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分节阅读 305

分节阅读 305(2/2)

目录

贴身护卫过来,一把抓住孔子的衣服,说道:“起来吧先生你是大才你赶紧去大周天下,拯救天下子民于水火之吧如今的大周天下,诸侯争霸,民不聊生,正需要你这样地大才呢走吧”

后面的“走吧”,是厉声说的。

孔子爬了起来,又跪了下来,给季桓子磕了头。然后也没有再“周礼”了,转身走向客厅的外面。刚才季桓子追问方忠:“为什么呢孔子不仅仅犯的是死罪,而且是诛罪呢”,他都听见了。

“回季大夫的话”方忠拱了拱手,说道:“我这只是从学说思想的角度来推测的,并不一定会是真的。我们道家的学说思想是:活着珍惜眼前,别扯那么远。什么理想、梦想都滚一边去,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实的”

“嗯”季桓子点点头。

方忠为了把话题引开,开始讲解起了道家学说。

讲道是每一个道家必须的事。只有你把你的道学传播天下,让更多地人了解道家,按照道家的思想去生活、生存,天下才会无战事。天下太平,我们才能享受人生。

道家享受人生是活着,自由地活着,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从获得更大地快乐。而世俗的人,享受人生是折腾,从折腾得到快乐。

“人生本来是这样,是不是活着是不是活着,我们才能感受到。而死后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是不是所以道家还是讲究现实的。

我现在也算是贵族,有自己的封地,我可以享受生活。只要鲁国存在,我的子女后代都可以享受很好地生活。所以我不希望堕三都,不希望改变现状。只有我们季氏家族永远强大,才能保持我们目前的幸福生活”

“我那不是阳虎他谋反,我才被孔丘给忽悠了不是是啊是我用人不当,把大权交给阳虎了。并不是因为城墙高了,也不是因为兵马多了。唉我真的没有想到他孔丘这么明目张胆地坑我,坑得我都无法惩罚他我惩罚他我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我”

第669章孔子休妻

孔子出了季府,赶着马车飞奔着回到家。也不说话,就开始收拾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抄录的古籍。把需要带走的竹简翻出来扔到一边,竹简扔在地上发出“啪啪”地声响。

亓官氏见状,站在一边吓得不敢说话。她并不知道,孔子这是要走人,以为他在查找什么。

方勤见公公回来时神色不对,也偷偷地跟在后面看着。见公公的行为有些反常,她预感到了不妙,跑到学堂那边,把孔鲤叫了回来。

孔鲤站在一边朝着老爹看着,不敢上前。可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才上前问道:“爹”

亓官氏见状,吓得哭出了声音。她很是担心,孔鲤要挨一顿骂。但是又为孔鲤今天的大胆高兴。平时的孔鲤,是没有这个胆量的。老爹不叫他,他是不敢主动跟老爹说话的。特别是像今天这种情况,孔鲤更是不敢主动上前。

孔鲤天生对孔子有一种恐惧感,而当他真正面对了,一点事没有。

“把这些书都搬到马车上去。”孔子扫了一眼孔鲤,一边说着一边继续查找需要带的书籍。

“爹”孔鲤没有动,又问道。

“叫你搬就搬不搬就去学堂那边带学生”孔子见孔鲤没有听话,很是意外,喝道。

“爹”孔鲤又叫了一声,这才问道:“把这些书搬到哪里去”

“搬到马车上去。”孔子一边忙着,一边答道。

“搬到马车上运到哪里去”孔鲤又问道。

“叫你搬就搬不搬就去学堂那边带学生”孔子见孔鲤有完没完,又喝道。

“他爹呜呜呜”亓官氏哭着上前,问道。“他爹你这是要到哪里去”

方勤也抹着眼泪上前,问道:“爹你要把书都搬到哪里去”

孔子看了一眼方勤,这才缓和了一下语气,说道:“爹不能连累你们,爹走是爹一个人的过错,爹一个人承担爹走”

“他爹呜呜呜”亓官氏听明白了,孔子是要离开家,远走他乡。只有远走他乡,才能一人做事一人当,不连累家人。

“你这是要往哪里去呜呜呜他爹呜呜呜”

“爹你这是往哪里去爹呜呜呜”孔鲤一边问着,一边放声地哭了起来。

“搬把书搬到马车上去”孔子喝道:“天下这么大,我知道我会走到哪里去搬”

方忠明白公公的意思后,双膝一屈,给公公跪下了。然后放声大哭。

“爹呜呜呜”

孔子家里这边的动静太大,早已惊动学堂那边上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老师和学生都闻声赶了过来,见先生在收拾书简,大概地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先生您这是”少年颜回大胆地上前,问道。

“把书简都搬到马车上先生要游学天下”孔子和声对颜回说道。然后也不理众人,抱着一怀抱竹简出了门,放到停在外面的马车上。

“呜呜呜”

见孔子心意已决,家里哭声一片。

没有办法,大家只得一齐动手,帮先生把书简搬到马车上。

书简都搬到马车上了,孔子又回来收拾衣物。亓官氏只顾哭,根本不给他收拾衣物。没有办法,他只得自己动手。

“你去准备中饭吧给我烙一些烙饼,再备些干粮。”收拾完衣物,孔子朝着方勤挥舞了一下手臂。

以他现在的心情,是想马上离开家,离开曲阜城。可理智告诉他,出门不仅要带路费,还要带干粮和水。不然出门你就得饿肚子。

颜回等人帮先生收拾完书简和行李后,一个个都没有回学堂那边,都站在大厅里朝着先生看着。

“你们都去学堂上课去吧先生要去天下游学了,先生自感能力有限,学识不够,必须游学交流,增长见识。先生一生只出过两次门,第一次是去宋国,迎娶你们的师娘。第二次是去东周洛邑向老子学礼。

其实第二次先生不是去学礼的,是去问道的。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