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重启高一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2/2)

目录

赚钱当然开心,但赚钱被曝光出来,总感觉好像安全感一下子就没了。让他都想要找几个保镖,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万一被绑架了就不好了。记者屡次来这边找新闻,防不胜防,打扰张谭跟苏莎的交往。

更郁闷的是,国内各大慈善基金,都跑过里,要张谭进行慈善捐款。

“不给”

张谭对这些慈善基金,一个也没好感,未来曝光的基金会黑幕实在太多了,根本没多少是落实到实处,全都被背后掌握基金会的人吸血吸光了。不管是官方的、半官方,还是民间的小团体,真正做善事的太少了。

红十字会出了事件,壹基金光收钱不办事,光彩基金同样黑幕重重。

就连一些定点帮扶的善举,譬如有些偏远地区的助学行动,竟然成为一些人诱奸儿童的手段,实在是令人发指。

所以张谭对这些慈善基金,全都没好脸色,坚持一毛不拔。

“这样不好吧,慈善也是你个人形象的一部分,如果被媒体曝光出来,你没有捐款过,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李艳没有张谭这么愤青,她都是从全面出发。

很多时候,公众人物做慈善,并非真有善心,而是为了自己的形象。

张谭也是公众人物,他的举动,会直接影响很多人。

尽管他不捐给基各路金会,是不想肥了蛀虫们,但却不能让自己把慈善的风气给带坏了,毕竟慈善做了或许没帮助,但不做的话,真的一点帮助都不会有。身为公众人物,应该引导社会的风气。

蛋疼了一阵之后,张谭不得不妥协:“这样吧,给红十字会捐一点,其它基金,一个不给都是一群垃圾基金还有,其它的慈善项目就算了,我个人能力有限,以后就专一做教育慈善吧。学香巷的邵逸夫,我捐教学楼”

作为tvb的扛把子,邵逸夫或许不是香巷最有钱的人,而且对明星也不好,比较苛刻。但是邵逸夫的确是一位真正的慈善家,在中国捐赠了无数的教学楼和医疗项目。张谭念初中的母校,就有一座逸夫楼。

张谭觉得这种慈善方式,比较适合自己,直接捐楼,总比经过基金会被吸血好。而且也方便监管,地方上到底建没建教学楼,一看便知。全国那么多贫困的地方,光靠希望工程,远远无法解决。

能尽一份力,就尽一份力。

“邵逸夫捐逸夫楼,你捐什么楼”李艳笑问,对于张谭的愤青,她直接理解为了文人的清高傲骨。

邵逸夫捐的楼,都是以邵逸夫的名字命名,张谭也就继承过来:“我捐的楼,就叫谭张楼吧。说实话,我做慈善也不是想图名先从农村的小学开始捐起吧,可以是一些小项目,那些偏远的农村小学。”

李艳点头问:“这事交给谁来做”

“我问问我爸妈。”

张谭随即跟自己的父母商讨了这个问题,张全顺夫妻对于儿子的想法,持支持态度。

“捐款建学校教学楼,这是造福于民的好事,我跟你妈不拦着你,庐州工作室的业务并不多,我们两个就帮你做这个事吧。自己家的钱,我们得看着它花到了实处,还能全国各地去转转,挺好。”未完待续。

第195章张董

谭张楼项目,悄悄启动。

张谭现在的身价,也就一千万左右,虽然去年他赚了不少,但父母又陆续在北亰、丄海等地买了两三套门面。这些都是不动产,能够持续升值,租出去又是一大笔租金,靠着这些租金,就能混吃到老了。

这一千万,张谭大手一挥,就划拉了五百万出去,准备在今后两年时间里,捐建五栋小学教学楼。

偏远农村建教学楼,一百万一栋绰绰有余了。

慈善也得量力而行,张谭倒也不会把自己的钱,全都捐了。

剩下还有五百多万资金。

都放在银行里吃利息。

原本他父母还是想要继续买房子囤积,但张谭制止了,已经有不少房子了,租金足够过上好的生活,何必再去刺激房市。张谭并不想成为包租公,靠着吃房租过日子。

“还有五百万做什么呢总不能就这么吃利息吧”

“而且我的版权运作收入,还在源源不断的进账,钱会越来越多,难道都塞银行里”

“拿去投资”张谭摇了摇头,“资本的市场可不是随便玩的,我宁愿吃利息,也不想去玩资本游戏。”

“嗯,原本我是想多存钱,以后自己投资自己的电影项目。但是现在短时间里,我没把握去拍电影啊,钱留着难道就是给它贬值”

张谭没什么好头绪。

但是他灵机一动,从房间里的一个带密码锁的巷子里,摸出了一本笔记本。

这是他刚刚重活后,整理出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信息记载。

里面有记载他当初的一些规划。

“唔,互联网还是有搞头的,qq虽然凶猛。但是歪y也不错,语音聊天可以搞搞,然后视频直播,或者上微信项目。都是好的选择,不过也麻烦。歪y的成功,得力于游戏推广。多玩当初为自己旗下的游戏开发了歪y,我就算开发出来,也不好推广。”

“中国现在可是山寨大国,保不齐我今天开发了歪y,明天就被别人抄袭了。”

“我若是真搞个互联网公司,起码要发挥我现在的名人优势。”

“我有什么名人优势”

张谭摸了摸下巴,胡茬冒出来了,该刮了:“大概就是我的名气了吧,有不少粉丝。嗯。也认识一些娱乐圈里的人,周太平、李季熊这些明星,虽然没深交开发微博吧”

双目闪亮。

张谭仔细思考后,觉得微博是很适合自己的。

微博的发展,大概从2006开始,美国的itter是最早的微博,随后2007年国内出现早期的微博,饭否、叽歪、嘀咕、做啥、腾讯滔滔都是差不多时间进入。是中国微博的早期拓荒者。

但是这些没背景的中小网站,基本上都倒在了2009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专项整治运动中。内容屡次触发红线,被关停、整治,等复活后已经没办法留住注册用户了。

而腾讯滔滔则完全属于废物,背靠着这么大的庞然大物,运行三年,毫无建树。最终被集团给砍掉了。

值此之时,薪浪网推出了薪浪微博,抓住了娱乐明星、企业高管、媒体人士等国内最有话语权的一批用户,而且薪浪网本就有一大批媒体与名人资源。

尽管此后受到了腾讯、养猪网、馊狐的挑战,但最终赢跑了微博竞争。到张谭重生之前。基本一统江湖。

现在是2005年年初。

itter都还没出现,微博的概念尚未孕育。

张谭觉得,如果自己来做的话,是有很大的成功性的,因为他玩微博也是玩了好多年,知道太多微博的功能了。而且他也是名人,可以号召别的名人入住自己的网站,玩微博,等张谭成了名导演,娱乐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