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唐朝最佳闲王 > 分节阅读 219

分节阅读 219(2/2)

目录

“恩,孤身一人”李元吉淡定的点了点头,觉得刘善这个人心地还不错,说话的语气也比较和善,加上自己心中也有些疑惑,不由的问道:“不知官人可否解惑,为何这泾阳人流如此稀少”

刘善微微皱了皱眉,暗暗打探了眼李元吉,暗道:监事

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监事台的监事除了有那些明面上的任务以外,有时候也会接受一些暗中的寻访任务。

比如调查某地官员在民间的口碑等等,前些日子隔壁县的县尉,就因为在收课税的时候显的太过霸道,而有人问起,百姓自然要指责一番。

若说是故意的,倒还真不是故意的。

百姓也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只是谁也不知道,问他们的人,凑巧就是暗访的监事。

结果监事将这事汇报上去,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那位县尉就被带走了,连表面上的调查都没有。

然而直到后来才知道,监事台已经在这一个月里,在暗中将所有能调查的全都调查了一个遍,问题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贪赃枉法的事情也没有,只是身为县尉,在一县的口碑臭了,直接影响的可是朝廷,所以,无论如何,他也不能在那里继续干下去。

人流稀少,这可是个大问题,若是回答的有什么纰漏,直接影响的可是县令闵贤。

面对这个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人,刘善可不敢像百姓那样口无遮拦。

“是这样的,吾家中近日与皇家做生意赚了些钱,所以长辈便为我们这些小辈们定了个目标,每人给一些钱,自己去找项目投资,三年为限,赚钱最多的,则有机会接任族长,吾来这里也是为了看看合不合适做买卖,只是未曾想到,人流似乎有些不大够。”看到刘善的疑惑,李元吉倒是没有想到其他的方面,而是觉得对方似乎有些谨慎,随口编了个借口。

听到这里,刘善暗暗松了口气。

这年代民风虽然彪悍,但民风也很淳朴,骗人什么的虽然也有,但那只是小部分。

如果说李元吉这位富家公子是骗子的话,那么刘善也只能觉得,他实在是太闲了。

配合着李元吉这身打扮,加上他的说法,刘善也已经渐渐的排除了对方是监事的可能,因为监事台不会给他配这么好的马,富家公子哥也未必有兴趣去干又苦又累的监事。

“按理说呢,吾食泾阳粮,应为泾阳死,但吾实在做不来这等昧良心的事。公子若是想做买卖,可到东北方向二十里处的三原,那里人流密集,且商业繁荣,不像咱们这里,只有到了晚上,临关城门之前才能见到零零散散的商人。”刘善满脸苦涩的说道。

镇北到长安大多不走陆路,这对北边的诸县是个打击,但北边毕竟有人,该有的商业,还是要有的,虽然比不上长安和洛州沿线那么繁华。

“为何这里距离长安更近,岂不更具有吸引力”李元吉故作不解道。

“此处距离长安仅有三十余里,而三原距长安仅有六十里左右,六十里路,对于大多数商队而言,早晨起的早一些,途中赶的紧一些,一日便能走完,若是在泾阳耽搁些时间,当日便进不了长安,等于是又要多花一日的开销,所以大多数商队早已算计出合适的路线以及歇脚点,除了这些歇脚点,其他地方基本与泾阳差不太多。”刘善无奈的说着,能一天走完的路,谁愿意花两天去走而留下来一夜的开销是多少一只商队,少说也得几十钱,能赶一天就能省个几十钱,省了既是赚了。

或许是想到了其他没有提及的问题,刘善继续说道:“差点忘了,北边其他地方在人流上面倒是比泾阳好一些,因为泾阳距离长安太近,加上三原的挤压,百姓甚至难以寻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机会,所以大多数青年壮力都结伴跑去长安了,毕竟那里赚的钱可比这里多的多。”

吸血,真空地带,李元吉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也会遭遇这个问题。

而这又是个无解的问题,后世用了几十年,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而是必须要打破现有的规则与成就,然后重新划分蛋糕。

泾阳有泾阳的优势,但是很显然,此刻的状况却是劣势大于优势。

“难道县里就没想点别的法子挽救一下”李元吉觉得有些无奈,又有些不甘道。

“想了啊,怎么没想”刘善一听,瞬间来了动力,放下书本继续道:“将夜宿的价钱降低一些,以此来吸引商队的留宿,只不过一些歇脚点似乎是早就商议好了的,商队大多都在那里停留,只有少数商队愿意来泾阳省一些钱,只是这每日赚到的钱却是寥寥的,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正文第三二六:萧条与繁华

发展,必然不可能全部的地方一起齐头并进。

或许是因为政策,或许是因为地理,或许是因为地方自身的原因。

历史早已证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地方,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导致掉队,甚至彻底跟不上的情况。

而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出现,对此,李元吉也只能表示很无奈。

除了无奈,自己还有什么办法

记得后世某地刚开始的时候可是拿着特区的光环发展的,可因为当地一些风俗,加上主政的思路,以及并不算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结果导致整个特区在短短二三十年后,沦落为连二线城市都不如的地方。

改革,是为了可以让更多的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但是现在泾阳这样的情况,却不是想看到的,但又没有办法,瞅瞅后世首都周围一圈的经济,基本就能看出现在的无奈。

老实讲,泾阳能够有胆魄拿出夜宿降价这个决定,其实已经超出了李元吉的预计,虽然效果不佳,但这股子作风也还是让李元吉很欣赏。

如果不是这次微服私访,怕是自己还注意不到这些,而底下的探子,也更无心去关注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如此看来,泾阳的地位确实很尴尬啊。”李元吉故作无奈的叹了口气,想继续打听下闵贤的想法。

刘善不是闵贤,但负责城门处登记的,每日都要与闵贤见面汇报工作,所以这些人或多或少的,总是会知道一些内幕的消息。

“抢是抢不过的,地理位置在这里摆着,商队来泾阳夜宿固然可以少一些钱,但那些地点已经固定下来,来了这里,意味着他们当日就要多走二十里路,所以更多的人,还是会留在三原,况且那里商队繁多,有什么消息也可以在一起交流,甚至直接易货,都比这里方便。”刘善也叹了口气,关于泾阳的处境,他看的很清楚。

感觉到刘善的稳重不像是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对整件事情的分析也还算是比较到位,虽然缺乏应对能力,但不能以大牛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毕竟每一个大牛都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就好比马周,前面的几年表现的都很不如意,直到了镇北的第二年,这才真正的开窍,从此一日千里的往上飞着。

刘善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