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2/2)
没过一会儿,旁边几个没事干的员工,也跑了过来打水漂,咋呼着“看我的、看我的”,将石子哗啦一下子甩出去,只见在海面上划出一道漂亮的曲线,漂出很远,飞出视线。
接着。
全剧组的员工,都跑了过来,十几个人站成一排,在海边集体打水漂,也是醉人。
多尝试几次,张谭终于找回了感觉,一颗石子旋转、跳跃飞出了视线之外。所有的纷乱思绪,也如同随着这颗石子,甩出了脑海,空空荡荡,澄清如许。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剧组的一位摄影师,竟然还有歌唱的天赋,对着海风深情的高歌。
一下子引发了张谭的兴致:“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要赋诗一首。”
“老板,来一首呗”跟在身后的年轻女助理,笑嘻嘻的起哄。
“好,那就来一首”
张谭扩了扩胸,朗声吟诵:“大海啊,你全是水骏马啊,你四条腿美女啊,你说你多美鼻子下面居然长着嘴”未完待续。
第356章看完你就懂了
“heo,企鹅”
南极大陆,张谭和苏莎裹成粽子,跟着旅游团来到了这里,欣赏遍地企鹅的美景。
拍照,踩雪,看悬挂在天际线上的太阳。
南极之旅或许很短暂,或许也很无趣,但是却充满了一种人生的成就感。
回去的船上,张谭搂着苏莎看船破冰,豪情万丈的说:“我这辈子一定要完成四项壮举去四个一般人去不了的地方”
“哪四个地方”
“南极、北极、喜马拉雅山、外太空,目前成就进度14当然,如果科技发达了,我还想去月球,去火星,甚至飞出太阳系,向宇宙的深处漂泊,看看还有什么是韩国人的,思密达”
“虽然我很想要陪你一起,但是,喜马拉雅上那么高,怎么爬呀。”苏莎皱着眉头,苦恼的说,“很多人听说怕喜马拉雅山,半路上就给雪崩卷走了。”
“傻呼呼的你,去喜马拉雅山又不一定要自己爬上去,可以坐直升机飞上去啊,拍个照意思意思不就成了。”
“啊,你这是作弊。”
“这怎么能是作弊我只说去过,没说怎么去,难道还要我自己飞上月球么。”
“哼。”
一个半月的蜜月,张谭也不是天天都在疯狂的玩,偶尔也会在闲着的时候,构思电影和小说。
电影剧本他是陆续在写,存了好几个。
小说最近在忙着陆小凤传奇,去芜存菁,争取把这个系列写成一部50万字的小说。
原著古龙写了七部,陆小凤传奇、绣花大盗、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剑神一笑。后来央视电影频道新增了陆小凤前传、铁鞋传奇、血衣之谜三部改编的影视作品,扩充为十部。
因为有几部看的频率不高。所以现在,张谭大部分情节都记不得了,只记得一些经典的内容,譬如叶孤城和西门吹雪,在紫禁之巅决战。
一剑西来的剑神西门吹雪。
天外飞仙的白云城主叶孤城。
两大巅峰高手的决战,当时可以说把尚且年轻的张谭。给帅出了一脸鼻血。
可以说古龙的小说影视成就不如金庸的小说,论及人物的厚度也不如金庸笔下的大侠,但是古龙笔下的人物,有一种天然的魅力,让人记忆深刻,深深折服。
张谭此前已经创作完了金庸最好的几部小说,但却只写了一部古龙的小李飞刀,还是阉割版,后续的故事。全交给博纳影业拍电影续集了,心中未尝没有遗憾。
所以。
休息了几年时间,用拍电影换换头脑,现在又手痒痒,要动笔写陆小凤传奇。
“古龙的小说难写,饶是我现在记忆非常好,小说很多内容记的清清楚楚,写小李飞刀还是磨了小半年。这本陆小凤传奇。估计也得小半年时间不过不着急,慢慢来。电影是主业,小说是闲暇的兴趣吧。”
这几年武侠小说随着张谭的封笔,辉煌不再,也伴随着玄幻文学的崛起,武侠彻底走了下坡路。
张谭已经被封为了武侠最后一位名家,同时也是最辉煌的一位。
“自谭张之后。武侠可以绝也。”人大教授李启儒,不止一次做这样的感慨,作为一名喜好武侠研究的教授,他真正感觉到,张谭把武侠小说拔高层次太多。
看过张谭的小说。再去读别的武侠小说,大概可以用“味同嚼蜡”来形容。
这也是很多武侠迷的心里话。
西南大学教授韩云波在自己的专栏里,经常惋惜张谭的封笔:“我们见证了武侠最后的辉煌,见证了谭张用文字把武侠写到前无古人的高度,时至今日,谭张封笔,再无能扛起武侠大旗的作者了,可谓后无来者。”
这几年,张谭在导演领域,成就不比武侠小说领域差,相反得名得利更甚,很多曾经抱着他导演扑街、又回来写小说的想法的人,都不再抱希望了。
但是很快,这些武侠迷,又重新拾起了希望。
因为一本名为陆小凤传奇的小说,随着电影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12月3日,距离张谭回国没多久,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就在内地公映了。以文艺片的姿态,在首映日获得了超过35的排片,相当的给力。
此前举办过几场小规模的点映,也举办了一场首映礼。
在媒体上的评价,可谓是令人喜忧参半。
金陵晚报评价电影:“游走在文艺片和浪漫喜剧之间,幽默巧妙融入叙事中,夏晓岸这一次化身中国好男人。”
魔都纪事报报道说:“谭张这一次用一段温暖的故事,开始回归生活的本质,电影有些枯燥,但是充满感动,老戏骨楚原和当家小生夏晓岸之间的父子互动,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
信息时报的专栏记者则认为:“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科幻片,那么你显然弄错了,电影从来没有给我们解释,如何操纵时间和改变别人。似乎导演认为人可以随时建立在谎言之上,去享受快乐的生活。仔细想想,不禁毛骨悚然。”
一位拍电视剧很出名的导演佟中波,看完首映礼后,高度称赞:“看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很多层面上的共鸣,这一点我十分佩服谭张,整体的节奏相当的老辣,完成的质量非常好,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一部文艺佳片。”
媒体人洪晃则写专栏批评说:“谭张拍文艺片我不意外,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部文艺片,人文都酥到你骨子里去,但是这部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却流于表面,纠缠于琐事,失了大气大概是专门为小清新们拍的。”
“初看预告片我以为是爱情片,等到看完点映,眼泪湿润了眼眶,我才知道讲的是亲情,是家庭,是我们最普普通通的生活。正如电影的名字,那些时间教会我的事,李磊穿越的不是时间,是阅历。”著名女导演,拍红楼梦的李少兰,在自己的博客大力推荐。
而随后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