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挑战赛 > 第128章 03-34.终得空曹成制煤油

第128章 03-34.终得空曹成制煤油(2/2)

目录

铁皮做成的圆柱形的油桶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要到二战时期才由德国人发明出来。用油桶盛放汽油和柴油,运输和使用都很方便,为德军实施闪电战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当时还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机密。

对南宋来说,打造一两个铁桶问题不大,但由于缺乏机械化生产的能力,想大批量制造是不可能的。不过好在此时全是骑马坐船,军事上并无大用。

李天俊难得一连十多天,无事地待在顺昌府城中。作为皇室贡品的香皂快用完了,曹成花了一天时间,又以普通香皂为原料赶制了一些。其实这些香皂本质是一样的,只是为了凸显皇家的尊贵,所以在色泽和外形上,刻意做了调整。这皇家的香皂不是无色的,而是偏红,上面雕龙刻凤,煞是好看。而普通香皂只有个最基本的图案。

除此意外,曹成天天在琢磨那个蒸馏装备。最终在五月十三,做成了一个小小的模型。李天俊又请他去烧海带制纯碱。两天后,身处京西的王达终于送来了李天俊四月份让他生产的物件。

此物是一个封闭的,长长的玻璃管,管的下部有个大大水银泡。这东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对吹制技术有一定的要求,现在也就是王达才有可能掌握了这种技术。不过以现代的标准看,管壁不直,水银泡形状也偏了,槽点多多。

“这是何物”曹成问道。

“温度计,可以用来查看温度。”李天俊解释道。最早的温度计是四百五十年后1593年,由大名鼎鼎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当然他老人家发明这个东西背后是对实打实的对热胀冷缩原理的研究,不过李天俊不管这些,结论拿来用就可以了。

另外,伽利略最初发明的温度计是敞口的,用的是水,不仅测量范围小,而且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测量误差较大。李天俊给出的是1659年的设计图,封闭的玻璃管,而且测量物质是水银。当然由于玻璃制作工艺限制,测量起来误差也不小,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种精度已经足够了。

李天俊大概讲解了一下,然后烧了一锅水,把温度计放到水中,等水银柱稳定了,做了一个绿色标记;接着请曹成取来一块钢,然后进行回火操作,并把温度计放在一旁,等钢块变成黄色时,在玻璃管上做下一个红色标记,然后在两者中间做了个黄色标记。

等着一切准备完毕,又过去了三四日,已经五月十八了。李天俊指挥曹成把猛火油放到刚刚制成的蒸馏设备中,把管口接到一个放在大水缸的小罐中,然后点火熬制。曹成控制火候,让温度计的水银柱徘徊在黄色标下上,支出的钢管在水缸中,温度较低,所以管口陆续有透明液体,细细闻去,似有一点香味。

李天俊指着小罐中的液体说道:“流出来的东西叫汽油,这东西一定要万分当心,随便一点火星就能迅速燃烧。”

维持这个温度好一会,见没了流出之物了,水缸中换了一个小罐,然后把温度升高,控制在红标上下。等了一会,又有颜色偏深泛黄的液体,李天俊指着此物说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煤油”

求收藏,求打赏给点动力吧庆推荐33

,,;手机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