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一出好戏(2/2)
可以说是极为难得的一次两人意见统一了,不禁让人好奇起来这潘水明老先生是何人了?
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先生是主持京都龙河渠开凿的总设计大臣,早些年这京都的日子可没那么好过,地处北方,又冷又干,离着黄河又远,百姓粮食全看老天爷,京都人口有多,粮食缺口又大,多是通过京杭大运河从南边运来得多,若是个年节不好得,这么多人别说是吃粮困难,就是喝水都紧巴巴的。
这潘老先生一出手,便开挖了三条护城河,被称为龙河渠,这才解决了京都百姓吃水又可能困难的危险了,不过这事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当年这盘老先生的名声可以说是响彻京都啊,恨不得每户人家都给他立上个长生牌位。
只可惜的是,老先生自从修建完龙河渠之后便一直修养在家,便是同为工部的同僚都难得一见。
可惜潘先生功名显赫,然而到了这个繁华浮躁的京都,如今却还不如一个戏子的名声来得大一些。
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潘老先生的名声时隔多年再一次响彻了京都,不管是谁都在夸赞盘老先生的功德,挽留潘老先生在朝,哪怕他们在日前根本不知道这个老先生的名声,不过这个时候挽留和赞美是最为政治正确的事情了。
纵使上皇和当今极力挽留,潘老先生还是想要退隐归田,不过在退隐之前将自己的徒弟引荐给了当今与上皇,就这样这个年轻的,今年的恩科学生,原本默默无闻被安排到工部的小人物走进了当朝众人的眼中。
随后趁热打铁,热情的京都人民挖掘出了他的身世,发现他早年丧父,但却自强不息,发奋用功,自小聪慧过人,被年长无子的藏书斋主人发现,惊为天人,收为养子,他的寡母更是感激涕零,自愿为子卖身为奴,藏书斋主人自然不会应允,你让我我让你的,他的妹妹也是感激老夫人的恩情,愿意在老夫人身边伺候,老夫人也不愿意使唤她,也是一番你让我我让你的,最后只拿她当自己的孙女看。
这样一个跌宕起伏,又大圆满的情节可以说是满足了广大京都人民娱乐热情,有一些说书人更是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书,专门说给那些富贵人家的太太们听。
藏书斋主人原本就名声不错,他常年为年轻贫穷的读书人提供有限却免费的书,而沈家母子三人的名声更是高涨,什么知恩图报啦,什么善良有孝心啦不要命往他们头上丢。
就在荣国府众人的目瞪口呆之中,原本一个身份底下可以随意欺侮的破落户竟然名声冠京都了。
就在这个时候,宁国府又爆出来他们长子嫡孙的继承人,今年二甲进士的贾蓉大爷与沈家姑娘的婚事,京都的吃瓜群众更是鼓掌喝彩,这一出戏既有伯乐、报恩的传统剧情,还有穷小子出人头地和灰姑娘嫁豪门的狗血剧情,可以说是燃爆了整个夏季,没人敢再说贾蓉和沈家姑娘门不当户不对!
就连章氏日常交际,都有人不停得羡慕她找了一个孝顺知恩的好儿媳啊,章氏还能怎样?只能面上笑着说,
“是啊,是我的福气啊!”
至于内里,一把心酸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