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407

分节阅读 407(2/2)

目录

大殿响起来更加惊悚的吸气声,一条十米长的褐色巨蟒,身上布满了闪着幽光的鳞片,最粗的地方,比起朱希忠的腰还要粗,硕大的头颅,足以吞下一个人。虽然已经死掉了,但是依旧让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

黄锦吓得不停拍打胸口,随口说道:“皇爷,前些日子张天师说是要用巨蛇之胆炼丹,奴婢看,这条蛇要是活着,那可是再好不够的炼丹材料了。”

嘉靖眼前一亮,他亲自跑了过来,仔细看着,不无惋惜道:“海外莽荒之地,不知道有多少天材地宝,若是朕能有幸得到,金丹可期啊”

陛下,您可真虔诚

大臣们倒了一地,唐毅更是哭笑不得,帮着嘉靖修道,等他挂了,那叫逢君之恶,是很影响名声的。但是如果嘉靖垂涎海外的好东西,支持出海,却是强大的助力。对唐毅来说,这是里子和面子的选择。一直以来,唐毅都是喜欢实惠的,不过不用他多话了。

席慕云十分配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木盒子,举过头顶。

“陛下,这就是巨蛇的胆,献给陛下。”

嘉靖激动万分,竟然亲自拿了过来,迫不及待打开,一个拳头大小的黑球,嘉靖拿在手里,笑得皱纹都开了。

“好,真是太好了。”嘉靖把目光转到了许焕身上,看看他有什么好东西。

许焕说道:“启奏陛下,这里有海外七十三国的国书,全都愿意臣服陛下,请陛下收下”

又是金子,又是宝贝,又是国书,万国来朝,真是太爽了

今天在嘉靖的人生当中,至少能排进最快乐的前十天。

一直从上午,到了掌灯时分,嘉靖还意犹未尽,要求他们把详细的航海经过写成奏疏,上奏朝廷。

环球航行,带回来的消息,对于朝廷来说,是颠覆性的。

首先,自从七下西洋之后,众多的海外藩国都停止了进贡,只有邻近的琉球、朝鲜,安南等国,还维系着贡藩体系。

许焕从马六甲,到达了非洲,一路上的国家和部落不计其数。有的国家还如京师面积大,只有一两千人口。

但是许焕依旧不放过,两匹丝绸,就能换一份国书,当初他们还不懂薄薄的一张纸,能有什么用,可是当那些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看到之后,眼中都是泪水,那个感动劲儿啊

仿佛又回到了强盛的永乐朝,万国万邦,争相纳贡,上国气象,总算是找回来了。他们小心翼翼,标记出那些在地图上只是一个点的国家,煞有介事,记在小本上面,准备大肆宣扬。

唐毅则是早就向嘉靖提议,把三头死掉的长颈鹿也做成标本,在京城展览,让所有军民百姓都看到,感受朝廷的力量,宣告大明的船队又恢复了雄风

死掉的东西,还能废物利用,嘉靖自然欣然同意。当三个高大的“麒麟”出现在京师的街头,所到之处,都有无数的百姓,跟着欢呼,惊叹,年轻人仰着脖子,痛的几乎断掉也舍不得放下。

多么奇妙的生物,多么令人心动的海外世界

要是能到外面看看,那该多好

唐毅本来还担心大肆宣扬海洋,会引来反弹,实际上反对的人远比想象的要少得多。毕竟开海这么多年,不断有外来商人,大明的读书人也迫切想要知道海外的情况。

相比洋和尚满嘴跑火车,自己人的观察更可靠。

唐顺之、唐毅、徐渭、王世贞,四个人一起做序,席慕云的海航日子正式刊发,第一版印了五千册。

谁知道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好些达官显贵一次就买了上百本,别误会,他们不是当黄牛,而是给自己的学生族人,一人一册。

负责印刷的老板不得不连夜赶工,又印出来一万五千册,依旧是只用了十天时间,就卖光了。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捧着航海日记,如饥似渴地看着的士人学子。

书里面光怪陆离,简直比起山海经还要好看。

南洋有奇懒无比的土著,男人整天聊天打屁,农活都落到了女人的身上;当年唐僧取经的西天,释教已经消亡,当地的人们都忘记了众生平等的慈悲,他们用针刺皮肤,用柴火炙烤,做出稀奇古怪的动作,求得神明的怜悯,下辈子能托生到上等人家;再往西走,中东大地,崛起了强悍的奥斯曼帝国,论起疆土之广,竟然不比大明差多少,正是他们阻断了曾经的丝绸之路,才迫使西夷不得不探索新的航路,误打误撞,发现了生产金银的美洲

历史掌故,风土人情,植物动物,都是闻所未闻的。

士人们简直不敢想象,蛮荒之地的历史竟是如此精彩,凡是读过笔记的人,几乎都生出了“世界这么多大,我要去看看”的冲动。

直接的后果就是掀起了长达几十年的航海热,一代一代的航海人,前赴后继,直到足迹遍布整个世界,寻找到每一寸未知的土地。

作为鼓励,嘉靖对两个航海的功臣非常大方,直接任命许焕为指挥使,正三品,从品级上一下子追上了唐毅。

只是他管的地方比较奇怪,叫做火州

按照许焕的描述,非洲大陆炽热高温,跟火炉似的,嘉靖觉得非州,总像是是非之地一样,大明何必按照西夷的命名规则呢,十分任性地改成了火州,只是火州实在是太大了,要是有本事,能打出一个比大明还要广阔的帝国。

赵旭对于自己的新生十分满意,欣然接受了火州指挥使的位置。

只是席慕云有些麻烦,嘉靖询问之后,才知道,这小子竟然出身世家,此前还考中过武举,后来弃武从文,又考中了秀才,堪称文武双全,他还有意参加科举,嘉靖只好增了一个正四品的中顺大夫。

得到了官职的两个人,立刻成为京城当中炙手可热的新贵,一天之内,就接到了二十几封请帖,把他们劈开也顾不了这么多家,只好苦着脸找唐大人了。

唐毅看过之后,直接扔到了一边,“你们哪都不用去了。”

“太好了”席慕云最讨厌应酬,高兴地拍手。

显然,他不了解唐毅的脾气,只听他说道:“我已经安排妥当,明天你们就去国子监。”

赵旭当年捐过一个监生呢,他挠了挠头,“大人,不会让我们读书吧”

“当然不是。”唐毅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