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2/2)
在娱乐论坛上竟然能够看到这样的诗作
难怪能上十大,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篇佳作不能够被埋没。
然后看了后面的回复。
黎湘湘忍不住吐了一口血,这评论实在太破坏气氛了。
虽然排队很好玩,可是这不是水贴,这是文区的诗啊。
看了几十楼,全部都是这种格式的“神回复”,竟然没有一个人认真回复。
不行,她不能够看到这么好的现代诗被玩坏
她要为乡愁正名
主题:乡愁赏析。
版块:文以载道;
分类:评论;
发帖人:湘湘有理。
“这首诗把乡愁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全诗共分为四节,从时间上,按照不同的阶段说着不同的乡愁。
第一节,是小时候。
小时候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那时候母子分别各在异地,仅仅靠着书信上那一枚小小的邮票来传递思念之情。
邮票就成为了乡愁的载体。
第二节,是长大后。
依旧还是在外漂泊。
那时候不仅是母子分离,更是夫妻分离。这时候,已经不能够用书信来传递思念之情了。离开的船票成为了乡愁的载体。
第三节,游子归来。
只是这个时候,母子死别,阴阳两隔。这时候,乡愁化为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母亲在里面,他在外面。再也见不了面。
第四节,是现在。
这一节升华了整首诗。由自己,到万千游子,由个人到国家,个人经历的倾诉,最终变成了爱国之情。
层层递进之后,乡愁之情最终迸发出来。
这首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感情的抒发,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用此托物寄情。
同时给人一种平淡之中的震撼。
每一节的对称、叠词的使用就不说了,这样的一首好诗竟然有着一堆让人“震惊”的回复。
我很怀疑,你们有没有读过这首诗。
文如山人如其名,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首诗不是凭空捏造的,应该是他个人的经历
一生漂泊,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当看淡前半身之后,更是把乡愁寄托在祖国的统一之上。
这样的文人,难道不值得你们尊重吗
请收起你们的队形。”
黎湘湘是真的有点儿生气了。
这么好的诗不应该埋没在这里,她要把这首诗发到朋友圈去。
黎湘湘希望她的帖子被人关注。
她读完这首诗并且赏析之后,有点佩服文如山了。
这一定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有着极其丰富的阅历和经历,更有着非一般的才华。
现在更是与时俱进,过来水论坛,更是有着年轻的思想。
黎湘湘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文如山的形象:一位仙风道骨但又饱经风霜之人,穿着唐装,站在泰山之巅,在那儿一览众山小。同时心里更是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更是有着年轻人的激情。
他一定风度翩翩,一定是那种饱读诗书,散发出特殊文人气质的人。
黎湘湘都有点想见见他了。
还好闫旭不知道黎湘湘给他塑造的形象,要不然他肯定乐坏了。
论坛虽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每天都有无数人慕名而来,留下的人也不少,但是更多出现的还是当初的老人,他们还是论坛的主力。
所以黎湘湘的帖子一出来,很多人就认出了她
这不就是上次控诉网络暴力的班主任老师嘛
她这次来竟然是赏析一首诗
乡愁这首诗大家大熟悉了
这个帖子中全是教科书级别的神回复
一下子跟风了上百楼,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出来了。
至于乡愁的内容,谁关注啊,难道还能比回复好看
就好像大家看书喜欢看书评一样,书友的智慧是无敌的,他们的评论真是太有意思了。
所以黎老师竟然来赏析这首诗,要不要把这乡愁的赏析推上十大,然后就好像和hè诗一样,也来个神回复赏析,那真是太完美了。
很多人在论坛里是有小群组的,他们一下子就组起了讨论,准备实行这个计划。
当然,在讨论的时候,他们都先去帖子中占楼,等待后续的编辑。
嘿嘿,他们也是有组织,有战斗力的。
黎湘湘在找着文如山的主题,想看看他还有没有其他的诗作。
她有点崇拜文如山了,想迫不及待的知道他是谁。
于是,黎湘湘又看到了一首乡愁。
同样主题的诗竟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
如果说之前的那首乡愁更加大气的话,那么这首则更加的婉约。
如果不是造诣到达一定程度,是肯定写不出来这样不同风格的诗的,更关键的是没有丝毫的突兀,驾驭的极其自然。
如果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话,那么文之大者,则化之天下。
她也要转发这首诗到朋友圈
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可惜只有两个主题,他啥时候会再出新作呢
好期待啊。
这样的文人不应该是籍籍无名之辈,希望万能的朋友圈能告诉她作者的真实身份。
黎湘湘转发朋友圈之后,就看到了一堆回复,她实在是太无语啦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赞甩你脸上赏析:
这句话短小精悍,韵味十足
老子是主语,反手更是道出了方向和力度。
一个是量词,强调了数量,是一个,不是两个三个。
赞就是反手的结果,是赞,不是其他。
甩这个动词用得极好,深刻反应出打脸的爽。”
黎湘湘终于能够体会到文如山面对这些回复时的感觉了,因为后面全是
第四十七章真的是歌
闫旭也看到了。
本来看黎湘湘评价乡愁的时候美滋滋的,虽然是他抄的,可是承认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就是在承认他自己啊。毕竟是他那一世的经典,还好不会被埋没。
同时,闫旭看到乡愁赏析下面的评论,都要笑死了,要不要这么有才,下面的回复都是的终于有人和他一样的遭遇了,哈哈哈,有人陪就是好啊。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过肩摔把你摔地上。赏析:
这句话短小精悍,韵味十足
老子是主语,反手更是道出了方向和力度。
一个是量词,强调了数量,是一个,不是两个三个。
过肩摔就是反手的结果,是过肩摔,不是其他。
摔这个动词用得极好,深刻反应出把人摔地上的爽。”
“老子反手就是一个酒瓶砸你头上。赏析:
这句话短小精悍,韵味十足
老子是主语,反手更是道出了方向和力度。
一个是量词,强调了数量,是一个,不是两个三个。
酒瓶就是反手的结果,是酒瓶,不是其他。
砸这个动词用得极好,深刻反应出砸头的爽。”
“”
连回复都是和乡愁一一对应
虽然回复的id不一样,可是你们这样有意的真的好嘛。
虽然很好玩。
于是,闫旭的小号山不转水转也出动了。
他也要加入这个小群组,他也要占楼在回复
今日十大的前两名的回复就这样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