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第三帝国 > 第43章对与错2

第43章对与错2(2/2)

目录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刘曜没有点评,只是朝他示意了一下请坐的手势。

“政儿,汝可想出什么?”

看着刘政那副假正经的样子,刘曜就很想上去给他一巴掌。

一个十岁的毛孩子,能不能不要这么装?

刘政急忙起身,躬身恭声道:“回禀父王,孩儿愚钝,不知如何分辨对与错,世人皆称赞父王乃当世圣贤,孩儿恳求父王教诲!”

说着,他一稽到底,显得诚心诚意,表达了特别希望聆听刘曜这位当世圣贤教导的意图。

“兔崽子!”刘曜在心中骂了一句。

他有些失落地摆摆手,让刘政坐下,接着起身离开坐席,走到帷幕后面,拉来一面用架子支撑起来,底座带滑轮的长方形黑板。

刘曜面朝黑板,从架子上的小抽屉里拿出一根白色粉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意义”两个字。

“汝等五人往这里看!看到没有,‘意义’,知道‘意义’是何意罢?简单理解意义的含义,就是值不值得。值得,就是有意义。不值得,就是没有意义。对此,为父不再多言。”

刘曜的话说的很慢,因为当他写下“意义”两个字,转过身的时候,发现下面的五个孩子都不知从何处拿了笔和纸,皆认真的在做笔记。

“衡量一件事的对与错,是看做这件事有没有意义。有意义,说明值得去做,那就是对。没有意义,说明不值得去做,那就是错。何事值得做,何事不值得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的大问题!”

说到这里,刘曜停了下来,他在黑板上“意义”两字的旁边又写下了“值不值”三个字。

“但没有标准却不代表凡事就没有对错之分!要分析一件事自己值不值得去做,需要把自己做这件事的出发点,跟当时具体的社会背景、自己的处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哪怕是弊大于利,有牺牲,只要能实现目的,那也算是值得。而不是凭感觉来判断值不值得,需要进行深思熟虑。”

刘曜讲完这番论点,回到了自己的坐席上。

“类似‘亲友间,不可行损人利己之事’这般的论调,以前教诲汝辈的先生们应该说过。兄弟姊妹之间,要坦诚相待,不可行欺骗狡诈之事。这是判断一些事情值不值得去做的原则,汝辈切记!”

五个孩子做好刘曜最后一句话的笔记,皆互相看了看相邻兄弟的进度。

“今日的教导就到这里,汝等退下吧。”刘曜用疲惫的口气说道。

他的五个儿子很有默契的同时起立,共同朝刘曜鞠了一躬,异口同声道:“儿臣(孩儿)告退!”

目送五个孩子离开后,刘曜伸了一个懒腰,接着站起来走到黑板前,拿起黑板擦,慢慢将上面的字擦掉。

“也不知,我准备要颁布的这套制度,究竟是对还是错?”

思绪想到这里,刘曜捏着黑板擦,望着黑漆漆的板面,陷入了沉思。

其实世界上的所有制度,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这要看是放在什么条件下来说。

只有最适合当前生产力的制度,没有所谓“更好”!

后世的《天演论》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来描述一个国家制度的好与坏,并不靠谱!

这本书认为,国强因为制度先进,若是照搬“先进制度”就可以实现一个国家的富强,为何古中国或古罗马会被周边的野蛮人干翻?

难道说古中国或古罗马的制度还不如部落酋长制先进?

历史螺旋形前进的现象又怎么解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