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2/2)
若是陈瓘和米芾归来,这宅子里恐怕就要更热闹了。
吃完夜宵,吕璟又陪着琴筝说了会话,就各自前去休息,对于一个前世学习法律的人来说,十五岁,实在是个难下手的年纪。
因为在前世,不管对方同不同意,这都是要吃几年牢饭的
接下来的几日时光,吕璟的日子就一直保持了这样相对悠闲的样子,晨时早起跑步射箭,然后听听吕方等人汇报各自的情况,接下来就要到了受虐的时间。
秦观、陈师锡轮番轰炸,吕璟的文学水平被指摘的体无完肤,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着急,吕璟也只能感叹,幸好陈瓘和米芾去山上看什么石碑还没回来,要不这日子真就没法过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吕璟的文学造诣也在迅速提升,最主要的是,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秦观后期的教学开始向兵法方向偏移。
其中尤以熙河阵法的讲解最多,该书由已故北宋名将王韶所著,其人在熙河之役一举为大宋拓边两千余里,可谓是大宋普通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战神。
所著兵书也是博大精深,吕璟仅仅研习了一日就发现,若非前几日秦观和陈师锡的轮番轰炸,自己压根都看不懂人家写的啥
在吕璟沉浸在短暂的和平光景里丰富自己的同时,东京城内,刚刚二十三岁的高俅也收拾好行装,连夜乘上了南下的马车。
高俅是河南开封人氏,草根出身,年少时一直在东京城附近厮混,接连伺候过几任东家。
后来在东京生药铺掌柜董将仕手下做事,机缘巧合下被他介绍苏轼,做个抄抄写写的小吏。
他擅长做事,为人又乖巧,苏轼虽然内心里对他过往厮混经历有些不喜,但苏轼是个善良的人,不想因为这些就埋没了他。
于是先是举荐给曾布遭到婉拒,后来又举荐给了驸马都尉王诜,高俅一跃从底层爬到了权贵的圈子里,运道可谓逆天。
可是这段时间,高俅过的却并不顺心,大宋朝的驸马爷虽然高贵,可手中半点实职也没有,何况蜀国大长公主也早早病逝。
王诜对高俅虽然喜爱,可也没法给予他什么,正好最近听说秦观那里缺人手,就有了将他举荐出去的打算。
平心而论,要从东京城这等繁华之地跑到偏远岭南,高俅心中是不愿意的,何况他最近又开始与端王结交,这位王爷虽然没什么机会荣登大宝,可也是深受官家喜爱,是条粗腿。
可一来苏轼对他有恩,不能不报,二来,高俅在马车内就着烛火将一封信件打开,反复吟读了三遍上面的文字,心中依旧难以平静下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高俅合上了信件,他对吕璟了解不深,但如今心里却升起了万般好奇。
若是以苏轼为首的蜀党如今准备撇开守旧风气真正做些事情,那凭他高俅能任事的本领,岂不是天赐的机会
何况此诗中处处不乏暗示,让高俅竟不禁对那素未蒙面的吕璟产生知己之感,这才下定决心,辞别王诜连夜南下。
许多年之后,高俅每年回乡都会在家中和子侄讲起此事,总是忍不住拿来打趣。
若是早知道端王竟然有机会荣登大宝,老夫才不要跟你吕大郎一起历经磨难,整日里连个囫囵觉都没得睡
当然,说这话的时候,高俅是笑着的,脸上的皱纹虽多,身子骨却立的挺拔。
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容易,难的是把每个人放到他最合适的位置上去
他高俅,就是吕大郎手里活活的招牌,也是一个时代的招牌
男儿报国家,热血敢为先。何拘出身事,过往尽云烟。,,;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