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最佳闲王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2/2)

目录

而这些骑兵的特权还不仅仅只有这么点,不仅可以在长安纵马疾驰,就算是皇宫里,他们也有这个权利。

见到这一幕,几人不由的让开了一条通道。

饶是他们掌控了整个大唐的绝大部分权力,在这个时候也没人敢阻碍军情的传递,在军情面前,任何人都要低人一等,这是没的商量的。

只是,让所有人惊讶的是,那骑兵并没有直接进入皇宫,而是在房玄龄等人面前停了下来。

然后气喘吁吁,甚至顾不上疲惫的直接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了李靖。

而这一幕,则是让不少人都不由得紧皱眉头。

三面红旗,意味着三百里加急,日行三百里,途径各处换马不换人,可以说一日能够休息的时间只有很短一点点,甚至连吃饭都必须要在马背上解决。

一个精壮的汉子,一路上从雅州跑来,现在都已经吃不消了,这也意味着,雅州那边是不是出事了

李靖倒是面不改色的接过那封信,直接当众打开瞅了一眼。

“诸位,看来今日咱们是休息不了了。”朝着众人说了句,又转身看向禁军监门将军:“劳烦将军先将这位将士安顿一番,等老夫从宫里出来便亲自安排。”

“无妨,这等小事就交给卑职了,将军请”知道是大事,监门将军也不敢大意,直接接了下来。

假期人人都想要,但是在这种事情面前,假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况且这事能占用他们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对于这些大佬们来说,假期多一天少一天已经无所谓了,如果能够确保他们的权力,哪怕是没有假期,他们也不会有任何的怨言。

他们这些人因为站位比较靠前,所以离开的也比较晚,后面几乎已经没人了,所以这时候再返回宫中也没什么阻碍。

享受人伦之乐,这或许是每一个老人都希望过的日子。

已经很久没有与李渊聚在一起的李元吉,下了朝之后便直接跟着李渊回了后宫,同时早就让皇后和玉儿也带着孩子在那里等着。

如今的后宫早已今非昔比,虽然装修的还跟以前差不太多,但是随着暖气的开放,这里的冬天已经显得不是那么的阴冷潮湿。

但或许是在太平坊住习惯了,直到昨天,李渊这才兴趣未止的回了宫里,当然,之前的齐王府,现在已经彻底的成为了李渊的行宫。

不过对此李元吉倒也毫不在意,只是派人在那里修建了几座玻璃房子,另外就是加派了一些禁军。

太平坊不是皇宫,安全性自然不如皇宫,李元吉可不放心李渊一个人待在那里。

当然,这不是为了软禁或者监视,而是纯粹的作为一个儿子,为父亲的安全而考虑。

吃着宫廷糕点,品尝着宫廷美味,皇后和玉儿怀中各自抱着一个刚满半岁的幼儿,两个五岁的儿子不断的嬉闹着,追着太上皇李渊讨要喜钱。

这一幕,让李元吉想起了后世自己小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在爷爷奶奶面前晃悠。

那时候因为脸皮薄,所以不好意思开口要红包,只要不给钱,然后就是一趟又一趟的刷存在感,什么时候给了钱,就瞬间欢天喜地的跑个没影。

幼时的一幕幕还深深的刻在自己的脑子里,可惜那已经是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或许是时间冲淡了李渊的伤感,或许是两个皇子的活泼逗乐了李渊,李渊一边命人去取钱来,一边挑趣着两位皇孙,脸上尽是笑容,似乎很享受现在的日子。

不由得,李元吉想起了另外一人,当初收了观音婢,也仅仅不过是为了报复,只是现在看来,自己做的好像有些过份了,但既然事以成舟,反悔是没有用的。

只是如今大过年的,自己一家子在这里其乐融融,却唯独留下了观音婢一人独处深宫,带着一个刚刚满月不久的儿子,想到这里,李元吉又有些于心不忍。

“把这些糕点送些到思丽殿去,另外说声,朕晚些时候过去。”

思丽殿,后宫本没有此殿,是后来改的,现在是观音婢的住所,事实上自打观音婢怀孕之后,自己就已经很少去那边了,不是因为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而是心中总感觉过意不去。

话音刚落,李元吉的视线便看到了去而复返的一众大臣,不由的皱了皱眉。

正文第三四四章: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这么说,这件事情是你有意安排的”听完李靖的详细描述,李元吉紧皱着的眉头终于是放了下来。

原本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但现在看来,事情倒是有,只是并不算大。

李靖前来汇报的,自然是吐蕃人越境偷袭辎重队的事情,那封信件上写的很清楚,李元吉也亲自看过了那封信。

除了看到吐蕃人来了以外,还看到了唐军改制后的战斗力,改变的不仅仅只是建制,还有战斗方式。

当然,这一战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全部,炮兵还没有出现,骑兵也仅仅只是收尾,参与战斗的,就是最普通的步兵,甚至连重甲步兵都算不上。

以步兵对抗骑兵,能够二打一取得胜利,不得不说,这个成绩足以令人骄傲。

不要觉得大唐很强,大唐的军队很强,就算是步兵打他们的骑兵,少说也能一打二,那些都是扯淡,步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那是占据着绝对劣势的,能二打一打赢了,就足够偷着乐了。

“是,臣下半年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臣觉得这次回朝述职,肯定会让对方有所松懈,便提前将此事交代给了副将高杨。”李靖点头承认道。

之前不说,那是因为什么事情也没有,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辎重队被偷袭,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况且也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现在事情真的发生了,大唐没有吃亏,但是同样的,也得到了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而这个理由,可比李元吉说的那个不知道什么年代的反击靠谱多了。

出师有名,这才是中原王朝的核心所在。

若是想打谁就打谁,那就尽情的打吧,保准过不了多久,内部就会迅速的瓦解,这时候打下再多的领土也没用。

李元吉则是在仔细的想着这件事情,后世的战争片自己没少看,虽然当时看来那上面演的都是吹牛皮的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