这里细说,他只需要抛出一个诱饵,让众人去争夺即可!
至于说他是否担心未来会不会再出现一个类似王莽那样的人物,讲实话,他还真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