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好国舅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2/2)

目录

毕竟,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努尔哈赤带兵来攻,根本在熊廷弼身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为什么到了袁应泰做了辽东经略就变了呢

现下,叶向高还恬不知耻的要求给袁应泰上美谥,这是真当朱由校傻,还是全天下人傻

不过,看着这封奏疏,张璟心里突然有了个想法,莫非这就是东林党人一直阻止熊廷弼起复的原因吗

想到这些,张璟又连忙去翻其他的奏疏,很快,张璟又见到孙慎行、高攀龙等东林党大佬的奏疏,内容也都是为袁应泰请求死后美谥号的。

如此,按照这个想法去想,张璟也就能确定那帮东林党人的目的了。

无非就是害怕重惩丢了辽河以东的袁应泰,会损害东林党的名声而已,毕竟,这帮子东林党人,多数可是要面子的很。

要不然,后来为了美化他们卑躬屈膝,给螨清狗鞑子做奴才,他们为什么要顺应螨清鞑子的意思,篡改明史呢

追根究底,还不是他们要面子

即使死前,他们做螨清狗鞑子的狗奴才,在那些明末遗民眼里,没有任何颜面,可是死后,只要篡改了史书,几百年后,还能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真面目

大多数人,也只会相信他们编写篡改的史书而已,而史书的中心就是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即使他们这些汉族败类,给螨清狗鞑子这样的异族狗奴才,那也是对的。

明白了这些,张璟思考了下,对于皇帝和这些东林党人的谈判,也有了对策。

“陛下,既然叶相公他们希望陛下追谥袁应泰,那陛下何不答应他们”张璟提议道。

闻言,朱由校顿时皱眉道:“朕要答应他们,怎么和天下臣民交代一个丢失了辽河以东的败军之将,就算他生前功绩再如何好,并且还身死殉国,但也不能上美谥,这是视朝廷制度于何物”

张璟听后点了点头,暗想朱由校不糊涂,完全明白叶向高奏疏里的春秋笔法。

可惜,这二度入阁的叶向高,显然是真的低估了朱由校这个少年皇帝了。

“可若是陛下执意严惩袁应泰的话,恐怕叶相公他们,也只会一直拖着袁应泰的事情不放手,到时候越脱,那就越对陛下不利啊”张璟说道。

听了这话,朱由校脱口道:“这怎么说”

“回禀陛下,臣以为叶相公他们之所以拖着熊廷弼起复之事不放,就是因为袁应泰的身后之名,依旧没定下,而这对当初举荐袁应泰为辽东经略的他们,极为不利。”

张璟慢慢道:“毕竟,袁应泰犯的错误太大了,叶阁老等人为了帮名声,自然是希望朝廷给袁应泰一个好的交代。这样的话,他们利用朝廷的名义,替他们告知天下,辽河以东的失陷,不是他们举荐人的失误,如此的话,没了辽河以东失陷的顾忌,他们怎么可能还会阻止熊廷弼起复呢”

“话说得有些道理,可是朕还是不能给袁应泰上美谥,否则,朝廷的纲常法度何在”朱由校道。

“陛下英明现在上美谥确实不好,不过,别人漫天要价,陛下怎么不学学坐地还钱呢”

“怎么做”

“陛下不给袁应泰上美谥,直接追赠他的官职便可,毕竟袁应泰生前,对大明也是劳苦功高,兢兢业业,追赠官职,传了出去也算是给叶相公他们一个交代了,想来他们之后会同意熊廷弼起复之事的。”

“可是他们要是不同意呢”朱由校反问道。

“那就逼他们同意”张璟语气冷冷道。

“逼”

“正是”张璟应了一句,而后道:“既然袁应泰丢了辽河以东,那他就是罪臣无疑,到时候若是叶相公他们不同意只追赠官职,坚持要给袁应泰上美谥,陛下就强硬起来,直接下中旨,让厂卫派人去袁应泰家乡提其家人,按大明律法问罪,该抄家抄家,臣不信叶相公他们不服软。”

“可是,朕这么做好吗毕竟,袁应泰虽然丢了辽河以东,但毕竟是身死殉国,没和那些逆臣贼子一样,投了建奴逆贼,朕这么做,岂不是会令边地文武寒心”

朱由校有些不忍心道:“关外本就因为辽河以东失陷,而军心涣散,朕若是再这么绝情的处置袁应泰,恐怕更加雪上加霜,使得敢为我大明效死的忠臣更少了。”

听到这里,张璟不由笑道:“陛下莫急,臣那么说只是让陛下做做样子而已。臣可不信,只要陛下中旨一出,厂卫出动拿人,叶相公他们会坐得住”

“再说了,就算到时候真的把袁应泰家人收押,即使真的抄家斩头,陛下再下一道圣旨,以袁应泰昔年苦劳,为大明鞠躬尽瘁,又身死殉国,陛下不忍日家人受苦,免除他的家人死罪。如此的话,说不得边地文武,还会说陛下仁德,日后对陛下更忠心呢”

191、少年皇帝很机智

“还能这么做”朱由校听后一愣道,明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当然了,这也是驭下之道。”张璟回道。

“驭下之道”

“正是”

“来,看样子你这段时间去工部做官,应该学到了不少东西了,那你就来给朕好好说道说道。”朱由校闻言,顿时有了兴趣,眯着眼睛看着张璟道,那样子,有些说不出的诡异。

当然,对于张璟突然说出有些不敬的词语,朱由校倒没去多想张璟有没有其他的心思,只以为他是少年人心性,当了官后有些飘了而已。

“很简单,概括起来,也就是两个字,即宽和严二字。”张璟急切回道。

言语直接,他心里面,因为急着给朱由校出主意,所以张璟倒没多注意朱由校,自然也没察觉到朱由校的异常,否则的话,张璟绝对会考虑要不要告诉朱由校这话。

“宽和严”闻言,朱由校皱眉道。

“正是”张璟点头道。

“那该如何宽和严呢”朱由校皱眉问道。

“回禀陛下,臣以为,所谓宽,那便是在功名利禄上对下属宽,要十分大方,让下属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这样才能令下属有归属感,变得忠心。”

张璟恭敬回道:“而所谓严,那就是在礼节公义上严,要让下属懂得尊卑之分,并且保持公正,不因为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