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要做首辅 > 分节阅读 97

分节阅读 97(2/2)

目录

从这个数字来看,前面的漫画一点不是夸张。

嘉靖看完之后,修长的手指,不停敲击奏折,脸上不喜不忧,看得陆炳都不由得发毛,生怕下一秒嘉靖就爆发,让他去抓唐家父子,反复无常的事情,嘉靖干起来轻车熟路。

不过嘉靖的坏脾气并没有发作,而是把奏折特意收在了一个木匣中,而后冲着陆炳微微一笑,“成了,早点回家吃团圆饭吧,朕不留你了。”

带着满腹的狐疑,陆炳离开了西苑。

按照皇宫的规矩,也要守岁,到了后半夜才能吃饺子。偏偏又没有春晚解闷,当然了,嘉靖也有娱乐项目,小太监把堆积如山的贺表送了过来,嘉靖拿起来,挨个翻看。对于那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的马屁嘉靖直接扔到了马桶,还要啐上两口。唯有字好、词好、意好的三好佳品,才能入嘉靖的眼帘。

一旦让道君皇帝高兴了,那么恭喜你,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来了。

今天嘉靖比较倒霉,一连看了几十份,都不怎么样。

“怎么都是言官的,翰林的六部的呢”

嘉靖这么一嚷,麦福连忙俯身去找,不经意间,把奏折推到,恰巧有一份正好落在了嘉靖的面前。

“奴婢有罪,奴婢有罪”麦福忙着过来捡起,可是嘉靖猛地一伸手,抢了过来。

对着烛光,一行触目惊心的字体出现在面前。

“兵部武选清吏司署员外郎事主事臣杨继盛谨奏:为感激天恩、舍身图报,乞赐圣断早诛奸险巧佞、专权贼臣以清朝政,以绝边患事”

光是看了一个开头,嘉靖就声色俱厉。

“好一个不识趣的东西,竟敢扰了朕的兴致,该杀”

麦福吓了一跳,忙问道:“主子,千万别气着仙体,要不要奴婢派人去抓人”

嘉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讥笑道:“不必了,朕倒要看看,是哪路神仙在唱大戏”习惯了阴谋论的嘉靖,从来不相信自己的臣子会为了一颗公心,冒死上书。

更别说杨继盛这种以生命作为赌注,弹劾严嵩十大罪,五大奸的要命奏折。

几乎与此同时,一模一样的奏疏已经摆在了严阁老的书房,严嵩老眼昏花,借着满屋子的烛光,仔细看着上面的文字,很快一个个字就变成了狰狞的宝剑,向着严嵩无情地刺来。堂堂的帝国首辅竟然浑身冷汗,雪白的胡须乱颤。

“世蕃,咱们爷俩恐怕要完了”

严世藩的独眼之中,闪烁着凶光,大白脸上也布满了汗珠,可是他并不是轻易放弃的人,抓起杨继盛的奏折,他一遍一遍地看着,哪怕那些文字刺得他遍体鳞伤,也要看下去。

那些清高的文人是斗不过他这种顶级的阴谋家,一定会有漏洞的,一定会有的

严世藩不停告诫自己,看到了奏折的最后,他突然眼前一亮,揉了揉眼睛,足足看了三遍,竟然仰天大笑

“爹,这小子完了”

第158章突如其来的一击

“伏望皇上听臣之言,察嵩之奸,群臣于嵩畏威怀恩,固不必问也。皇上或问二王,令其面陈嵩恶;或询诸阁臣,谕以勿畏嵩威。如果的实,重则置以专权重罪以正国法,轻则谕以致仕归家以全国体”

严世藩眯缝着独眼,奸笑声声,指着这段文字给老爹严嵩看,自信十足地说道:“爹,杨继盛完蛋了”

严嵩揉了揉眼睛,仔细读了两遍,突然也笑了起来,雪白的胡须乱颤,眼泪都出来了。

“果然,不光是这小子,老夫要让徐阶也尝尝厉害”

为何一段平平常常的话,就会让严嵩父子如此兴奋呢道理并不复杂,在外人看来,嘉靖避居西苑,不见外臣,所以才会被严嵩蒙蔽,我们的皇帝还是好的,只是出了奸贼

实际上呢,严嵩再厉害,至少没法染指锦衣卫,内廷的诸位大珰也不敢欺瞒皇上,嘉靖又聪明绝顶,根本不可能被骗十几年,说穿了,就是嘉靖利用严嵩替自己挨骂而已。

而杨继盛提到了“二王”,也就是嘉靖唯二的儿子,裕王和景王,让嘉靖去问儿子,摆明了说嘉靖不及儿子聪明贤良,往小了说,这是诽谤君父,往大了说,简直就是在逼迫嘉靖退位

对于一个刚愎自用到了极点的皇帝,岂能接受

更要命的是或许漫长的大礼议给嘉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嘉靖都喜欢用阴谋论来看待,只要让皇帝陛下认为是有人指使杨继盛这么干的,那么人头滚滚就不远了。

一想到嘉靖咆哮暴怒,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到徐阶的身上,严世藩就兴奋地手舞足蹈。

“徐华亭啊,徐华亭,你要步你师父的后尘了”严世藩狰狞地笑道:“爹,咱们立刻上书,弹劾杨继盛和徐阶如何”

“慢着,别着急”严嵩老神在在,轻笑道:“想办法把这份奏疏的内容散布出去,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严世藩转了转眼珠,心领神会地一笑:“老爹高明”

严嵩的算盘打得很响,奏疏的内容流传出去,势必有清流跟着闹事,那时候就可以归结成结党营私,把反对他们父子的一网打尽。

而且徐阶知道了消息之后,身为师徒,他不得不出来庇护杨继盛,如果他不管,无情无义的帽子扣上,徐阶就别想在官场混了。他要是跳出来,就等着承受嘉靖的怒火吧

“老爹这手放长线钓大鱼,实在是高明儿子这就去办。”

嘉靖三十二年的正月,格外的寒冷,一场又一场的暴雪光顾京师,每天都有衙役赶着车,拖着城外的难民尸体,扔到乱葬岗。

即便是有些善良的商人大户,拿出粮食衣物,也只是杯水车薪。

本来指望着热闹的科举能转移人们的视线,可是自从知道杨继盛上书之后,他的奏折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士子知道。

大家伙虽然不敢明着说什么,可是暗地里纷纷为杨继盛叫好

尤其是东南的士子,他们更是群情激奋,倭寇在南方杀戮抢掠,天子脚下的京城也被蒙古人荼毒,百姓就像蒿草一样死去,堂堂天朝到底是怎么了

杨继盛说的没错,是出了奸臣

而最大的奸臣就是首辅严嵩

不少士子相互串联,暗流汹涌。

而事情又在正月十一这一天达到了顶峰,朝廷派出了锦衣卫,凶神恶煞一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