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专治不服(2/2)
这些粮栈门前很热闹,人头攒动,衙门担心出事,每天必会派出人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意外。
其实,不难发现有些异常,购买粮食的人,有些确实属于家里需要,而有些人则不属于这一类,他们的目的不过是想买空这里的粮食。只要这里的粮栈断粮,其他粮栈立刻抬升价格,一段时间来,几乎成为规律。
令人不解的是,其他粮栈买粮食显然目的不纯,就连旁观者都能看出门到,难道卖粮者没有察觉吗?诡异的是,卖粮的粮栈似乎不闻不问,只管卖粮。
还有另一个疑问,这些粮栈的粮食从哪里运来的,为何源源不断供给?江南水道纵横,大小船舶穿行其间,根本无法查出来自何方。
这种一买一卖的游戏终归要有结束的时日,买家再有钱,也有花完的那一天,不可能永无枯竭。不知从那一天开始,人们注意到买粮食的人逐渐减少,有逐日递减的趋势。
毫无疑问,城内其他粮栈不再收购粮食了。是因为粮库满了,还是因为资金断裂,外人无从得知。反正他们不再收购粮食。
大概卖家也发现这一迹象,所做出的的反应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粮栈宣布粮食降价,牌子一翻,降价一成!
这就奇怪了,又没有人跟你抢,降价何必这样猛?
这一招特别好使,本来不再购买粮食的其他粮栈似乎害怕粮食跌价,又回来购买粮食,也希望带动城内居民抢购风。可惜,大多数人成为看热闹的旁观者,除非家里断炊而不得不买米。
一家卖粮,数家买粮,场面很热闹,却很荒唐。这哪里是买卖粮食,而是一场较量。一天搬走多少粮食,谁也不知道,反正是买买买和卖卖卖,一直到日落关门。
衙门似乎也意识到已经是白热化了,派出衙役日夜监视,生怕闹出大事。
到了第二天开门,众人一看,又降价了,粮价在昨日降价一成的基础上,继续降价一成。买粮食的其他粮栈似乎到了强弩之末,即便是降价,来抢购的人数明显减少。
这场较量持续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以本地粮栈资金链断裂而结束,各郡粮价逐渐回落到往年正常价位,市场重归平静。
至于其他粮栈所购买的粮食,无疑被套在高位。
毫无疑问,扬州牧秦宜出手了,他让刘通派人在各郡开设粮栈,屯田兵负责运输粮食,与江东大户打一场粮食价格争夺战。
呵呵,世家豪强即便再有钱,与一州之牧斗,大概还差的多。
此役,秦宜掏空了世家豪强的家底,粮食倒是存了不少,想出手就必须赔本卖。那些新开的粮栈相当于公家买卖,由他们在,粮价被官府牢牢控制,维持在低价位上。
囤积粮食不过是为了低买高卖赚取差价,现在高位买进来,除非割肉卖出,否则,就只能抱在手里。
这些世家豪强真的伤筋动骨了,从此一蹶不振。
若只是动用自家钱还好说,怕就怕举债收购,那才要了命。
哼哼,秦宜专治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