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2/2)
史勇沉吟片刻,艰难地答道:“我看行不过,我看还要加上一条,不骚扰百姓。”
接着,文奎又拿着“三大纪律九项注意”去征求苏北、孙小山、李敢等人的意见,几乎每一个人都说好,又担心实施起来有难度。
两天以后,文奎经过一番准备,把“三大纪律九项注意”张贴到山寨每一个角落,山寨每一个人人手一份。他还凭着来自后世的记忆,教大家唱歌。规定每天晨练前,必须唱歌。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唱歌。这些白话文的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快就入脑入心,深入到每一个人的骨髓里去了。
文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心里乐开了花,刻意把文奎叫了过去,赞道:“奎儿,你可真的会折腾。竟然编写了一首这么好听的歌,要是人人都能做到,黑水寨以后在外面的名声就会越来越好,拥护你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那是当然
文奎除了在心里佩服老夫人的独到眼光,内心也在暗暗得意。因为这些思想,可是来自于后世。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仅仅是有新鲜感,更是无比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所焕发出来的活力,甚至比那个军火库还要厉害。
春耕生产已基本完成。一千多亩农田绿油油的,嫩嫩的禾苗正在茁壮成长。
某日。丐帮的呆瓜来了。文奎深感意外。
“小赤佬,你怎么找到黑水寨的”
呆瓜笑道:“路在嘴上嘛。还有什么地方是我们找不到的我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这里。在山下,有人用刀指着我,我说我找文大当家的,有急事,这人就派人送我上山了。”
“真有你的。不怕死,好样的。说吧,帮主派你来有什么事”
文奎递过去一根煮熟的玉米棒子,呆瓜好像饿了八百年,接过来就咬了一口,然后嘴里含混不清地说道:“帮主说,朝廷派来了新的达鲁花赤,让我来告诉你。”
“哦”
这个消息真的出乎文奎意料。新任达鲁花赤是谁连乞丐都知道了,自己作为一寨之主,不知道的确有些太落后。
“你知道是谁吗”
呆瓜回答:“他叫孟非。据说是孟恩的亲弟弟。其其格的叔叔。”
“呆瓜,你在山寨好好吃一顿,然后我用马送你下山,怎样”
“那敢情是好”
呆瓜和李敢见过面,文奎就让李敢带着他满山寨转悠。这个火热的山寨,是呆瓜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
要不是呆瓜亲眼所见,绝对不敢想象这是真的。所有人穿着一样的服装,黑衣,黑裤,红头巾。那个宽阔无比的训练场,数百人同时操练,气势恢宏,让呆瓜震惊。
“李叔叔,难怪你们打架厉害,原来天天都在操练呀。”
李敢觉得呆瓜的表现很可笑。乞丐这活儿,他也干过。只要脸皮厚一点,腿脚勤一点,还是饿不死人的。呆瓜的模样有些木讷,其实一点也不傻。
“呆瓜,你今年多少岁了”
“十一。”
“你好好干。等到了十六岁,我就让你上山来训练,如何”
“那当然好呀。”
说话间,文奎已经牵着他的枣红马,向训练场这边走来。
第一二六章坏消息
文奎到达信州府,已是时近黄昏。
王道生对于文奎的突然造访,显然有些心理准备不足。
“哎哟哟,文奎老弟,你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看见王道生满脸蛋痛的样子,文奎不禁哑然失笑。这个学富五车的官僚,似乎活在数百年以后的时代。要是这个时代有电话,当然会“提前”打个招呼。而眼下这条件,只能靠一双脚啊。
王道生显然不知道,文奎已经在近在咫尺的饶州、信州之间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那帮乞丐,就算城里有个芝麻般大的事情,只要是有价值的,定然会有人传到文奎的耳朵里。
文奎冷不丁地问道:“听说新任的达鲁花赤来了”
王道生愣住了。孟非的确是前两天到任的,连他都还没看见孟非,文奎就知道了
“他叫孟非,听说是孟恩的弟弟。原本蒙古族的官员是可以世袭的,而其其格是个女孩,所以朝廷派来孟非。”
王道生只能在心里暗暗佩服文奎的神通广大。关于孟非的消息,他还来不及说,文奎就知道了。
文奎问:“其其格近来如何”
王道生对于其其格的事情也一无所知,满脸懵逼的样子。文奎只好淡然一笑,算是谅解了。
不过,王道生带给了文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辛力刚和林自强等几个人被捕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把文奎给炸傻了。
过了好一会,文奎才怔怔地问道:“这个消息,你是听谁说的”
王道生觉察出文奎的异样,连忙问:“这几个人,难道和你有关”
“当然有”
文奎直言相告,辛力刚正是自己的家庭武师,现在是黑水寨的武术总教头。不过,据他所知,林自强他们是去淮西的,怎么会在袁州被捕呢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情。前些天有一位袁州的同僚来我这里做客,闲聊时提及此事,说是他们那里抓到几个意图谋反的白莲教徒,其中一个人大约四十来岁,络腮胡,国字脸,不但武艺高强,还有一种最为先进的火枪,枪身短,杀伤力极强,被他打死不少官兵。”
文奎问:“你那个同僚叫什么名字”
“倪俊。他是袁州路的一名判官。这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我谅他也不敢帮你干些什么。”
看见文奎忧心忡忡的样子,王道生有些爱莫能助。毕竟袁州路不是信州府,倪俊和他的关系又不是最铁的那种。
文奎又问道:“你能告诉我倪俊长得怎样,或者家住哪里吗请你放心,我不会太为难他的。我只不过想从他这里知道辛力刚关押的具体地点。其他的事都和你们无关。”
王道生说了个地址,文奎记住了。倪俊,判官。在这个朝代,汉人就算当了官也不会有太多实权,文奎当然没有指望他救人。
回到山寨,文奎把辛力刚和林自强等几个人的事一说,四座皆惊。苏北直言不讳,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反了几千人马拉出去,轰轰烈烈地干一场。成功了拜相封候,甚至当皇帝,失败了也人死鸟朝天
山寨里这些兄弟的性格,文奎已基本掌握。当杀手的,没有全局观念;有全局观念的,不一定能单打独斗。
文奎问:“史勇,你说呢”
自从史勇肯定了文奎的“三大纪律九项注意”,文奎料定他应该是个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