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2(2/2)
“也不是不能加盟,不过,那个问题,要等我们自己的直营店,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地级市之后才考虑,我们始终要把握主动权,不能把这两个项目的未来,交到加盟商手上。另外,我觉得你们有一个意见不错,家纺方面,可以注册一个新品牌,专门针对酒店销售。”
“我再重复一遍我的意思,我想把这两个品牌,打造成百年品牌,一切要着眼长远,我现在并不要求销售部门,能尽快做出多少多少的销售,而是要扎扎实实的,一个市一个市的布点,前期开拓的重点,最好以东南沿海,及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为主。”
“如果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有不满意这个决定的,好说,他们可以申请调岗,另外再招聘一批,如果销售部门的主管,不满意这个决定,同样处理”
其实这才是让冯一平火大的地方,丝绸世家的销售提成,是7个点,安佳童装的提成,是5个点。
业务员们,为什么会一致赞同加盟模式因为这样能更快的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他们才不考虑公司以后在管理这些加盟店,以及库存方面的困扰。
而作为销售部门的总经理,王志强估计也有这样的想法。
所以,与其说是加盟和直营之争,还不如说是业务员短期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的冲突。
自己公司的员工,都不容易让他们跟公司一条心,何况那些加盟商呢
“金总,”会后,王志强在金翎办公室外,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终于挤进去,“这件事,我承认没有处理好,可是,按集团的意思,我顶着压力,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但下面的员工一致反对,最后一再找到集团,我也是真的没办法。”
“王总,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如何,总部会有考核,这个不用赘述。至于压力,哪个岗位都有压力,这也是我们设立各级主管的用意,如果所有的部门和主管,都把压力上交,那么你说,工作如何开展”
这个问题,金翎也不止做过一次工作,最后还是要闹到冯一平哪里去,所以她的态度,也不是太好。
“我一定改进。”王志强很诚恳的说。
电话刚好响起来,金翎一看号码,对王志强说,“工作中难免会有失误,总之,你也不要有包袱,回去后,马上安排贯彻集团的精神,好吗”
“好的,谢谢金总”
电话里,冯一平问,“王志强”
“是他。”看着门关上,金翎说。
“我现在想,他不是太适合这个岗位,他的经历,让他不太敢于开罪太多的人,”王志强毕竟也是老人,冯一平说得比较客气,“但销售部门太重要,我想,还是聘请一位专职销售的副总裁加强一下,你觉得如何”
“那当然好,”金翎马上赞成,“我来找,这一次,一定要找一位铁腕一点的。”
“呵呵,我没意见。”管理销售部门,太温和的主管,确实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百八十四章乔布斯
正式加盟谷歌之后,冯一平的日程又多了一项,隔天的午饭后,上课前,回去谷歌坐班一个小时,主要是和佩奇他们一起,反复修订发展战略。
长时间的接触,对他们俩,冯一平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作为一个过来人,冯一平很佩服佩奇的想象力,如果他不从事现在的工作,真的也可以考虑做一个凡尔纳那样的科幻小说作家。
如果说佩奇是善于搞发明创造,那布林的长处,则在于把佩奇那看来有些扯的点子,变得切实可行,或者是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总之,这俩好基友,还真是一对配合完美的搭档,难怪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闹掰了,他们俩依然牢不可分。
谷歌的工作特色,让冯一平的这一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很充实,或者说,很有挑战性,一进入公司,就有点进入考场的感觉。
如果不是在大学里系统的学了近三年时间,单凭他过往的阅历和经验,佩奇他们的有些问题,他还真应付不来。
这样紧张工作的一个好处,就是让他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又一次促使他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充实,最后得到提高。
而和这些天才们一起工作,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都值得借鉴和学习。
比如,一般人看到风扇,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从外观、做功等方面去考虑,而佩奇的看法确实,“它为什么还要拖着长长的插头”
何况,一想到成功的投资谷歌,将来至少能让自己再提前5年时间退休,此时的这点辛苦,算个啥应该说是享受好不好
同样,在佩奇和布林眼中,冯一平虽然年轻,但对行业了解全面,特别是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无有能出其右者。
他管理大公司的能力,也远超常人,从如何找准一个符合发展趋势的项目,如何在最合适的时机进入,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提高效益到最后运作上市,样样精通。
其它方面,虽然没有太突出的地方,但胜在渊博和平均,综合起来,实力相当不容小觑。
如果把他们俩比作“奇”,那冯一平就是“正”,要掌管一家大公司,光靠“奇”是不够的,因此,他们俩从冯一平身上,也汲取了不少营养。
熟络以后,特别是佩奇,经常不分时间和地点,想到了就给冯一平打电话,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征求冯一平的意见。
他甚至跟布林说过好几次,“最适合我们公司的ceo,除了乔布斯,我觉得,冯也完全可以胜任。”
他这样想,其实真有鞋面,对硅谷来说,冯一平还是一个外来者,也不像乔布斯和受特一样,从七、八十年代就在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