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0(2/2)
唱完了觉得哎呀,当初见师兄就是好像见过似的,嘻嘻
高翠使劲鼓掌,巧云难得的撇了撇嘴,看来是实在看不惯。
高兆搂着大姑摇晃,“好听吧。”
“好听,比那个老鼠爱大米好听,就是别让你爹娘听到了。”
高翠爱怜的看着大侄女,又看看小侄女,小侄女也好,懂事,性子斯文,就是和大侄女比,太安静了。
大侄女小时候和她一个屋子,那就是每天笑呵呵,小小年纪讲故事,没讲自己先笑的咯咯的,要不就胡蹦胡唱,不过,高翠好开心,刚回到娘家那几年,大侄女是她的心里宝。
“大姑,我就想天上掉银子,掉个大大的,砸到我,砸倒了我都不嫌疼,最好像灯笼这么大,大姑,要不要去院子里等着,对着月亮许愿:掉个灯笼大的银子吧,掉到我碗里来。”
“那得多大的碗装灯笼大的银子呀。”
“不管,它要敢掉下来,我就敢做个大碗来装。”
巧云很同情大姐的婆婆,时不时的要听大姐的胡言乱语,就不知道大姐到时能不能憋住不说。
不过,有师兄陪她一起,一个胡说,一个爱听,大姐也不寂寞。
要多谢谢师兄,愿意娶大姐。
高文林在父亲院里,陪父亲下棋,他一边下棋一边叨叨叨,这也是父子俩说家事的方式之一。
“爹,今天叔父来找爹说了啥说啥爹也别答应,就说以后家里归我安排。”
高成继脑海出现弟弟那哭丧的脸,没说求他不要修坟,只是说他二房也出银子,建宗祠也出银子。祖坟祭祖那天二房人一起祭祖。
高成继同意他们一起祭祖,但不收银子,再分宗,祖坟里埋的也是二房的祖宗,他不可能阻拦二房上坟,就算以后,他也不能阻止,但二房没资格动祖坟一下就是了。
“重阳祭祖,二房一起,别的没事了。”
高文林能想到父亲为何同意,没办法,祖宗是共同的,他祖父的坟两边睡着他的祖母和堂弟高文才的祖母,不可能不让二房祭拜。
叹口气,以后还有的扯皮,就希望堂弟能够把二房立起来。
“爹,兆儿说过了九月九吴家来提亲,这就要定下了,高兴过了年就十三了,也该找人家了,再过几年,爹就曾孙曾外孙都走了,明年搬隔壁去,正院改成前院,让高兴哥俩住,再收拾个正院出来,爹单独住,多安排个人伺候爹,以后咱也是家大业大的人家,爹就当老太爷享享福。”
“不用,我就住前院。”
“那也行,让高兴哥俩伺候爹,前院宽敞,住着舒服。”
就这么絮絮叨叨,直到夜深了,高文林把院里玩的儿子叫进来,自己回后院里。
一进屋,看江氏脸上欢喜,问道:“有喜事呀”
“刘管家的草根后天和枣儿成亲,我准备一匹布,一个首饰给枣儿添妆,魏家一家人来了咱家做事不错,枣儿照顾巧云也尽心尽力,我早就准备了,就等这天哪。”
有喜事自然是开心的事,高文林坐下后说道:“那给刘管家也备份礼,咱家买了这个宅子,就有了刘管家,陪着父亲最多的也是他,算是咱家下人里的老人了。”
“准备了,大姐已经送过去了,刘管家还说给老爷磕头,怎么没见着”
“爹派刘管家去办事去了,我没见着哪,兆儿睡了”
江氏无可奈何道:“能这么早睡吗听到在东厢房和大姐说笑哪,想想就发愁,就跟没长大似得,一整就抱着大姐摇晃说好大姑,将来嫁人了,会不会抱着婆婆说好婆婆”
高文林想起见过的公主那板正的严肃四方脸,脑补女儿抱着公主摇晃,顿起鸡皮疙瘩,寒毛竖起,吓人
“不会,兆儿知道分寸。”高文林赶紧说道。
江氏说完也意识到女儿的婆婆是谁,心里想一定要再嘱咐女儿,千万别当着婆婆撒娇,或者胡说八道,会让婆家瞧不起。
东厢房里高翠也在嘱咐侄女:“以后嫁人了千万别这样,到时让婆家瞧不起。”
高兆吐了吐舌头,说道:“知道了,大姑,反正夫婿愿意就行,我就是这个样子的,不一样的烟火错,不一样的灯笼哈哈,天上掉下个大灯笼,似一朵火云刚出笼嘻嘻”
第442章443笑抽抽
高兆在武成县欢乐的过了个中秋,不知吴长亮在京里差点被点了天灯。
那晚他被姚师傅背回去,叫来刘太医,先处理头上,头发烧的乱七八糟,额头脸上也有被花三郎拍打时被火燎了几块。处理完伤势,换了衣服去休息,平武公主这才发怒。
庆王爷夫妻一直没走,期间庆王爷还去了趟顺天府。
等平武公主发怒问原因,庆王爷说了是无意,掉灯笼的是薛胖子的闺女,王妃的侄女想救长亮,反而被他躲开,之后鲁国公花家的三郎冲上来救了长亮,不是他脱了衣服先把火扑灭,长亮就要。
庆王爷咽下点天灯三个字,他要说,姐姐头上得冒火。
“我说姐,赶紧的给外甥定亲,这才分开多久就出了事,在武成县好好的,又是蹦又是跑,啥事没,去年去了松山所,大冬天出门多危险,可就一点事都没,让我说,就是冲着这,高家大娘子你就得供着,别总是一副看不上的样子,我还是那句话,看不上我要,当不了媳妇我认了当闺女,没家世我给,亲王的闺女家世够硬了吧,我还就不信了,谁敢看不起”
庆王妃从不插言王爷姐弟的事,更何况这次又是牵连她娘家侄女,她心里也是气,这个侄女的心思她怎么不知道,她回娘家给侄女暗示了几次,说公主之子的媳妇不是一般人能当的,她也给兄弟说了,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命格她没法说,这是公主的家事,她个当弟媳的哪能背后乱说,到时她就去宫里请罪去吧,和王爷之间也得有隔阂,她知道,王爷的逆鳞就是贾老太妃和公主一家,那是他的至亲。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庆王妃都不愿意娘家侄女嫁进公主府,除非侄女就是那命中注定之人,不然给平武公主当儿媳是那么容易的就是这命里之人,公主还百般挑剔哪,要是我,为了我儿子,我得把媳妇当菩萨供起来。
可是娘家那个傻侄女,来庆王府见了吴长亮一回,就念念不忘,当庆王妃不知吗幸好公主不知此事,不然该如何看华府
平武公主再气那也是碰巧了,不是人为谋害,这时她心里不得不承认高家大娘子就是儿子的命中注定之人。
哪能怎么办赶紧提亲吧,还要赶紧成亲,得把这福星留在儿子身边,再出个啥事公主都要被吓死。这一年来,好不容易从提心吊胆中慢慢放下心,惦记武成县的儿子占据了大部分心,不像以前,儿子走个路她都得提着心,这一次被烧,又让平武公主回到以前的状况,哪有心思发牢骚,心又要提起。
庆王爷把事情说清楚了,带着王妃回府,出门后上了轿子自己捂着嘴乐,刚看到外甥那个惨样,他也吓坏了,幸好伤势不大,要是伤势严重,他也内疚,是他把姐姐一家叫出去的,哪知道过了一年了,外甥好好的,离开高娘子今天就差点被烧,不是差点,已经被烧。
高家大娘子就是外甥的福星呀,真是有福气,庆王爷知道姐姐对高家大娘子不满意,有了这事,姐姐不服气也不行,得罪谁也不能得罪福星呀,你儿子的命得靠人家哪。不服就是不行。
王妃家的那个,不服气也不行,你就没那个命,家世好有什么用,学识好有什么用,外面说什么像当年的王妃,那有啥用,因为你的原因,长亮被烧了,就这一条,就是没高家大娘子,华家女就没戏。
庆王爷知道王妃娘家侄女看上外甥的事,王妃不提他装着不知道,没戏的事没必要捅开让王妃难堪。
等庆王爷夫妻走了,吴驸马说了一句:“高娘子可是救了我一家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