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福星高兆 > 分节阅读 107

分节阅读 107(2/2)

目录

打发走外甥孙女,贾先生哼着你是风儿我是沙,翻开一本书籍,摇头晃脑的继续哼着。

第二天高文林休沐,他去前院给父亲请安,顺便说下和吴家婚事处理,说女儿说的,保持自然,就把吴成亮当师兄。

“儿子知道兆儿是为了考虑家里,不想让平武公主对咱家记恨,我这个女儿太懂事了,让我这当爹的惭愧呀,护一家老小本来是我这当儿子当父亲的事,可就让女儿来操心,我这心呀,揪成一团,夜不成寐。”

说完还流出了眼泪,高祖父被儿子的眼泪弄得纠结,不应该是孙女掉眼泪的吗怎么我家就就反了个无语

没等高文林擦眼泪哪,草根在门口禀报贾家来人了。

高文林仰着挂着眼泪的脸,奇怪的望向门口,这家伙又来干嘛

“老太爷,高主簿,又来打搅了,好久没有和老太爷下棋,今儿就下个痛快。”

吴长亮跟着进来,行礼道:“师公,师傅。”

俩人都看到了高文林脸上挂着的泪。

贾先生:高家出事了

吴长亮:师妹怎么了

贾先生不用人招呼,自己坐下,咳咳两声,装着没看见高文林的脸。

“知道今天是高主簿休沐,长亮以后继续跟着高主簿学算学,就还跟以前一样,高主簿这就是你徒弟怎么教你看着办,我反正是不管了,今天先和老太爷下棋,我这臭棋篓子,也就老太爷能让着我,我今天拿了一个好棋子,是我收藏很久的。”

他打开带来的木盒,拿出两个小瓷坛。

高文林懒得在这听他白呼,起身往外走,招呼都不和他打,吴长亮随后跟上出去了。

进了西厢房,屋里一早就烧热了,高文林坐下,吴长亮站在他对面。

高文林本来想来几句说教,看了看徒弟,心里叹气,就像女儿说的,看着还没有高兴大哪。

还没等她说话,吴昌亮从书包里拿出一叠纸张,双手递上。

“师傅,这是徒弟最近在家做的,请师傅过目。”

高文林接过,看了两页,抬头看向徒弟,如果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个徒弟收的好。

“嗯,不错。”

高文林拿出一个书籍,吴长亮上前接着,又后退站好。

高文林心里点头,他早就发现,徒弟的话虽然很少,但举止看得出来自小教育的不错。

“今天我们就学第一章,你去座位上坐着吧。”

既然女儿都能心平气和的接受他当师兄,他也能把他当徒弟,那就真正的开始教学。

内院,贾西贝没带玉青瓦,自己去了。

高兆气呼呼,江氏神情淡淡,高翠直给她翻白眼。

贾西贝有点缩着头,走到屋子中间,一手还背在后面。

三人就看着贾西贝跪下了,后面的手拿个树枝,就见她把树枝插到后脖领。

高兆都要气笑了,怎么还来一个负荆请罪

“你干嘛不插头上出价多少两呀”

原本气着的的高翠噗嗤一声乐了,又赶紧收声,把脸板正,江氏不忍的看着,又看看女儿。

“对不住,江祖母,姑祖母,兆姑母。”

晕全升级了

“你要是提前告诉我一声,哪怕露个口风呢,也不会把我娘都吓晕了。”

贾西贝哭了,抽抽搭搭的说道:“我不能说,祖父说了,我要是说了把人吓晕了要偿命的,我们真的没有坏心思,我表叔身子没毛病,就是八字有毛病。”

嘴硬心软的高兆脸抽抽,嘴软心软的江氏不忍看,只会嘴上瞎渣渣的心更软的高翠起身走过去拉起贾西贝。

“这不干你的事儿,用不着你如此,你才多大呀,还不都是听家里的,别哭。”

高兆翻白眼,这么快就原谅她了

第238章238惩罚你

贾西贝趁机站起来,挂着脸上的泪就贴着高翠说道:“大姑,错了,姑祖母最好了。”

高兆恨恨说道:“你姑祖母最好了,你兆姑母可没那么好,你跟我来,我要和你算账”

贾西贝装着可怜的样子又贴着江氏,“江祖母,你可得救我,一会我要是喊救命,一定要冲过去救我。”

江氏这时也不能和个小儿置气,她拿了帕子给贾西贝擦了眼泪,轻声说道:“兆儿不会的,你就过去吧。”

高兆站在门口说道:“过不过来信不信我还把你轰出去”

贾西贝快快跟上,“来了来了,兆姑母发话,敢不遵从”

江氏看着一个在前面仰着头跟斗鸡似的,一个跟在后面跟受气小媳妇似的两人出了屋,摇头笑笑。

女儿无非是出口气,也不会把贾娘子如何。见大姑姐也跟着出去,就知道她去厨房安排点心去了。

高兆推开东厢房门,昂头斜眼看着贾西贝,嘴里哼哼的。

贾西贝赶紧进去,高兆进去后关上门,“你还敢来见我你怎么给我发的誓”

贾西贝堆笑道:“兆姑母,我就是来当面给你赔礼道歉,隐瞒你是我的错,但是我发的誓是真的,我发誓我对你没有坏心思,绝对没有坏心思”

好你个贾西贝,自己挖坑自己埋

“兆姑母,你怎么才能原谅我,你说,我都听你的。”

高兆眼睛骨碌碌转,早晚也要原谅她,我要想个对于她来说是比较难的事。

好好想想,贾西贝最害怕什么

哈想起来了,她和我一样,最怕背女戒,我得让她背熟,然后再把现代女戒告诉她。

“想让我原谅你也可以,那么你必须把女戒背熟,错一个字都不行。”

贾西贝愁眉苦脸,央求道:“兆姑母,换一个好不好”

“不行这时是你表现诚心的时候,既然没有诚心,那我就不原谅你。”

高兆神情严肃,义正言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