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9(1/2)
副王,消息准确究竟有多少匈奴人”
“究竟有多少匈奴人,目前还不能确定。不过,匈奴人要来,这是确凿无疑的。煎靡派人去收集战利品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匈奴斥候和商人,都说匈奴单于发出命令,要集结西部诸王会于龙城。”
“匈奴人五月会于龙城,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啊。这是他们的习俗而已”
“是的,但他们从来没有在春季马瘦之际集结人马的,而且西部的几个大部落都在转场,向西前进。就算他们没有大举犯边的计划,要夺回乌孙地也是必然的。”
梁啸眉梢一动。忽然有点明白了。
昧蔡打了胜仗,权势如日中天,阿尔泰山就在他的掌握之下,金子也都进了他的腰包,其他人不得染指。匈奴人西侵,那里肯定是第一战场。对昧蔡来说,为了那些金子,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是对别人来说,这片土地原本就是乌孙人的土地,大宛有必要不远千里的去那里征战吗
反正他们又捞不到好处。
梁啸又好气又好笑。
“梁君,那可是我们并肩作战的地方啊。”昧蔡有些心虚,又道:“如果匈奴占了山口,我们再想夺回来,那可就不容易啦。如果他们继续西进,我们靠什么挡住他们”
梁啸微微颌首。昧蔡虽说有私心,但这个可能也不能说没有。
“守城不行吗匈奴人不擅攻城。”
“如果短时间围城,那问题不大,可若是匈奴人围城不去,必欲破城,那怎么办别的不说,只要断了城中的水源,用不了几日,城中必乱。”
梁啸皱起了眉头。昧蔡说的水源的确是个问题。大宛的城市都在河边,靠引进河水供应城中的各种用水,一旦匈奴人切断水源,用不了半个月,城中的储水用尽,人心必乱。但这不是问题,梁啸可以找人帮他们打井。梁啸担心的是另外的问题。
如果匈奴人是以彻底攻占大宛为目的,那大宛的好马岂不是都被匈奴人收入囊中了
梁啸心头一动。匈奴人会不会就是为了马来的他随即又摇摇头。匈奴人又不是大汉,马对他们来说应该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梁啸考虑了很久。“不管怎么说,有备无患,还是要先做好准备。副王,大宛总共有多少兵”
“兵有五六万,但是不可能征召,能够调用的人马最多三万。”昧蔡长叹一声:“这点人马,怎么对付匈奴人啊。”
“就像去年一样,再与月氏联盟呢”
“我担心月氏人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我听阿奢那说,上次派了五千人,已经是极限了。五千人,能有什么用”昧蔡眉心紧皱。“再者,月氏人也不是什么好人,五千人入境,已经让人很担心了,如果来更多的人,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和匈奴人一样,成为祸害”
梁啸很挠头。这可怎么办
第286章危险和机遇
梁啸本来不打算参加宴会。他心情很差,没有饮酒观舞的兴趣。可是昧蔡却拉住了他。
“你突然回到贵山城,迟早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坦然一些。”谈到打仗的事,昧蔡没什么好的主意,可是谈到为人处事,昧蔡比梁啸有经验多了。见梁啸心情不好,他反过来劝梁啸。
梁啸觉得有理,只得强颜欢笑,和昧蔡一起入席。
大宛的贵人们看到梁啸在座,都有些奇怪。十几天前,他刚刚离开贵山城西行,怎么突然又回来了不过,他们没有多问,很快就被美妙的歌舞和丰盛的佳肴吸引住了,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一派详和景象。
梁啸端了一杯酒,凑到昧蔡身边,借着敬酒的机会,低声问道:“副王告诉大宛王了吗”
昧蔡瞅了他一眼,露出诧异的神情。“这怎么能说”他想了想,又解释道:“情况还没确定,岂可惊动大王。等搞清楚再汇报不迟。梁君,到时候我们一起进宫,如何”
说着,味蔡挤了挤眼睛,随即露出灿烂的笑容,举杯和过来敬酒的人打了个招呼,一饮而尽。
虽然知道不妥,梁啸不是暗暗咒骂了一句。昧蔡这货太过份了,我是大汉使者,又不是你的部下,你怎么能这么做。你醉生梦死,我替你劳心费力
梁啸有点头大。原本甘甜的葡萄酒喝在嘴里也多了几分苦涩。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驿馆的,总之喝得有点多。半夜醒来,他口干舌燥,头痛欲裂。
阿尔法听到声音,走了进来,倒了一杯水递给梁啸。梁啸接过来,呷了一口,打量了衣衫整齐的阿尔法一眼,愣了片刻。“你还没睡”
“还有些东西没收拾好。”阿尔法抬起手,打了个哈欠。随即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什么东西这么急,明天收拾不行吗”
“副王送来的图籍。我担心主人明天起来要用,所以先整理一下。”
“图籍”梁啸心头一动。昧蔡给他准备的图籍应该是和匈奴人有关的。昧蔡这是早有准备啊,连资料都准备好了。这个浑蛋梁啸一边咒骂着。一边让阿尔法把东西拿来,又点了两盏灯,伏案细看。
是大宛的地图,包括大宛所有的城邑,各城邑的人口、兵员都编成图册。这时候还没有纸。他们也不习惯用竹简木简,地图和文字都是写在羊皮上,一摞一摞的堆得到处都是,满屋子的羊皮味。
梁啸第一次看到大宛全图。地图是一个国家的机密,即使他与昧蔡关系莫逆,如果不是因为匈奴人即将大举入侵,他也没机会看到这副地图。
梁啸忽然觉得,匈奴人入侵也许未必就是坏事。
地图上,大宛国处于一个盆地之地,南侧是阿赖山脉。北侧是天山山脉,伽萨特斯河的上游在盆地之中流过,滋润了两岸的土地。贵山城在盆地的西侧出口处,除了得自乌孙的那些土地之外,大部分的城邑在贵山城以东。
梁啸忽然心中一动,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这个地形太适合防守了。只要将贵山城守住,匈奴人基本不可能从西侧进入盆地。东侧虽然有路翻越葱岭,可是对于以骑兵为主的匈奴人来说,要翻越葱岭,他们将付不小的代价。
梁啸想起了李广利两次出征大宛的事。李广利的真是庸材。万里行军,还要翻越葱岭这样的天险,难怪他的损失那么大。亏得他的对手是大宛,换成其他略微强悍一点的国家如月氏。别说两次,就算再来两次,他都未必有机会取胜。
怪不得后来大唐经营西域都是从天山北麓。不管是李白出生的碎叶城现在还叫素叶城,还是那场决定大唐对西域控制终结的怛罗斯之战的怛罗斯,都在天山以北。
这么说,就算守不住山口。只要能守住贵山城,大宛也不至于亡国。不过这样一来,贵山城西的城邑,包括那座亚历山大里亚在内,恐怕都难逃匈奴人的屠刀。
能不能拒匈奴人于境外,不让他们进入大宛境内
梁啸的目光在地图上逡巡,冥思苦想。看了一会儿,他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边缘的一条山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