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学霸的科技树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2/2)

目录

这是一个要求极为细致的手术,一个小时过去,陈瑾终于完成神经切断工作,她已经满头大汗,旁边不时有护士帮她擦汗。

她从托盘中拿出已经制造好的人工骨骼,这是根据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钛合金骨骼,每一个细节都完美符合徐洋的身体结构。

陈瑾把培养好的脊髓液放入人造骨骼中,并开始连接脊髓液里面的神经和陈洋体内的神经。

她必须要保证连接神经的种类不出现差错。

每根神经的外面会涂上一层絮状凝胶,帮助神经完成修复。

这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陈瑾缝合了所有神经。

“萧姐,我的工作完成了,你来缝合吧。”陈瑾有校惫的说道。

“你先出去歇一会儿,剩下的工作交给我。”萧美玲点头说道。

陈瑾清洗了一下手,走出手术室。

徐洋妈妈焦急的问道:“陈医生,我女儿的情况怎么样。”

“手术很成功,她的生命体征平稳,至于恢复效果,只能等到徐洋醒来。”陈瑾温和的说道。

徐洋妈妈松了一口气,露出久违的笑容说道:“真的谢谢陈医生。”

陈瑾回到休息室,她打通周宇的电话。

“老公,你在干什么呢”

“这几天是月初,我现在正在审核公司4月份的财务报表,批准一些5月份进行的计划。

你不是在医院很忙碌,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周宇好奇的问道。

“老公,我的神经修复技术,已经完成第一例临床手术,我有很大的把握,这次手术会成功。”陈瑾喜悦的分享道。

“那真的很好,但毕竟是新技术,出现差错也在所难免。

你这项技术前景很好,哪怕是失败也不要灰心,我做你最坚实的后盾,你一定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周宇鼓励陈瑾,如果临床实验真的失败,让她不要为一时的失败感到灰心。

“老公,我可是一直很坚强,你对我还不放心吗

好了,不聊了。估计萧姐已经做完手术了,我要去观察病人的状态。”陈瑾自信的说道。

陈瑾很快来到徐洋所在的icu病房,她查看了徐洋的生命体征,脸上露出笑容。

最起码通过这次手术,徐洋的命保住了,哪怕是神经修复技术没有得到验证,徐洋最起码也能得到和其他医院一样的待遇。

陈瑾看到有护士在拍摄,她笑着询问道:“小张,你这是在干什么”

小张护士立刻解释道:“陈医生,这是院长让我做的,他说你这项技术如果成功,那就是划时代的技术,直接能解决很多疑难杂症。

第一例临床案例很重要,要保留足够的视频证据。

如果这项技术没有成功,那就当我们录一些生活资料。”

陈瑾笑了笑没有拒绝,她知道这都是正常现象。

两天之后,5月6日,徐洋从icu病房转移到普通病房。

徐洋妈妈也可以进入到病房中陪伴她。

陈瑾语气温柔地对徐洋妈妈说道:“徐洋现在的恢复情况很不错,如果这次手术没有成功,等这个技术成熟,她以后还有机会做第2次手术。

如果这次手术成功,她今后只要经过科学的康复锻炼,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

徐洋妈妈一直盯着徐洋,她突然看到徐洋眼睛睁开,已经睡醒了。

徐洋用虚弱的声音说道:“医生,我疼,我现在后背很疼。”

陈瑾惊喜的问道:“徐洋,你确定是后背疼吗”

徐洋咬着嘴唇点点头。

陈瑾拿出一个小锤子,在徐洋腿上敲击着。

“你现在有没有痛感。”陈瑾继续追问道。

“好像没有,我很久都没有感觉到腿上的知觉。”徐洋摇头说道。

陈瑾正在疑惑徐洋的感觉,她对后辈产生痛感,这正是神经修复起作用的原因。

她怎么会对腿部锤子的敲击没有感觉。

陈瑾突然想道:“徐洋脊柱的刺痛很严重,会不会掩盖她腿部的疼痛。”

陈瑾又拿出电磁针,放在徐洋足三里穴位上。

“徐洋,你能不能感到腿部的异样。”陈瑾柔声问道。

徐洋皱了皱眉,试探着说道:“有种酸酸胀胀的感觉,好像有蚂蚁在腿上爬。”

陈瑾露出笑容,激动的说道:“徐洋妈妈,手术完美成功,徐洋只要经过康复训练,她就能恢复正常。”

徐洋妈妈突然抱住女儿痛哭起来,道:“洋洋,你听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今后可以重新站起来了。”

第164章劳累过度

5月11日,陈瑾邮箱中接到最新一期的柳叶刀期刊电子版。

干细胞神经修复技术赫然在列,陈瑾论文早已经写好,获得徐洋的临床数据,论文最后一个短板被补齐,有详细的临床数据支撑它。

她立刻通过燕京大学的渠道,给柳叶刀期刊投稿。

整个柳叶刀期刊编辑部都被震惊,通过专业科学家的审核后,立刻把这项技术发表在最新一版的柳叶刀期刊上。

陈瑾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老公周宇。

“老公,我的论文登上柳叶刀。”

周宇立刻恭喜道:“这是一个不错的成果,你再接再厉,以后登上自然,你已经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就要尝试超越自己的理想。”

“不用超越理想,我的理想一直在进步。”陈瑾调皮的说道。

萧美玲走进来询问道:“小陈,你的论文是不是发表了,我看到泰晤士报已经报到这项技术,别是你的技术被人剽窃了。”

“萧姐,我的论文已经发表在柳叶刀期刊上,媒体报道的应该就是我。”陈瑾笑着回应道。

萧美玲再次拿出手机,翻看泰晤士报的报道,泰晤士报报道研发者是来自华夏燕京大学的陈女士。

“这个应该是你没错,小陈,恭喜你年纪轻轻就研制出这么重大的成果。

以后脊柱受损再也不会导致高位截瘫,断肢再植的患者功能恢复也更加顺利。”

萧美玲由衷的赞叹道,她作为一个医生,太了解这项技术能在临床上给患者带来的好处。

小张护士立刻走了进来,惊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