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9(2/2)
在下车略一定神,又振作了一下精神之后,钟裕才迈着坚定的步子朝着前方那队伍走过去。在来到前面的杨震身旁时,他还冲杨震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也跟着自己过去。
杨震已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人了,一见他要自己也跟过去,心下颇为感激。这可是很难得的机会哪,像自己这样的锦衣卫千户,别看在外面挺威风的,但在真正的朝廷高官眼里却什么都不是,更别提能与他们面对面地说话交流了。也只有得到同样是朝中高官的钟裕这样的提携,他才能认识更多重臣,从而真正在政坛上有一点点的位置。
想着这些,杨震的动作却并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跳下马来,落后钟裕半个身位地跟着他朝着那边走去。
待钟裕二人来到时,谭纶已从轿子里走出来,一脸微笑地看着他们了。此刻的他,倒是不见半点病容,显得神采奕奕的,只有那略有些暗淡的目光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下官钟裕参见谭老大人,老大人竟亲自郊迎下官,实在叫钟裕惶恐不安”钟裕说着便要跪倒,却被谭纶抢先一步给搀扶住了:“钟大人不必如此,老夫可受不起你这样的大礼,你现在可还是钦差身份,若让你的同僚们知道了,一定会参老夫一个僭越之罪的。”
听他这么一说,就连杨震也只能停下跪下拜见的动作了。确实,他们在交旨复命之前就一直都是正副钦差,代表的乃是天子,岂能向其他人参拜见礼
“老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疏忽了。”钟裕忙拱了下手道:“不过老大人身份尊贵,却纡尊降贵地来此迎接下官,实在还是叫下官心里不安哪。”
“这有什么不安的,你为国做出大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前来迎你以表谢意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你们在大同所做的一切,我都是了解的,做得好哪,果然没有辜负陛下对你的信任。”
“老大人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而且,这次大同之事,真正力挽狂澜的并非下官,而是这位锦衣卫千户杨震,若非他几次出妙计逆转局面,只怕下官早就折在大同了。”钟裕一脸真诚地道。
杨震有些不解地看了钟裕一眼,心下不觉大为惊讶与感动,他实在没想到钟裕竟会把一切功劳都推给自己。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将来于各人的仕途那是大有好处的。
不光是杨震,就是谭纶听了这话也不觉一怔,随后他眼里便现出了一丝赞赏之色来,又把目光转到了杨震身上:“你便是杨千户你之前在京城所做之事,本官便多有耳闻,不想去了山西依然如此了得,好,不愧是英雄少年,将来必会成我大明国之栋梁。”
“多谢大人赞扬,下官愧不敢当”杨震赶紧拱手谦逊地道。
“好啦,你们这一路自大同回京想必也劳累不堪,本官就不在此耽搁你们进城了,这便回去吧。”谭纶说着,便有些吃力地转身欲要回轿里去。其实他心里还有不少话要说的,奈何身子实在是顶不住了,光这么站着就觉一阵阵地乏力,故而只能留待以后。
钟裕也发现了他的不适,赶紧上前一步,搀住了他的手臂,扶着他往回走。同时心里一阵不舒服:“想不到这才数月工夫,谭老大人的身子已如此之弱了。”
“钟大人哪,此次回京,可还须小心为是。大同之事看似已然解决,但其实余波未了,你可要注意了。”在坐回到轿子里去后,谭纶颇有深意地又低声嘱咐了一句。
新的一卷开启,求下月票什么的支持另多谢书友ruonyouya、拉风哥和美丽筑城所投的月票
第四百三十章归京下
在与谭纶一番见礼后,杨震他们重新启程,很快就入了北京城。在此期间,杨震的目光时不时地瞥着前方那顶轿子,心下已对谭纶今日前来迎接他们的真实有意有了一定的猜测。
他当然不是因为出于对钟裕和自己的感激才不辞辛劳,拖着病体跑出来迎接自己等人这么简单。本来,杨震对此也颇有些疑惑,但在听到钟裕转述的谭纶上轿前最后那句话后,他便已隐隐猜到了其中的原委。
谭纶所以这么做的目的,应该是想要保护他们的周全。这次山西之行虽然于国大有裨益,但同时也得罪了不少朝中高官权贵。虽然他们口中不敢明说,但心里必是恨自己和钟裕入骨,一旦逮到机会必然不会放过。
这次他们以招抚代替剿灭的做法,便给了这些人以机会,他们一定会拿着这点大做文章,从而打击自己等人。若朝中没有人作出声援的话,无论是钟裕还是自己恐怕都顶不住这些攻击,功劳变罪过也是不无可能的。
正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谭纶这位兵部尚书才会屈尊出城来迎接自己等人。他的目的,就是告诉满朝欲对他们不利的官员,钟裕他们是自己看重之人,若要对他们不利,就是和他这个三朝元老,兵部尚书为敌。如此一来,一些看风使舵,趋炎附势之辈在掂量了自己的分量后必然不敢再生事端。
在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后,杨震看向那顶轿子的目光里就多了几分感激,谭纶确实是个好官,而且胆色过人,若是寻常官员只要知道自己等已经在此事上狠狠地得罪了权力熏天的冯保就必然会退避三舍,而他明明和钟裕和自己没什么交情,却依然出面相保,实在是叫人佩服哪。
待众人进了北京城,又一次引来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后,谭纶才再次停轿,将钟裕叫到了身边意味深长地叮嘱道:“今日天色将晚,你是不可能去宫里交旨了,你们这便去馆驿里歇息吧。待明日去了宫里走完流程后再回家也不迟。”
“下官明白,多谢老大人提点。”钟裕神色微懔,暗道事情真已如此危险了吗,但还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大明朝的规矩,钦差外出归京之后,在向天子交旨之前不得回家,必须先暂时居住在馆驿之中。这其中的用意,除了维护天家威仪外钦差作为皇帝的代表人在卸去身份前若回家做了什么事可都代表的皇帝更是为了防止有朝臣比天子更早一步得知办差内情,从而出什么乱子。
不过这些年来,这条规矩也和其他那些祖宗规制一样早被人破了又破了,只要是和官员们的自身利益有冲突的规矩,他们向来是选择性忽视掉的。
不过这规矩虽然一直都被人所忽视,可若是真有人拿它当回子事,并以此参上一本的话,其杀伤力还是不小的。谭纶所以这么叮嘱他们,其用意自然是告诉他们,朝中已有人盯紧了他们,只要他们有一点差错,就势必会被攻讦。
想明白这一点的钟裕不敢轻视此事,赶紧把杨震叫到了身边,将自己的想法道了出来,然后道:“所以今夜还得委屈二郎不能回家了。”
杨震淡淡一笑:“大人言重了,说实在的,我那小院子应该是远比不了馆驿那边舒服的,能沾这光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