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3(2/2)
“陛下,我们陆军部已经又准备了50万精锐部队,即将赶赴俄国战场的乌拉尔山脉一线,另外还有220辆新式坦克、140辆装甲车和3000多门火炮,也会一起运往乌拉尔山脉一线,这50万陆军精锐部队,已经是我们短时间内,能抽调出来最多的兵力了,再多的话,我们德国边境线上的兵力,将会出现缺口。”
威廉二世咬了咬牙说道:“英国和法国虽然退出了战争,不过这2个国家已经在战争当中损失非常大,短期内不可能对我们德国产生什么威胁,俄国和我们德国一样,还在继续这场战争,所以我们德国周围不可能有什么国家,会在短时间内对我们德国发动战争,施利芬将军,朕命令陆军,马上再从边境部队当中,抽调出来30万不抽调出来40万精锐部队,以及更多的火炮、坦克和战机,一起派到俄国的乌拉尔山脉一线,这一次我们德国必须获得胜利”
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独断专行之下,德国又抽调了国内90万陆军精锐部队,准备赶赴俄国战场的乌拉尔山脉一线,这样一来德国陆军将在前线聚集起来将近180万的大军,以及上万门各种口径的火炮、400多架战机、700多辆坦克和500多辆装甲车,德国人这次是拼命了。
德国那3位同盟国的小弟,虽然对于英法美3国退出战争感到震惊,不过自己的老大还在坚持,做小弟的也不可能把老大甩了,从这场战争当中脱身。
3位小弟也只好跟着自己的老大一起,向俄国战场的乌拉尔山脉一线增加兵力,寄希望用一场战役的胜利,把这场与中华帝国的战争彻底翻盘。
意大利本来已经在乌拉尔山脉一线聚集了275万的陆军部队,这回意大利又从国内抽调了20余万陆军,准备加强到乌拉尔山脉一线。
奥匈帝国在乌拉尔山脉一线也有385万的陆军部队,这回更是要再派遣35万的陆军部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乌拉尔山脉一线也有285万的陆军部队,这次也要增派25万的陆军部队。
另外这3个国家在俄国境内还有不少伤兵,有一些受伤不严重的,也将会重新走上战场,这样一来3个国家在乌拉尔山脉一线聚集的兵力还能更多一些。
s:感谢兄弟们的打赏和票票,有月票的兄弟姐妹,再给俺投一张呗。。。
第七百三十九章数据很吓人的联军
在俄国乌拉尔山脉西面的兹乌托乌斯特城联军指挥部内,联军总指挥官德国陆军上将保罗冯兴登堡苦笑着对俄国陆军指挥官索诺科普斯基、意大利陆军指挥官汉纳韦德、奥匈帝国陆军指挥官葛罗瑞亚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陆军指挥官巴吉尔亚说道:“法国人的军队和英国人的军队已经陆续开始乘坐火车撤离乌拉尔山脉一线,现在中华帝国军队在乌拉尔山脉修建的工事,只能依靠我们这些国家的军队去攻破了。”
俄国陆军指挥官索诺科普斯基冷笑了一声说道:“要不是我们俄罗斯帝国的沙皇陛下命令不让去找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麻烦,我一定命令我们俄罗斯帝国的军队,向这些背信弃义的混蛋发起攻击,把英国人和法国人这100多万军队,全部消灭掉。”
兴登堡的嘴角稍微上挑了一下,兴登堡对索诺科普斯基的话不以为然,傻子都知道现在不是找英国人和法国人晦气的时机,中华帝国数百万大军正在乌拉尔山脉之上严阵以待,如果这个时候联军对法国和英国超过百万的军队发动攻击,那么不是让中华帝国的军队坐收渔翁之利了吗
很可能中华帝国的数百万大军会等待联军与英法军队打的两败俱伤,然后直接派兵出击,把联军和英法军队一勺烩了。
那样的话,对于几个还在坚持战争的国家,可真是灭顶之灾了,特别是俄国。中华帝国的军队很可能会横扫俄国的整个欧洲地区,那么俄国能不能继续存在都是个问题了。俄国沙皇不可能那么傻,命令前线的俄国军队去找英法军队的麻烦。俄国这位前线指挥官索诺科普斯基也就是吹一吹,发泄发泄情绪而已。
兴登堡轻轻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还有一个对我们前线联军非常振奋的消息,我们各国都已经抽调了大量的军队,即将赶赴我们这里的前线,单单我们德国就将增加90万的陆军精锐部队,还有大量的火炮、坦克和战机,没有了法国、英国和美国的陆军部队,可我们在乌拉尔山脉以西聚集起来的联军数量,绝对比之前九国会议各国商定的总兵力要多。而且还多出了不少。”
俄国陆军指挥官索诺科普斯基跟着说道:“我们俄罗斯帝国的沙皇陛下,已经又派遣了200万大军,正在往我们这里运过来,这样我们俄国陆军在这里的前线,兵力将会达到惊人的360万,而且这还不是我们俄罗斯帝国增兵的最终数字,沙皇陛下已经命令再组建起来300万新编的俄国陆军,并且组建起来一批,就将会往我们乌拉尔山脉的前线派过来一批。相信我们联军一定能攻破中华帝国军队在乌拉尔山脉的防线,把这场战争的主动权重新抢回我们5个国家的手中。”
意大利陆军指挥官汉纳韦德这时说道:“不是5个,索诺科普斯基将军,应该是6个国家。在东方还有日本没有退出这场战争,日本人的海军虽然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过日本还有着数百万的陆军部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牵制中华帝国陆军的一部分兵力。”
索诺科普斯基撇了撇嘴说道:“说实话我真不愿意有日本这样一个盟友,要不是日本人抢了美国海军的太平洋舰队上百艘军舰。说不定美国不会跟着英国和法国一起退出战争,对于这样一个能向自己盟友下黑手的国家。我真是提都不愿意提。”
索诺科普斯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