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2/2)
贾西贝咯咯的笑,眼睛转转说道:“兆妹妹,干脆把我门帘摘了,让嬷嬷给我们每人做一双珍珠鞋吧,你说这么做”
高兆吓一跳,她只是玩笑话,谁真要给她送双珍珠鞋,她得说傻缺,有珍珠不做簪子戴头上,做成鞋子谁看得到呀,擦粉擦脸才对呀。
“你可别,要是用你那帘子做鞋,那是瞎浪费,做了我也不穿,我踩不下去呀。”高兆急忙摆手,人家富是人家的,她可没那个富裕条件富裕心,让她穿珍珠鞋那是糟践,太心疼了。
“这样呀,那就不做了。”贾西贝还一副可惜的表情,但是她可惜的是不能做珍珠鞋了,而不是可惜珍珠做鞋子。
这就是贵女和贫民的区别呀,高兆心里想。
外面的两人听完故事,头上被敲了下,回头看见贾先生在瞪眼,王荆州拽着吴长亮赶紧走了,贾先生听完高兆说做了鞋子也不穿那句,也笑了转身走了。门口的嬷嬷默默福了福身,继续站着。
而叽里呱啦说话的几人根本没看到。
今天下学早,王荆州就想来看贾西贝,但西贝妹妹说了别总来找她,孤男寡女的不像话,所以他就拉着吴表叔一起来,有长辈在就不算孤男寡女了。
走到门口正好看见高兆被贾西贝追着饶痒痒哪,王荆州就对着吴长亮做个嘘的动作,对嬷嬷也摆摆手,意思让她不要吱声,俩人就在门侧面听着。谁知被贾先生抓个正着。
王荆州拽着吴长亮回到自己屋子,坐下后,说道:“西贝妹妹喜欢珍珠鞋那我中秋回京时,让我娘给她做一双,表叔,你要不要也做双”
吴长亮看了他一眼,“以后你干什么别拉上我,我回屋歇着了。”
王荆州赶忙起来,给吴长亮作揖,“表叔,你得帮帮我呀,西贝妹妹不让我单独见她,说要是一个人去就把我轰出来,表叔,拜托你,再说,祖父说了,让我不离开你,就得和你在一处,万一,没有万一,是我说错,表叔,反正我就靠你了,西贝妹妹不敢轰你,你就当陪着我。”
说完还鞠一躬,然后亲自给倒了茶,才回到自己位子坐下。
“表叔,你别老是面无表情,你看高家大娘子多活泛,将来她要是烦了你该怎么办还得让我家西贝妹妹去哄吧,所以你现在帮我就是帮你自己,别不情愿。”
“聒噪”
吴长亮起身,说了这两个字就要出去,王荆州赶紧跟上,没出门就看见贾先生进来,王荆州赶紧行礼:“祖父。”
“你俩要干什么去不能再偷摸的去西贝哪里了,以后要是去,让嬷嬷通报一声,就这么偷偷摸摸的像什么话要是被发现了,怎么看你们自天子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文本,不能正齐身,如正人何”
贾先生还想往下说,一看王荆州的表情,赶紧收声,免得这个书呆子开始掉书本了,那就一个时辰都没完。
“我说,今天天气正好,我带你们去外面吃饭,又听说了一家饭店有好吃的,一个人去实在没趣,刚好,今天我请客,一起去吧。”
王荆州殷勤的眯着眼凑上去,“祖父,孙女婿我请,我带着银子哪,每天晚上都把散银放好,我娘都给我准备好了,等中秋回京,我爹也会给我,放心,再也不会有没钱付账的事了。”
每次他一说请客,西贝妹妹就攻击他那次不带银子出门的事,所以他就经常的解释。
“跟着祖父就别管其他,只管吃就行,走吧,长亮,你可不要再挑嘴了,你看高家大娘子,多好养活,啥都不挑,哦,对了,你还没去高家吃过饭哪,过几天祖父和你一块去,让你看看高家的饭食,虽然简单,但也做的不错,我可听说高家大娘子是什么都爱吃,你不改改毛病,以后人家嫌弃你可咋办哟。”
贾先生边往外走边说,出了院子还能听到孙女哪里嘻嘻哈哈的笑声。
第132章132想不通
香兰和春竹被小菜领着在下人房吃的饭,高兆几个就在凉棚里,摆了个圆桌,满桌子菜,个个精心准备的。
高兆喜得眉开眼笑,每个菜都没吃过,味道好极了。
玉青瓦一吃饭就鼓着腮帮子,吃相很香,高兆最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吃饭,吃的开心。
贾西贝看大家都吃的香甜,高兆还直夸,高兴的说以后就来她这里玩好了,除了玉青瓦点头,其他没人点头。
高兆是不好意思,怎么为了吃就总去别人家,吴迎春今天尽量闭嘴,再说她也快回京了,钱玉兰和贾西贝不算熟,也知道贾西贝是看在高兆的面上才招呼她一起,自然不会应承。
“好不好兆妹妹,以后就来我这玩了,还有好多好吃的没做哪。”
“等大家都有空了吧,哪能说见天的来的谁都有事呀,你去我家也行。”
贾西贝想了想说道:“那好吧,下次我去你家就买了东西让大姑做,不然我也不好意思总去你家白吃饭。”
“我大姑喜欢你,不是白吃饭,你去了大姑就欢喜的很。”
“反正你也天天在家,我没意思了就去你家,带上这个你说的小迷妹,哎呀,最好中秋后就别跟着我来了。”
玉青瓦听高兆这么说,撅着嘴,眼泪要流下来,贾西贝一看,好家伙,可别在饭桌上来个方嘴哭嚎,赶紧学着高兆那样堆笑道:“玉妹妹,我说着玩的,到时你要来就一起来了。”
心里却想,到时我不告诉你来的日子就行了,玉青瓦这才笑了,又夹了一个肉丸子吃起来,看的贾西贝直抽抽,别的才不算,就丸子她都吃了四个了,真是好胃口。
都吃好了,收了桌子的碗盘,又上了茶,这会不是甜水了,芬香的清茶,另一个小桌转有个丫鬟在泡茶,一道道工序,看的高兆都呆了,茶道呀。
“贾姐姐,平时你就是这么喝茶的”
“哪有,这是服侍我表叔的,今天我借来,我的丫鬟可没这个本事。”
乖乖,高兆睁大眼看着,那个丫鬟流利的动作,听到她们说话,一点反应都没,专心致志的做自己的事。
看来贾西贝的表叔是那种蜜罐里泡大的,就是怎么会来这哪想不通。
想不通的高兆等几人都散了,回到家,想给大姑八卦来着,想想又算了,大姑的好奇心比她还强,万一乱打听,给家里招祸就麻烦了。
她却不知,她爹在衙门也想不通。
高文林对京里根本不熟,高门也就是知道外人都知道的,上次猜测的又拿不准,就继续暗自打听了贾老太妃的娘家,贾家一族只有个贾老太妃的侄子在京,听说是个老纨绔,不干正事,老太妃有个侄女嫁了人就没了,其他贾家的人都在家乡。
贾老太妃出自山西大同,在那贾家因为贾老太妃成为了大族,除了考学的,贾老太妃就没让族人来京,只有那个亲侄子是一早来京,后娶妻生子。
高文林看贾先生和那个老纨绔对不上,想半天也想不通贾先生是何许人也。
又打听到有个国子监有个贾教授,偏偏也是大同府的,但没听说是贾老太妃本族的,不过想想这贾先生没准就是这个贾教授,打听的人说最近贾教授没在学堂,别的就不知了。
高文林就想没准贾先生就是贾教授了,或许犯了错被打发这里来教书了,看他给学子上课,虽说是不错,可怎么也不像国子监的教授,没准就是他如此散漫,惹怒了上司,才被打发了。
这么一想,高文林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