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二节 无言的离开(2/2)
卓文霞双手拽着蓝色的睡衣,遮住尖挺的双峰,抬起头,似乎下定了决心。
“我曾经怀过孕,打掉了……”
姜晓洛没有多少惊讶,也可以说这并不让他感到意外。时代在变,年轻的一代,对性和由性带来的两性关系、婚姻和家庭已经没有了标准答案。卓文霞出生在80年代,对男女情爱有着自己的态度和举止。这个时候,他终于知道了她这一年多来的踌躇和矛盾。
姜晓洛望着卓文霞,没有再说话……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走到她的面前,摸了摸她的秀发,蹲下身,看了看她隐约可见的乳峰,伸出手,把她披着的睡衣合了合,在她的额头轻轻地吻了一下,转身离开了房间……
火车一路向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行驶,抵达了长江江滨之城——宜水。姜晓洛下了车,出了站。火车站不大,站前也没有多少人,他一眼就看到小姑夫站在出口,他朝小姑夫挥了挥手,背着双肩包迎了上去。
读者应该还记得,老姜最小的妹妹是被人领养的。当年,家里太穷,姜晓洛的爷爷在父亲7岁的时候就过世了,3年后奶奶也走了,留下父亲兄弟姐妹四个,由大爷爷、大奶奶拉扯照应着,后来家里实在困难,大爷爷便作主,将父亲最小的妹妹送给了老家附近一个家境还算不错的宁姓人家。
晚上,小姑一家人聚在一起,忙了一桌子的菜。大家边吃边聊,说起这段往事,小姑是感慨万分,叹息岁月蹉跎、人生坎坷。
餐桌上有一道菜,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小姑介绍说这是一种野菜,叫鱼腥草,就像南陵的菊花脑一样,是当地特有的。
鱼腥草,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多为野生,配上姜蒜、酱醋和麻油,是为凉拌,脆嫩、清香、清热、解毒,是当地人最爱吃的家常菜。
吃完饭,一家人坐在客厅闲聊,小姑在书房里替姜晓洛收拾床铺,没有问为什么只他一个人来——说好带女朋友来的,他也就没有主动说。
在湖北的三斗坪,一项宏伟载史的水利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就是世人注目的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主体建筑和导流工程于1994年12月正式动工,历时12年,2006年5月全面建成。三峡工程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它的建设经历了百年的波折——早在上个世纪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就在其《建国方略》中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着手开展长江综合治理,并提出三峡工程勘测;9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争论和认证,国家正式决定兴建三峡工程。
时至今日,关于三峡工程的利与弊仍在争议中,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生态变化,各学科都在反复论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给当代和后世带来的影响。
周末,小姑一家带着姜晓落去参观三峡工程。车沿着盘山路行驶在崇山峻岭中,过了三峡大桥,离工程现场还有好几公里,一座巨无霸的超级建筑跃然映入眼帘,威严感扑面而来,让人无比震憾。施工区,一辆辆超大型工程车,轮胎就有一人多高,拉着工程材料进进出出,掀起满天的扬尘。站在坝底朝上望,几百米高的坝体根本看不到有顶。大坝主体已经快完工,有的地方正在安装设备,江的一侧,五级船闸一层一层向上,已经蓄水调试。
走上坝顶,到处都是大型设备,工程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忙活着。站在坝边,望着眼前翻腾的滚滚长江水,姜晓洛感觉到了一阵眩晕。不远处,江水东流,大型轮船都变成了模型玩具,顺江而行。大坝的另一边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库,两边的山群相围,成为天然的坝边。
表姐夫把通行证递给大家,去参观发电机房。机房在坝底,深入江水之下。大家顺着楼梯七拐八拐,向下行进了好一段时间,走到了一个大平台上。眼前,几台大型涡轮机组整齐地排列在高大宽敞、灯火通明的机房里,一大帮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在宜水盘桓了几天,姜晓洛坐火车回到了南陵,休息了几天,又返回了安陵。
和卓文霞的关系淡淡地维持着,两个人也没有了太多的沟通,只是有时候在教室里说上一会儿话,晚上通过短消息聊上两句。在姜晓洛看来,这段感情已经接近了尾声,只不过多少还牵挂着对方一些。他也知道她对他还是有感情的,只不过现实让她无法作出决择,她最终还是采取了逃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