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3(2/2)
可是城内留下的军士,已经不足两万人,城外十余万人都被明军围住了,若是放弃了这十余万人,就等于是自杀,关闭城内也没有任何的希望了。
绝望的阿术,眼睛里面闪现出来一丝的火苗,他拔出了腰间的钢刀。
骑上战马的阿术,默默的看了看身边的亲卫,朝着城门之外冲锋而去。
阿术选择是从东门冲出去,从这里冲出去的军士,是最为骁勇的军士。
城内留下的军士,已经只有千余人,其余近两万人,全部跟随阿术冲出去。
这已经是唯一的希望,若是这两万人能够杀出一条血路,跟随阿术冲出明军的包围圈,也算是为征南大军留下了火种。
。。。
东门外的明军将士,也骤然增加了。
南门方向的战斗,几乎就要结束了,不少的军士已经选择了投降,从南门冲出来的蒙军,本就是战斗力最弱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原来南方的宋军,他们可没有坚强的意志,这其中甚至有夏贵原来率领的军士。
在遭遇到无情杀戮的时候,很多军士无法逃离的情况之下,干脆选择了跪地投降。
更多的军士选择了跪地投降,让南门的战斗在很短时间之内变得轻松。
蔡思伟没有丝毫的犹豫,果断的调集部分的军士,前往东门和北门,他已经现了,从东门和北门突围的蒙军军士,战斗力是最强的,就算是遭遇到惨烈的损失,也依旧朝着前方冲锋,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开始选择后撤,而南门与西门的蒙军军士,在遭遇到轰天雷之后,就变得惊慌失措,几乎就不知道该如何的抵御了。
也正是蔡思伟做出的这个调整,让阿术陷入到灭顶之灾。
杀出去的阿术,突然现东门外的明军,人数很多,几乎过了正在做无谓抵御的蒙军的人数,他率领的麾下的军士,迅被明军包围,不要说轻松的杀出一条血路,就算是想着回头进入到城池之中,都不大可能了。
。。。
厮杀已经持续半个时辰以上了,阿术眼看着身边的军士人数越来越少,不知道有多少的蒙军军士,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阿术身边的亲卫,被斩杀的也不少了,不过诸多的亲卫还是拼命的,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护卫阿术,不会主动参与到厮杀之中。
这让阿术迅成为诸多明军关注的对象,尽管蒙军没有帅旗,想要辨别谁是主帅有着很大的难度,可阿术身边骁勇的亲卫,他们不参与到厮杀之中,只是紧紧围住中间的阿术,这就让阿术的目标迅暴露。
张珏亲率军士杀过来,目标对准了阿术。
阿术看着眼前的一切,变得有些狂躁了。
他仰天长叹,不知道这一切为什么这么快就生了,就算是再次经历这一切,阿术也不敢相信,十五万大军,眼看着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吴邵刚究竟是什么人,怎么如此的骁勇,怎么每一步都算计的那么准确,吴邵刚究竟是人还是神。
。。。
战场上逐渐的安静下来。
已经没有多少的蒙军军士还在抵抗,地上到处都是蒙军军士的尸。
阿术身边的最后几个亲卫,终于倒下了。
张珏看着眼前有些茫然的阿术,举起手中的弓箭之后,又再次放下,他还是想生擒阿术,看看这位灭掉大宋的大元骁将,究竟有多么的厉害。
阿术看了看四周,看看围在周遭的明军军士,慢慢的举起了手中的钢刀。
一抹鲜血喷溅出来,在空中是那么的耀眼。
这位大元朝廷骁勇的战将阿术,选择了与伯颜完全一样的结局。
死不瞑目的阿术,终究没有明白,为什么他麾下的征南大军,能够势如破竹的灭掉大宋,却惨败在吴邵刚的麾下。8
第四百八十三章展现胸怀
巨大的胜利,让吴邵刚都有些懵,不过他平静的神色,倒是掩饰了这种不知所措。
郝经、张文谦、蔡思伟、张珏以及马龙等人,早就兴奋的不能自禁,不说蔡思伟等人哈哈大笑,就连郝经等人,都是兴奋的奔走,表现如同小孩子一般。
要知道蒙军的征南大军足足十五万人,加之前面阿里海牙率领的征南大军,二十万的大军,不过旬月之间,灰飞烟灭,悉数被明军剿灭。
征南大军的覆灭,对于忽必烈和大元朝廷来说,是沉重的接近于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刻开始,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面对明军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兵力上面的优势,可以说在士气上面,明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尽管说大元朝廷的主力蒙古铁骑依旧还在,可明军已经不怵蒙古铁骑,就算是与蒙古铁骑面对面厮杀,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十五万蒙军的征南大军,真正在战场上面被斩杀的,一共也就是四万多人,这还包括金城镇之战,近十万的蒙军军士选择了投降,逃走的蒙军军士很少,应该不足万人。
蒙军征南大军主帅阿术选择了自杀,与伯颜的命运完全一样。
吴邵刚依旧是要求厚葬阿术,对于强悍的对手,他历来都是尊重的。
一个最大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吴邵刚的面前,那就是大宋皇室之人,特别是谢太后与李显两人,该如何的处置这些人,吴邵刚还没有清晰的思路。
绝不能够小看谢太后与李显等人的影响力,毕竟大宋王朝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大宋皇室在读书人的心目之中,还是有一定的号召力的,穿越十多年的吴邵刚,已经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每一个朝代更迭的时候,前皇室之成员,都会遭遇到无情杀戮。
大宋皇室之人,本是郝经负责处理的,其实郝经的意思,也就是在攻打涟水县城池的时候,让这些人在战火之中消失,尽量不要留下来,可惜郝经尚未来得及行动,在阿术自杀之后,驻守在城内的蒙军,选择了投降,他们没有伤害大宋皇室之人。
于是这个问题摆在了吴邵刚的面前,究竟该怎么处理大宋皇室之人。
吴邵刚尚未进入到涟水县城,依旧在城外的临时中军帐里面。
袁世春亲自守在中军帐外面,中军帐里面,只有吴邵刚、郝经以及张文谦三人。
此时商议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大宋皇室之人,以及吴邵刚以什么身份去见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人。
吴邵刚坐在中间,右手托着下巴,眼神平视,没有看任何人。
郝经与张文谦两人,都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决下来该怎么办。
想的最多的还是郝经,李庭芝专门写了一份信函,就是给郝经的,里面已经说清楚了如何对待大宋皇室之人,特别是谢太后与李显,其意思是非常明确的,不能够让谢太后与李显活下来,否则吴邵刚不好处理,就算是有特殊情况,无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