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2/2)
战事进行得异常顺利,不到半个时辰,汉军就控制了局面。看着漫山漫野的俘虏和战马,李广、李息等人乐不可支,笑逐颜开。这一仗打得轻松,不仅俘虏数量超多,而且损失非常小。疲惫之极的匈奴人根本没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就被他们击垮了。
李广心情大好,他跳下马,让亲卫们帮他拔下身上的箭,解下战甲。他一直冲在最前面,杀得痛快的同时,也中了不少箭,只是有精甲护身,没伤着要害罢了。
李敢带着几个少年奔驰而来,翻身下马,将一颗首级扔在李广的面前,又拿出一只金制王冠,喜滋滋的说道:“阿翁,我杀死了楼烦王,可以封侯了吧”
“是吗”李广又惊又喜,捡起楼烦王的首级看了一眼,连忙点头。他虽然不认识楼烦王长什么样,可是楼烦王的额上有戴金冠的印迹,和李敢带来的王冠正相吻合,应该不会错。“小子,你这个侯爵有梁啸的一半。”
李敢哈哈大笑,乐得合不拢嘴。李广说得没错,如果不是梁啸坚持,他们就算想到了千里奔袭的战术,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实施。一人三马的奢侈配置看似减少了骑兵的数量,却有效的保证了马力。论行军距离,他们比卫青等人要远了五六倍,可是现在卫青还没追上来,只能把这个功劳送给他们。
李息等人也赶了过来,看到楼烦王的首级,李息羡慕的说道:“将军,这一次,你们父子同时封侯,可是少有的传奇啊。”
“你们也不用担心。”李广一指山谷的俘虏。“大家都有份,哈哈,大家都有份。”
李息也笑了起来。李广说得没错。有了这些俘虏,再加上楼烦王的首级,不仅李广父子可以封侯,他们几个也完全有机会。即使是普通士卒,一笔丰厚的赏赐也是可以预期的。
就在这时,一名骑士奔到了李广面前,翻身下马,递上一封军报。李广袒着左臂,取出军报,看了一眼,顿时脸色一变。
“将军,怎么了”李息连忙问道。
“匈奴单于、右贤王来了,总共有七八万骑。匈奴单于率领四万骑正在赶来,按照路程计算”李广将军报递给李息,眼神阴冷。“最多还有两百里。”
原本眉飞色舞的诸将顿时鸦雀无声。四万骑王庭精骑是什么概念,所有人都清楚,别说他们久战力疲,即是状态最好的时候,他们也未必是对手。
难道好容易挣来的战功就这么拱手相让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李广。
李广的心脏怦怦直跳,连太阳穴都有些发胀。他自己很清楚双方的实力差距,可是就这么放弃,就算他肯答应,别人也不会答应。
我该怎么办李广感受着众人的目光,一时徬徨无计,面皮发烫。他找不到破敌良策。
如果梁啸在这里就好了。李广心里忽然有一个声音说道,他肯定能有好的建议。
“将军”李息轻声提醒道:“匈奴单于近在咫尺,不能耽搁太久。”
李广抬起头,眼神焦虑。“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众将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这是一场真正的决战,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先败后胜,一败涂地。此时此刻,谁敢轻易表态
就连李息都闭上了嘴巴,只是捏着军报,咬牙切齿。
刚刚看到一点封侯的希望就被打回了原形,这种感觉落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
见众人无言,李广再次叹了一口气。“李敢,你带三百骑,赶去和梁啸汇合。”
李敢应了一声,翻身上马,从李广的亲卫营中选了三百骑,飞驰而去。
李广看看李息等人。“加快速度清理战场,立刻和韩公取得联系,请他准备接应。”
“喏。”李息将军报还给李广,转身离开。
李广的眉毛挑了挑,又一次看了看手中的军报,有些恼怒。“小子,你既不回来,又不给点建议,究竟是什么意思想看老子的笑话么”
梁啸趴在山梁上,忽然觉得鼻子有些痒,连忙伸手捂住嘴,打了个喷嚏。
“啊欠啊欠”
“怎么了”荼牛儿接过千里眼,关切的问道。
“没事,估计是有人在背后说我了。”梁啸打趣道:“只是不知道是朋友还是敌人。”
荼牛儿瞅了梁啸一眼,也笑了起来。匈奴人大军压境,梁啸还能笑得出来,这是好事。
“悉悉窣窣”的声音响起,谢广隆爬了过来。梁啸转头看了他一眼,挪了挪身子,让出一个地方,又将千里眼递给他。“老谢,你看看那面战旗是谁的,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谢广隆接过千里眼,看了半天,也摇了摇头。“不清楚,从来没看过这面战旗。不过,从这战旗的规格和统领的兵力来看,应该不是普通人,至少是个部落王。见鬼,匈奴人里面什么时候冒出这么面生的高级将领”
梁啸重新接过千里眼,看了片刻。“想办法搞清楚。如果可能,打他一家伙,给李将军争取一点时间。”
“喏。”一听有仗可打,谢广隆顿时兴奋起来。
第409章信任
谢广隆没费多少功夫,就捕获了两个匈奴斥候,知道了於单的身份。
“匈奴太子”梁啸一听就有些莫名的兴奋,眼睛不由得一亮。
“可不是,比狐鹿姑值钱多了。”谢广隆乐得直抹嘴。从抓到斥候,审问出这个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没合拢过嘴,笑得挤眉弄眼,多少显得有些猥琐。
“嘿嘿,老谢,能不能矜持点”话未说完,梁啸自己先笑了起来。他自己也明白,如果能干掉匈奴太子有多少好处,就算天子再小气,怎么得也要给他一千户的益封吧。
当然了,更实际的问题是也许能拖住单于,给李广、韩安国增加一点准备的时间。不管是攻是守,他们都需要时间来调整。面对气势汹汹的匈奴主力,不管是谁,压力都不会小。
梁啸再次举起千里眼,观察着山谷中的匈奴人。“老谢,你带些人赶到前面去,看看哪儿适合伏击。”
谢广隆兴冲冲的应了一声,转身去了。
梁啸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直等到一万多匈奴人从他眼前经过,他才悄悄地撤了回来。
下半夜,有斥候回报,军臣单于亲自率领的匈奴主力就在於单身后三十里。
梁啸沉吟了半晌,无声地笑了起来。看来军臣单于也是人,对他的这个崽关心得狠。不仅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这样既是好事,也是麻烦。好的是如果真能干掉於单,单于十有八九要疯。麻烦的是单于跟得太紧了,时间窗口太小。三十里,对骑兵来说半个时辰都用不着,几乎可以随时驰援。
更何况於单身边还有一万精骑,真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