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4(2/2)
“血鹰,此言差矣。虽然我们和威武镖局和黑鹰组织有仇恨,但他们都是汉族同胞,都是我们要团结的对象。比如韩六,我们救了他的命,他肯定感恩于我们。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些即将被问斩的人,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我就不相信他们会恩将仇报。”
血鹰沉默了一会,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我听文少的。您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文奎指了指那张地图,冷笑道:“愚蠢的蒙古人太自以为是,选择城南郊外的空地当刑场。你看看这里,距离连绵的大茅山不足三公里,我们劫了法场之后,迅速逃进密林,只要进入大山,那里就是我们的世界。他们根本不敢来抓我们。就算来十万精兵,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说罢,文奎也不管血鹰什么态度,直接收起地图,向杜新京兄弟告辞:“你们照顾好韩六。他是我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杜新京连忙答道:“文少请放心。我们会照顾好他的。那个地下室,是我们兄弟二人自己挖出来的。没有外人知道它的存在。”
文奎还是有些不放心,拍了拍口袋里的手枪,微笑着威胁道:“记住,我不允许韩六少半根毫毛。他对我很有用。”
文奎和血鹰两个人骑马来到城门。城门已经关闭。所有人员禁止通行。
“血鹰,看你的了。就算是跑,你也要跑回黑水寨。明日午时前,你选三十名最精干的兄弟,骑马埋伏在密林里。每人携带手枪、砍刀,还有,每人要带至少十枚手雷。”
经过几次恶战,文奎觉得手雷用起来非常称心。它爆炸威力大,体积小,方便携带,能在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杀伤力。
血鹰正要翻上高高的城墙时,又被文奎叫住:“等等,记住把我的狙击步枪也带来。我需要它控制现场。”
“是”
血鹰手脚并用,嗖嗖嗖,几下子就窜上了城墙,在文奎的视野里消失。
杜新京正要关下店门,回家睡觉,看见文奎一个人又折回来了,还以为他不放心韩六。
文奎无奈地说道:“妈的,没想到城门已关闭。元军已经宵禁了。”
杜新京猛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壳,嚷嚷道:“你们救人心切,我也跟着急。看我这记性,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
从杜新京的嘴里得知,元宵节以后元军加强了管控,宵禁期间被抓的人,值班的士兵就可以决定是否砍头。为此,饶州县已经死了好几个冤死鬼了。
第七十二章劫法场
杀人布告张贴出来,整个饶州县城沸腾了。发生在严七官酒楼的战事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
第二天上午巳时。城门早已打开。一群群被要求去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走出城门,来到城南郊外的刑场。
文奎混在人群里出了城。不过,他不是往刑场走,而是趁人不注意潜进了树林。史勇、辛力刚、苏北、血鹰等人也已赶到。
刑场外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被杀气腾腾的蒙古士兵所控制。那些被要求观看的市民也有上千人之众。文奎拿着望远镜,能清晰地观察到刑场每一个细节。
“大家记住了,一共二十七个犯人。我们有三十人。等会我下令发起冲锋,你们骑马以最快速度杀向刑场,目标直指犯人。先把那些犯人抢出来,带到黑水寨。千万不要恋战。只有枪声一响,你们每一个人都在和死神赛跑。”
文奎的话,说得所有人热血沸腾
去刑场抢人,无异于虎口拔牙。
山下,一辆辆囚车已进入刑场。文奎从望远镜里看见,囚犯的人数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七人。看来官方并不想为这些人浪费粮食。
时间渐渐地流逝。不一会,囚犯们被绑在一根根竖着的木桩上。十几个长得骠肥体壮、头上缠着红头巾的刽子手,列队站立一侧。刽子手们手执大砍刀,表情严肃。阳光照射在刀锋上,闪着幽幽的寒光。
一个官员上台宣读布告书。文奎向身后那一群如狼似虎的兄弟一挥手,三十名枪手,三十匹战马,如一阵风似的扑向刑场。
混在人群里的杜新京按照事先的约定,高声喊道:“有人劫法场,快逃命啊。”
一时间,吃瓜群众秩序大乱。一部分官兵企图拦住拼命逃跑的人。整个刑场秩序大乱。
砰
文奎瞅准时机,一枪干掉那个宣读布告书的官员。他的枪声一响,刑场的秩序更加混乱。
轰轰轰
骑手们的手雷象蝗虫似的飞向蒙古军士兵。一时间,硝烟滚滚,惨叫声连绵不绝。一些被手雷炸中的士兵,肢体飞到半空,又掉落在人群。
眨眼间,勇士们冲到木柱旁,挥刀砍掉绳子,把囚犯往马上一拽,立即又策马返回。
那些囚犯都是久经沙场的杀手、武师,见有人来救,一个个都喜从天降
文奎居高临下,专挑军官打。一枪一个,远距离射杀,枪枪都很过瘾。短短几分钟,冲出去的战马纷纷返回。伤重的人横在马背上,象一个破布袋似的。伤轻一点的,能坐在马背上和骑手并肩作战。
整个刑场已是无比混乱。元军放弃了阻止吃瓜群众逃命的企图,开始组织力量向密林里进攻。可是,他们的指挥官只要一露头,就会被文奎的狙击步枪爆头,死得很惨。还有那些冲在前面的士兵,一个个被狙击步枪点名
文奎见救人的骑手们已经钻进密林,他也收起狙击步枪,跳上一匹枣红色战马,消失在密林里。
信州府达鲁花赤孟恩躲进囚车底下瑟瑟发抖。吓唬老百姓的刽子手们也很怕死,他们像普通百姓一样纷纷逃命。
枪声终于静止了。孟恩从囚车车底钻出来,整个刑场已经变得空荡荡。参加围剿的士兵到密林里转了一圈,又一无所获地空手返回。
此时,孟恩连肠子都悔青了。如果选择在菜市场门口行刑,匪徒反倒没那么容易劫法场。近千人的蒙古士兵,就像摆设似的,任由匪徒冲进刑场,大大方方地把人救走。
作为达鲁花赤,孟恩抹了一下脑袋,感觉自己还活着,就要思量如何应对这场重大失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知府大人王道生。
王道生端坐高堂,并没有想到孟恩会亲自拜访。不过,他凭想象也知道,这个孟恩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果然,孟恩一坐下来,就气呼呼地把现场描述了一番。从他这里,王道生知道文奎这次劫刑场,打死打伤蒙古官兵五十多人。一千人的警戒,在枪弹的威力下只有挨打的份
王道生故作惊讶地问道:“匪徒是哪里来的他们用的是什么武器要不要上报朝廷”
连续几个问题提出来,孟恩彻底懵圈。因为这些很现实的问题,他心里完全没有答案。
孟恩问:“王知府,你说该怎么办”
“这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