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第三帝国 > 第33章专研三酸两碱

第33章专研三酸两碱(2/2)

目录

比如,根据脑海里的记忆,继续编写和完善各种教材、制度等。

还有,他计划利用在太学读书的这几年时间,先把“三酸两碱”给专研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些化学制剂。

“三酸两碱”乃是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三酸”是指硫酸、盐酸、硝酸,“两碱”是指烧碱和碱(碳酸钠)。

在刘曜的记忆中,三酸两碱里只有碳酸钠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化学材料,它是天然碱的主要成分。

天然的矿物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它们是最主要的天然碱资源。

通常所说的天然碱,是指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类矿物。

倍半碳酸钠(na23·nah3·2h2o),是常见的典型天然碱矿物,故有时专称它为天然碱,又叫做碱石。

后世的中学生都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无机盐,只因溶于水产生氢氧根离子oh-显强碱性,才称为碱。

好在刘曜高中读的是理科,大学又学的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虽然无法与搞化学研究的专业生相提并论。

但他凭借着良好的记忆力,回想起初高中的化学基础,再结合目前已经收录在《本草经》里的各种矿物质,专研出三酸两碱完全没问题!

其实在古代,硫酸、硝酸和烧碱都能够制造,而且也有人制造出来了!

先说在古代制造硫酸的方法。

天然绿矾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feso47h2o),把它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物里就有三氧化硫!

而三氧化硫溶解在水里面,就成了硫酸!

由于这种硫酸是绿矾煅烧得到的,因而被人们称为“绿矾油”。

绿矾在中国古代是一味中药,有很多药典里都有记载,别名:青矾、皂荚矾、皂矾。

所以,刘曜只需搞到绿矾即可研制出硫酸。

再说在古代制造硝酸的方法。

有文献记载,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最早的记录。

而且,他还是硫酸和王水的发现者。

古代硝石(硝酸钾)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特产,因为只有中国人会提炼天然生成的硝酸钾。

《本草经》之中有记载,亦名硭硝、苦硝、焰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被列为上品。

把硝酸钾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就成了硝酸。

而把硝酸与硫酸混合,就是腐蚀性极强的王水。

那位文献中记载的阿拉伯炼金术士应该就是用上面的方法制造了硫酸和硝酸。

刘曜想制造出硝酸,所需要做的不过是找个药铺,对照《本草经》购买一点硝石,然后多做几次实验罢了!

至于在古代制造烧碱,则是相对来说最简单的了。

用熟石灰(氢氧化钙)与碱(碳酸钠)的溶液混合,就能得到烧碱溶液(碳酸氢钠)与沉淀(碳酸钙)。

烧碱的用途很多,比如用来制作肥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