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2/2)
如何分配兵力这一点是王林和王思锐一起商量出来的,根据各个士兵不同的优缺点,尽可能的平衡每一个小组的实力,让他们之间形成互补。
分配完小组之后,便是直接解散了,今天就是让他们熟悉武器装备的,等到明天才是真正的训练。
遥远的广州,尽管北边的汉军已经开始了南下,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占领了江南数省。
在广州以北的几个省份,早就人心惶惶,无时无刻不在担忧汉军何时将会攻入自己所在的省份,而以他们的力量,又是否能够抵抗的住汉军的攻势
不过在广州城内,这里的百姓却是比较淡定,似乎北边发生的事情根本就不管他们的事情似的。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路边百姓的砍价声。
街道两旁的早茶铺更是坐满了人,里面时而传来一股股的掌声,伴随着一句句的戏剧。
商家百姓倒是挺淡定的,可是作为代理两广总督的德寿却始终淡定不起来。
原本这个位置是轮不到德寿做的,但是去年下半年两广总督陶模病重去世,而朝廷那边也早已被王思锐控制,加上王思锐无心管辖南方各省,在一个,德寿他们也没有将陶模去世的消息汇报给京城。
所以,名义上两广总督还是陶模。
但是实际上呢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德寿成为了两广地区的主事人,因为之前德寿已经先后两次代理过两广总督这个职位,加上其本身就是广东巡抚,无论是人脉还是影响,都能够迅速的稳定住两广地区的局势。
而对于王思锐控制朝廷一事,也是让德寿很不满意,甚至数次曾想发兵勤王。
但是在英国人的劝说下,德寿还是忍了下来。
而随着汉军开始南下,德寿再也是忍不住了。
历史上德寿只做过一次正式的总督,而且还是漕运总督,作为满人,为何三次代理两广总督,最终却始终没有能够坐稳这个位置呢
其实单单只是看看德寿的履历便能看出一二,德寿此人对于朝廷的忠诚还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能力方面却有很大的问题。
套用一句古话,那就是看家有余而不足治家。
这也是德寿没能坐稳两广总督的根本原因,而王思锐的出现,加上英国人的帮助,等于是间接的帮助了德寿坐稳了这个位置。
而所付出的代价,就是默认英国人在广东地区的一些所作所为。
而一听说汉军南下,德寿便是再也坐不住了,尽管两广地区距离汉军还有一段的距离,可德寿却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势力,是无法抵抗汉军的兵锋的。
那么也就是说,德寿要想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能阻止汉军南下。
而德寿唯一的屏障,便是英国人,可英国人这一来一去的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对于德寿所提出的要求却并没有任何的回复,相反,对于英国在两广地区的利益,英国人却没有丝毫的放松。
这让德寿心中很是不爽。
而德寿满人的身份,也注定了他无法直接向王思锐投降。
因为一旦他投降了,不说英国人会不会放过他,就是天底下的那些满人同袍们也绝对不会放过他。
殊不知,这几年来南方各省的满人早已成立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推翻王思锐的统治,重新恢复满人的江山。
而两广,作为距离京城最远的地方,加上英国人的帮助以及港口,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这个组织最重要的根据地。
“大人,英国人来了”
s:感谢大军2016兄弟的打赏支持顺便求下推荐票呗发现好像俺不求诸位就不给啊,郁闷
256:暗中干涉
英国人终于来了德寿的心中暗骂了一句。{
他等英国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德寿有心要与王思锐死扛到底,可若是没有英国人的支持,德寿也就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国内的兵工厂全部都在北方,或者武汉,南方更是一个也没有。
没有兵器,让德寿怎么去抵抗难不成要让将士们拿血肉之躯去与对方的钢枪铜弹对抗吗
英国人来了,德寿瞬间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此刻心中也不像是之前那么慌了。
大不了大不了逃到香港就是了,那里现如今已经是英国人的地盘了,他王思锐再牛,难不成还敢打到香港不成
“快快请”德寿连忙朝着那名下人吩咐道,似是比见了亲爹还要着急样的。
下人看见德寿的态度,当下也不敢耽搁,连忙转头前去请洋人进来。
在等待英国人的同时,德寿也在心中暗暗的组织着语言,这抵抗汉军虽说是他们自己的事,可英国人这几年以来在两广也得到了不少的好处,若是一点力气也不出的话,那显然是不合理的。
可是英国人又为什么要出力气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吗
同样的,这个理由也有些站不住脚。
不得不承认,事到临前,德寿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自己似乎好像貌似被英国人给摆了一道。
先前英国人是以两广总督之位来跟自己谈判的,英国人帮助自己坐稳这个位置,而德寿则需要保证英国人在两广地区的利益。
很显然,这是一次对等的交易。
当时德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现在才反应过来,如果英国人拒绝的话,他还真没什么好挑刺的。
不行,该死的英国人,竟然敢给我挖坑哼,得到了那么多的利益,现在想跑没门德寿不由的暗暗一怒,在心中暗骂道。
总之,不管怎么样,这次德寿是一定要将英国人给拉下水的。
“我的朋友,你还好吗”一名四十来岁的洋人男子,笑嘻嘻的走进了大堂,看着坐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