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132

分节阅读 132(2/2)

目录

唐毅默默听着徐渭的咆哮,一阵阵不寒而栗,早就听说过徐渭的不幸,可是真正听他诉说,才觉得头皮发麻,浑身冰凉。这是何等的倒霉蛋要是落到自己的身上,只怕早就自杀了,连活下来的勇气都没有。

难怪徐渭会变得乖张怪异,这样病态的家庭,病态的成长环境,孩子能三观正常,简直出了鬼了

“行之,家中再多的不幸我都可以忍耐,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相信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努力读书,一次次参加科考,我相信自己的才华,我相信科举是公平的,可是呢一次又一次的落榜,除了二十岁的时候,大老爷可怜我,弄了一个秀才之外,我再也没有一丝斩获,如今年过而立,眼看着那些比我年轻,狗屁不通的家伙风光无限,中举人,中进士,鲜衣怒马,我,我就想死”

徐渭攥着拳头,冷笑道:“嫉妒,愤恨,我就写文章嘲弄他们,羞辱他们,徐青藤性格怪异的名声越传越广,无论谁当考官,都没有胆子取中我,徐渭就成了一坨人人避之不及的臭狗屎”

“不”唐毅突然须发皆乍,大声怒吼,徐渭竟然被他吓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唐毅声色俱厉,指着徐渭的脑袋大声说道:“徐文长,你错了,上天给了你别人无法企及的头脑,给了你令人惊叹的才华。没有人可以看不起你,就拿这些账目来说,多少人训练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弄不懂,你几乎不用指点,就能上手。你的诗文,你的书画,放眼大明朝,何人能比得上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才华,而不是挥霍作践”

徐渭浑身巨震,他是个天才,只是越聪明的人越愿意钻牛角尖,越固执己见,听不进去别人的话。

只有唐毅这种年纪轻轻,声名鹊起,手中实力强悍,无论各个方面都让他心服口服的人,才有充足的本钱和他平等对话,折服徐渭,让他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没错”徐渭突然激动地说道:“我就是要学你的本事,我要会捞大把的银子,我要会周旋权贵之间,要会虚与委蛇,要会昧着良心”

他还要说下去,突然发现唐毅一脸无奈的笑容,徐渭瞬间老脸通红,嗫嚅着说道:“我,我不是说你,你,你”

一贯伶牙俐齿的徐渭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唐毅豁达一笑。

“文长兄,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躲就能躲得开的,就像是父母要给一个小孩子喂药,聪明的孩子会怎么做他勇敢地喝光一碗药,父母会给他一点蜜糖,苦味很快就消失了。可是愚蠢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哭闹,打滚,撒泼,拼命地叫嚷,可是这些都没用,最终他依旧要喝药,说不定还会挨一顿板子,你觉得可是这个理儿”

徐渭深以为然地点头,深深一躬到地。

“行之兄,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竟然要靠你点拨,徐渭这是混蛋,混蛋加三级”他苦笑道:“我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自觉写的文采斐然,可是交卷的时候,竟然因为字数不够,写得太短落榜。第二次还是这个考官,我一气之下,不光写满了考卷,连草纸,桌椅板凳都写满了字,扛着桌子就去交卷。现在想起来,真想给自己一个嘴巴子,我和他较什么劲倘若第二次我好好写,说不定已经中了举人,有了功名,也不用寄人篱下,两位哥哥,还有妻子,说不定就不会死了,我真混蛋”

说到这里,徐渭又像是孩子一样,哭得稀里哗啦。唐毅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陪着徐渭,听着他倾诉。

徐渭絮絮叨叨,像是一个老太婆,从小到大的事情全都说了,一丝一毫都不保留。一直聊到了掌灯时分,他泪水流干了,苦也诉光了,回到房间倒头就睡,连饭都没有吃。

听完了徐渭的一生,唐毅心有戚戚,本来他只是同情,或者碍于王畿的情面。可是真正走入了徐渭的世界,唐毅发现自己理解了这位天才,理解了他的苦楚。

唐毅知道或许经过他的点拨,那个灿若星辰的徐文长会打折扣,他的书画不会那么张扬,他的文字不会那么犀利,他也不会成为让郑板桥齐白石俯首帖耳的天才大家。

可是唐毅义无反顾,他知道,那样的徐渭太残忍,太无情去他娘的苦难出诗人,去他娘的悲剧哲学,徐渭就是徐渭,一个好好活着的人,不是供后人参拜消费的神

转过天来,唐毅起的很早,往后花园去换换气,离着老远,就听到呼呼哈哈的声音。抬头看去,徐渭正在那里练拳,没想到这个大胖子竟然灵活过人,拳脚生风,虎虎有气

“好,文长兄果然好本事”

听到唐毅的赞叹,徐渭急忙收了拳脚,腼腆一笑,“让行之见笑了。”

“哪里哪里,文长兄能振作起来,小弟高兴还来不及呢,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要做。”

“什么事”徐渭急忙问道。

“自然是把伯母接回来。”唐毅笑道。

“伯母”徐渭愣了一下,失声惊呼:“是我娘”

“嗯”唐毅点点头:“文长兄,我知道你性子高,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可是老人家年纪大,等不起”

“不不不”徐渭笑嘻嘻一摆手,“别人的我不要,你唐行之的我是绝对不会决绝知道为什么”

这回轮到唐毅不解了,摇了摇头。

“哈哈哈,反正我这辈子欠你的人情也换不完了,再多一些又何妨”徐渭嚣张地笑道:“给老子准备最好的马车,我要去接我娘”

第209章坐请坐请上座

“书生游玩去山阴,瞧见了人家骑马我骑着驴,又见一个推小车的汉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啊”

还别说,骑着小毛驴,唱着野调无腔,还真应景,小毛驴似乎受到了鼓舞,撒开四条小短腿,愣是不比战马慢,看得大家啧啧称奇,主人妖孽,养的牲口也怪,怎么凑到一起的

唐慎和总督张经别别扭扭,加上他又是浙东兵备道,索性主动请缨,去倭寇袭击的重灾区绍兴坐镇练兵。张经对乡勇兴趣不大,作为一个保守派,他是主张重整军户制度,恢复沿海的卫所,短期之内,就依靠狼士兵。

听到唐慎要去绍兴,张经欣然同意,只是要求军粮军饷必须自筹。唐慎心中好笑,他早就从儿子那里得到了保证,根本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唐慎只是向张经讨了一道令,要建立军械作坊,生产火铳和刀剑盔甲,张经稍微犹豫了一下,也答应了唐慎的要求,毕竟造武器不算什么大事。

在永乐年间,对于威慑力大杀伤强的火器控制非常严格,只允许工部的兵仗局和内廷的军器局制造,私自制造火铳,是要治罪的。正统之后,九边武备松弛,急需火铳支持作战,从宁夏镇开始,陆续准许自造火器,禁令放开。

只是以往的战事都停留在北边,南方没有多少制造武器的作坊,因此才逼出了狼筅这种土制大杀器。

张经也在筹建制造武器,只是花费太多,要工匠,要原料,还要反复磨练,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火器,张经认为唐慎完全是心比天高,不知道吃几碗干饭。

唐慎也没必要和他解释,拿到了张经的准许,带着戚继光,还有田三,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