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6(2/2)
粮食,上面会亲自准备,后勤物资,也由上面统一负责,府兵只需要安心打仗即可,其他的,什么也不用管,自然是省心省力,集结的速度超快。
这些对于上面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但对于府兵们来说,却是最好的福音。
“那是什么投石车吗”有府兵指着队伍后方忽然出现的大家伙,好奇的指着问道。
“不像,投石车没这么小,而且这玩意儿看起来好像也不太笨重啊。”孙胜摇了摇头,投石车他见过,比这个大,还比这个笨,往往需要很多人操作。
再看看这个家伙,身边只有四个人,还是被安置在一台马车上,小型投石车砸自己人的么
“有点类似一张大弓,应该是投掷类的装备吧”又有人对比着模样猜测道。
“管他什么装备呢,反正这些都是给咱们用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府兵们的讨论并没有因为现实而停止,对于打仗,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恐惧。
能够站在这里的,都是当了不少年的老府兵,自然不可能像那些新兵蛋子那样的畏手畏脚,什么样的阵仗没有见过又岂会因为这些而束缚了自己
只是有些不舍,打仗,就是要死人,现在的日子虽说苦,但好歹还有个念想。
不过他们既然享受着国内百姓最好的待遇,付出的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
讲那些不舍深深的置放于心中,然后,拿起武器登上战场,做出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尽到他们应该尽到的责任。
他们是不怕,但李元吉却怕,他担心自己手下的士兵会有太大的伤亡,所以只能拼了命的催促科学院不断的去对装备进行改进,现有的,没有的,科学院对于装备的研发,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尽管花费了数百贯的资金,最终才研制出了这么一款看起来并不怎么先进的投弹车,李元吉也还是心满意足,并且毫不嫌弃的下令建造一百架。
对于李元吉将重金投入在这些并不能带来多大改变的东西上,马周也只能是摇头叹息,曾经拒绝过,可却没有任何的效果,李元吉根本就不听自己的建议。
没有将资金全部用于民生的研究方向,反而只将不足三分之一的资金用于民生。
“哎”看着这百架投弹车,马周便是一阵叹息,几百贯就换了这么个玩意儿老式的投石车也一样可以做到,虽说效果差了些,但数量多一些不就可以了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望着下方正在集结的军队,李元吉颇有感慨,继续道:“现在投入的是很多,但其实也并不多,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作为支撑,我们就只能是别人眼中的大鱼大肉,什么时候饿了,就会上来啃上一口,到头来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浑身的伤痕还是那所谓的美好”
再次谈论到这个问题,马周有些不大适应。
每一次的探讨,最终都以自己失败而告终,可没过多久,自己就会找到新的理由去继续辩论,然后继续失败。
如此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李元吉的想法依旧在进行着,从辩论的失败,到实际上的失败,马周一次又一次的亲身经历着。
虽然总是败,但马周却有些隐隐的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败了又如何自己败了,齐国却一天比一天好了,这就是自己失败的价值,而自己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理论,并且得以在施政中将其展现出来。
“民生方面的投资也并不少,至少比在长安的时候还要多,而现在我们也并不需要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太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适应,百姓也需要适应。”李元吉继续讲着自己的大道理,渐渐的,自己也迷上了这种说教的感觉。
一个后世搬砖的,却能以自己那半斤八两的水平去给历史名相马周带来实质化的改变,李元吉还是觉得自己挺有成就的。
虽然不知道马周最终会被改变成什么模样,但至少他可以比历史上的更能干,做出更大的政绩。
“你总是有理的”马周无奈的回应道,自己又败了。
但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这句话却深深的烙在了自己的心中,身处齐国这段日子,让自己深深的明白了这个道理,尽管李元吉只是做出了总结归纳,但自己依旧是感激不尽。
望着李元吉的背影,马周嘴角微微抽搐着,许久过后,这才开口道:“可以不去吗”
“什么”李元吉微微一愣。
“没没什么”马周连忙摇着头。
“本王给你留下两千兵力,加上卫军的四千,另外那个投弹车,也给你留下十台。本王不在的这段日子,城内一切军政要务,都由你全权处置。”李元吉朝着马周淡淡的说着。
“前队列阵,今日夜宿中城出发”随着李元吉的一声令下,一声声军令向着四周扩散着。
府兵们迅速的进行着行军前的列队准备,军阵本就是排好的,并不需要特别的麻烦,整队即可。
之前每人发了三天的口粮,炒面,就是那种将面粉直接放入锅中翻炒,至金黄色即可,食用时需要就着水一起,炒面中还有一些绿色的粉末,谁也说不上来那到底是什么大约半斤的熏肉,此刻被冻的硬邦邦的。
中城,并不是城池的名字,而是位于镇北与护北之间的那座城池,目前还没有命名,但又位于中间,所以暂时被称作中城。
中城因无防务压力,规划又要远超两座城池,所以建设的速度也特别的慢,远不如护北城那么快。
但受制于突厥的突然南下,苏定方已经下令护北城和中城的劳役全部南下返回镇北,但走的时候却不准带走任何东西,他们留下的这些居住点,被褥之类的,也就成了大军路过之时的装备。
不过这些也只是借用的,大军也同样不能带走。
南北两军都是骑兵,得益于上一次北征李元吉强行留下的战马,所以速度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加上距离本就不远,所以这一趟行军,李元吉是一点也不着急。
“报颉利已经率部抵达了护北城下,暂时没有攻城,大将军已经准备妥当。”
接过苏定方传来的战报,李元吉不慌不急的打开。
完全找不到任何担心的理由,护北城的城墙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