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473

分节阅读 473(2/2)

目录

“有”唐毅说的口干舌燥,喝了一杯茶,润润喉咙,继续说道:“君权神授最大的麻烦就是皇帝有权无责,大臣有责无权。就拿本朝来说,皇帝为了掌控大臣,为了维护自己无上的权威,不惜赋予科道言官风闻言事的权力,如此还不够,又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就是为了驯服臣子,驯服天下人。堂堂宰辅之臣,没有丝毫威严,诸如严嵩之流,要想哈巴狗一样,在皇帝面前摇尾乞怜,戴香冠,插香草,跟着皇帝跳大神这哪里是首辅,分明是皇帝的奴仆如此毫无尊严的文官,百姓何以尊重,何以服从,又怎么指望着他扛起济世安民的重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关键就在于四个字:责权对等”

茅坤和王寅异口同声道:“作何解释”

“皇帝要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出了错,就要惩罚自己。”

沈明臣嘴快,说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下罪己诏”

王寅笑骂道:“哪算哪门子负责,不就是一张废纸吗要我说,只要做事,就难免出错,莫非大人是要让皇帝做错之后,主动退位”

唐毅含笑,摇摇头,他看了一眼茅坤。

茅坤福至心灵,笑道:“外其身而身存,后起身而身先。皇帝要想永远不犯错误,除非什么都不做”

“没错,皇帝只是国家的象征,真正做事的责任落在内阁,落在诸位大学士身上,有权有责,按照他们的才智和设想,去建设国家,如果出了错,就要下台负责。包括科道言官也是如此,他们依仗着风闻言事的权力,已经成为了权贵的走狗和打手,可是要废掉言官,何人监督官吏,只怕会出现更加黑暗的局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给予言官调查权,他们不再靠着听说,就上奏言事,而是有详细的调查,有真凭实据,依照法度做事,只有如此才是真正的广开言路,才是真正的监督百官”

唐毅侃侃而谈,把满肚子的想法都端了出来。

三位谋士仔细倾听,不时发出疑问,或许唐毅解答,或是互相谏言,他们从下午开始谈起,连晚饭都没有吃,一直谈到了第二天中午。

每个人虽然疲惫,可是却难掩兴奋之情,未来的道路总算是清楚了

第708章不甘寂寞

唐毅只有字,没有号,行之,是唐顺之对他的勉励,凡事知易行难。

儒家士人集团,两千年来,一直依附在皇权身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寄生虫,那么多才智之士,就没人看得出来吗

唐毅敢说,绝对有目光如炬的前辈,只是要想改变,真的太难了。

就以大明为例,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只有两万多人,每三年一次科举,每次至多录取三四百人。

而内廷呢,号称十万太监,还有那么多宗室皇亲,外戚勋贵,算起来数量十分惊人。文官集团不合作,大不了放出宦官,总有不要脸的文人会巴结趋奉皇帝。

说白了,儒家文人就是皇帝养的一条狗,如何指望着狗能和主人平起平坐。

假如唐毅早穿越五十年,他都不会有改变千百年规矩的念头,最多他做一个权臣,最好把皇帝老子干掉,自己取而代之,顺便再把野猪皮的先人团灭了,如此而已。

可是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一切都有了转机。

美洲金银被发现,海外贸易快速繁荣,带动了江南的工商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城市化。

大量的百姓离开乡村,走进城市,变成工人。

城市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个村子里,每一个人都互相认识,算来算去,几乎都能沾亲带故,都说得上话,有了矛盾,内部就解决了。

可城市不一样,环顾四周,几乎都是陌生人,也没有亲属在身边,人就变得没有安全感,故此,市民往往希望有规矩,有法律,有官府能够保护他们。

东南的社会结构正在剧变,从秦始皇之后,几乎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如果还沉醉在过去的套路,唐毅觉得太可惜了。

文人不是少吗

就大办教育,很快光是东南就会有上千万读书识字的人。皇帝的爪牙再多,也没法相比。这些人就是唐毅最强大的盟友。

不是皇权根深蒂固吗

读书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加上心学传播,把人从三纲五常拉出来,重新审视皇权,就变得容易多了。

事实上东南这些年已经出现了太多的新东西,太多离经叛道的观念。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盏指引他们的明灯

就像发生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有思想启蒙一般,东方也需要一场观念的变革,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构建出来的文化基因,泽被两千年。

发展到了如今,旧有的观念已经不够用了,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很显然,熟识历史脉络的唐毅,就是最佳的人选。

发扬光大心学,做一个两千年来,超越孔老夫子的圣贤。唐毅觉得这个目标似乎比起做帝王将相更有吸引力,一千年后,人们或许都忘了唐朝有多少皇帝,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却万古流传。

让自己的著述成为千百年后,必读的课本,想到这里,唐毅就觉得非常得意,值得尝试。

追求不一样,境界拔高了,唐毅的想法也就不同了,他和徐阶说要退归林泉,并不是一句假话,而是真实的想法。

圣贤要立德、立言、立功,合起来叫三不朽,据说历代以来,只有两个人做到,一个是孔老夫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

在阳明公的老家,有一副对联,写的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何其潇洒,何其霸气。

圣贤比起开创一个朝代的皇帝还要稀少,唐毅默默思量着,自己距离圣人还有多远呢

他重建市舶司,开过海,招降倭寇,勉强算是立功,至于另外两样,还差着很多,立言难度倒是不大。

唐毅这些年钻研心学,有些体会,结合后世流行的观念,开创一些学科,弄出一些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概念,也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