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5(2/2)
前方白布飘扬,刀枪林立,城上也是一片孝白,但双方挂孝的对象却不是同一个人。
陆飞对来人拱手道:“大唐殿前司都点检,陆飞携亲兵五位,前来拜营,车上是呼延将军的家眷,请代为禀报呼延将军”
陆飞心中暗暗祈祷:千万别乱箭齐发,我可不想变刺猬。
丽景门的城楼上人头攒动,人人都伸长了脖子,李唐十三卫的胆识已经深深的震撼了他们,仗都打到这份上了,人脑都打成狗脑了,这时候出城那得多大的勇气,这陆将军就不怕对面的人将他生吞活剥了吗。
登楼口的楼道上有一儒生快速跑了上来,曹克明回头一看,正是寇准,寇准从昨天晚上到现一直都在忙着清点库房和安排伤兵的安置,粮草的调配也暂时归他管,陆飞知道他的能耐,对于战争,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没有妥善的后勤,天兵天将也会成为散兵游勇,寇准做这些,陆飞才能将心思全用在朝堂和战场上。
寇准手搭凉棚,眯着眼边看边道:“听说主公独自出城了”
曹克明无奈一指道:“那不在那么,拦都拦不住,说是要去和呼延赞把酒言欢,咱现在也只能干着急,啥忙也帮不上,寇先生,你可有主意,咱不能啥事不做呀”
寇准掂着脚,摇摆不定,说道:“你别添乱了,告诉你呀,沉住气,这可能是我们的最后机会,这城里现在都乱了套,人心惶惶,到处都是他们射进来的信,呼延赞要掘黄河了。”
曹克明一脑门黑线:“他们真的敢掘”
寇准一咂嘴道:“当然不敢,汴梁是天下根本,百万军民,呼延赞可不敢背这种千古骂名,又不是攻打异族,但老百姓不会这么想,他们想活命,我来的时候开封府已经出动了所有的衙兵在城里弹压,这仗再不结束马上就要引起民变了。”
曹克明用力的一拳砸在城墙上,咬牙道:“这个呼延赞真歹毒”
寇准哼哼一笑道:“兵不厌诈,呼延赞百战名将,名门旺族呀,呼延家在并州一带深得民望,当地的巨室豪绅很多人都依附他们家,只要他呼延赞一纸书信传往并州,他所需的钱粮将会源源不断的运来,城西那个高顺,祖籍沧州,家室不比呼延赞差,而且高顺更有几个同年的官员任职地方高官,我怀疑那高顺按兵不动很可能就是正在联络那些人,想想吧,打仗光凭血气之勇是没有用的。”
曹克明不满道:“这些人宁愿依附他们也不愿意忠于朝廷吗”
寇准叹息道:“地方巨室紧紧抱成团,联姻成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尾大不掉,几千年了,没有哪一个朝廷能彻底解决这样的局面。”
曹克明愤愤道:“那抓起来全宰了”
寇准摇摇头,无奈道:“朝廷自有律法在,你敢乱杀无辜,这些人就敢煽动百姓扯旗造反,他们有的是钱粮,你杀得完吗,你敢杀谁,宋室立国有这样削弱他们的趋势,知道前些日子宋天子下令禁止高官之间结亲吗。”
曹克明似懂非懂,哦了声,但马上又一改表情道:“可这些人就不怕朝廷派大军去征剿”
“怕,当然怕”寇准点点头,若有所思:“可打仗打的是国库,打的是兵马钱粮,连年的征战只会让朝廷不堪重负,有灾无钱赈,有匪无钱剿,有乱无钱平,最后官怒民怨,亡国也就不远了,汉武大帝开疆拓土,打得国彼民穷,朝廷弱,地方强,终至王莽之祸;武周女皇万里开边,朝廷入不敷出,同样的结果,最后地方崛起,朝廷困顿,方有安史之乱,今天二十万禁军血拼汴梁城下,不论谁胜谁败都非中国中原之福,等着吧,辽军的铁骑已经按捺不住了,哦对了,蜀国只怕也要进军中原了,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辽蜀联手,中国危矣”
曹克明又一头雾水:“照先生这么说那么雄才大略,开边万里的圣主都是庸才了哦”
寇准呵呵一笑:“不,圣主自有圣主的做法,正是因为有这些开疆拓土的圣主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万里河山,仗要打,土地更要占,但土地这东西并不是越大越好,打下来得守得住,不光要守得住还得有用武之地,国土更不是越大越好,从边地发一份战报快马加鞭三个月才能到京师,这地方不如不要,对朝廷来说,这是拖累”
一座城池能建多大,取决于当时马车的运行力,一个国家能建多大,很大因素也在于驿道通达,边关战事,往返公文在路上好几个月,等救兵到了,可能就是来收尸的,秦灭六国,大修驰道,边境地旬月可达。
正在二人说话间,有兵土指着前方嚷嚷道:“快看快看,呼延赞的大纛旗”
第012章暗流
城南的一处小兵营里,黑压压的挤着几百个从丽景门撤下来的天武军的兵卒,一个个垂头丧气骂骂咧咧,在人群的中间几位将领装扮的人也是闷闷不乐,天武军成军晚,前身是大周禁军龙捷军改组来的,是当时赵炅身边的嫡系,后来赵炅称帝立宋,龙捷军改称天武军,为大宋禁军四大主力之一,统帅一直由向训担任,这些年虽历经战事一再整编补充,但从龙捷军一直到现在还存活的老兵还有不少,今天还坐在这小兵营里的,大部分都是当年的老人。
盘腿坐在中间的一名将领怒气冲冲的道:“史都使,你说说,这他娘的叫啥事,论官职、品级,那姓陆的和咱几个不分上下,他凭什么,还殿前司都点检,那可是当年赵官家任过的职位,他够嘛他。”
被称作史都使一脸无奈的道:“郑都使,少说几句吧,朝堂上那些官老爷都认可他,咱说甚又不管用,也就发发牢骚,你小点声,别传到捧日军那边去了。”
天武军左厢都指挥使郑玄愤愤道:“那群没骨气的老东西,赵官家对他们可不薄,这才多大会,大宋就亡了,想想都窝火,老子才不认甚狗屁大唐”
旁边一人忙作了个禁声的手势,看看左右道:“郑将军,您小点声吧,连向训老将军都归降了大唐,咱这只是听军令,不能怪我等不真心保宋,怪只怪上面没人支持咱们。”
郑玄哼了一声道:“他们一个个家大业大,都想着自保,改朝换代他们都是爷,可咱是什么人,咱们都是当年赵官家的嫡系,就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家国沦丧这大好的江山落入一个无名小辈的手里你们咽得下这口气”
众人各自对视一眼,一声叹惜。
郑玄急道:“咋的,你们就真的愿意这么忍气吞声听一个无名小辈的驱使看看吧,禁军自相残杀,昨天和今天,死了多少人,你们看不到嘛,这些人可都是和咱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这么死,死的太不值了。”
史都使一脸无奈道:“不然你还要咋的你能说服向将军还是我能”
郑玄将三人向中间一拢,轻声道:“向将军是铁了心要降贼,不过就算他不被逼无奈,他也无所作为,捧日军那群孙子把他看得水泄不通,史都使,你我可都是天武军左右二厢的都指军使,就算没有向将军的军令,咱是不是可以做一番大事。”
史都使自嘲般干笑凡声,道:“行了吧你,没有向将军的军令,谁听我们的。”
郑玄自信满满的道:“老史,您忘了,昨天捧日军作乱的时候,那姓陆可没有李继隆的军令,他不照样市调兵遣将,咱为什么就不行。”
史都使愁眉苦脸的摆摆手:“昨天是昨天,事发突然,假借操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