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84(1/2)
杨笃生轻轻吐出一口气,表示着心中的惊讶。半晌又笑道:“文强真是好手段,做得干净利索,替国家挽回了巨额的损失。”
“瓜前李下,难免没有些闲言碎语。”蔡元培微皱眉头,说道:“做这事本就费力不讨好。你也应该听到一些怀疑执行者中饱私囊的传言吧”
“倒是有一些。”杨笃生很实在地点了点头,说道:“可大家都不值一哂,大总统还亲自撰文在报纸上发表,当然是换了个笔名。”
“中庸之道害人不浅啊”蔡元培慨叹道:“封建的遗毒犹在,多做事的多受批评,不做事的安然无事,勇于任事,说起来简单,实行起来甚难哪”
“大总统对此也深为不满。”杨笃生说道:“他曾手书外界于我之毁谤,毫不在乎;为国家民族之责任,淡然处之条幅,挂在室内,以示决心。”
“有如此之心,方能成建国大业。”蔡元培由衷地笑道:“钝初、文强等,皆是不世出的俊杰人物,复兴党有此支柱,实是幸事,也是国家之大幸。”
车队浩浩荡荡,直奔中南海,面对着热烈的民众,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宋教仁不顾车上警卫的劝阻,掀开车厢顶盖,在紧张万分的警卫的左右护卫下,共和国大总统激动地向民众不停挥帽致意,使得现场的气氛更趋热烈。
这历史的一刻,这激动人心的日子,将永远刻在人们的回忆中,载入漫长的历史画卷里。
时光荏苒,半年多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北京人有幸目睹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件事情在身边发生。
北洋军逼宫,皇帝逊位,南北和谈,战事又起,国家共和,大总统入京或是惊惶,或是害怕,或是新鲜,或是激动,或是迷惑。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们的各种感受象走马灯似的转来转去,丰富而又快速。
如今,又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发生了,或许很多民众们并不十分理解它的意义,可在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这却是从来没有的现象。
两千年来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国的政治总是在“暴力革命”“农民暴动”进行权力的转换,每一个朝代都是只是一种“暴力革命”和“农民暴动”的产物,从来没有一个朝代是通过一种“民主”的方式进行和平过渡和和平变革,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沿续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得益这种“暴力革命”和“农民暴动”。
而现在全国的各种政治力量第一次开始表示要放弃“暴力”,通过“议会”的方式变革中国的社会,这本身就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一个最大的进步。
两千年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封建与的体制下,在这种封建与的体制下,皇权集中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与一身,形成高度权力集中的皇权体制。建立国会意味着中国第一次开始把这种高度集中的皇权,也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进行了分权。
国会的建立也表达出中国的权力交替第一次开始从“暴力”、“世袭”等封建的方式,转为“和平”、“民选”的民主方式。建立参众两院的议员选举制,这就意味着中国民众第一次可以通过选举的办法表达意志,选举代表自已意愿的代表。
从政府颁布的国会组织法和参议员选举法众议员选举法来看,虽然存在一些因教育,财产等限制选举,以及不承认女子有选举权和限制相当一部工商资产者的选举权等问题,但毕竟是第一次按照西方民主与宪制的要求建立的国会制度的开始。
尽管在第一届国会议员的选举,不乏存在一些党派的舞弊,以及当时民众的民主意识还比较缺乏,选出的第一届的国会的议员混入了许多激进分子和政治投机分子,但是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的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的选举,它的民主意义和进步意义大于其缺点。
这次选举,因为选举资格受教育程度和财产等限制,全国具有选举资格的选民只有四千多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真正参加投票的人数更少,据统计表示只有四百万人左右,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一。
但这毕竟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国会选举,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清末咨议局选举只有一百多万选民,参加投票的更少。而且这次选出的议员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六岁,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在国内或国外受过新式教育,这与前清咨议局议员中大多数拥有传统科举功名已完全不同。
经过参众两院的初选、复选,复兴党成为国会内的第一大党,而在各党所占的席位上,除去跨党和无党派在外,在众议院的五百九十六个议席中,共和、民主、统一、同盟四党得到了一百九十四个席位,复兴党得到二百八十一个席位。
而在参议院的二百七十四个席位中,复兴党得到了一百四十一个席位,共和、统一、民主、同盟四党得到七十九个席位;其中无党派和其它小党在众议院得到一百二十个席位,在参议院得到六十四个席位,这样复兴党不仅是第一大党,而且占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可谓大获全胜。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无题
一九一零年三月二日,中华共和国第一届正式国会成立。这天街市遍悬国旗,人们象过节日一般,自上午九点起,议员们身着特制的礼服陆续齐集会场,其中有参议员一百七十九人,众议员五百零三人,国务卿及各部长皆列席,其它内外观礼代表千余人。
十一点钟,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顾鳌宣布典礼开始,警卫军鸣礼炮一百零八响以致敬。接着由筹备国会事务局委员长施愚报告国会召集经过,并公推议员中年事最高的云南参议员杨琼为临时主席,杨就席后,首先委托筹备参议院事务处筹备事务员林长民代行宣读开幕词,继请宋教仁总统特派代表总统府秘书长杨笃生登台致贺:
“中华共和国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我中华共和国第一次国会正式成立,此实两千余年历史上莫大之光荣,四万万人亿万年之幸福。教仁亦国民一分子,当与诸君子共深庆幸。念我共和国家由于四万万人民心理缔造,正式国会亦本于四万万人民心理所结合,则国家主权,当然归之于国民全权诸君子皆识时俊杰,必能各纾谠论,为国忠谋。从此中华共和国之邦基益加巩固,各族人民之幸福日益臻进,同心协力,以造成至强大之国家,使六星国旗常照耀于神州大陆,是则教仁与诸君子所私心企祷者也。谨颂曰:中华共和国万岁共和国国会万岁”
陈文强使劲鼓掌,这颂词做得很漂亮,实际上他更为复兴党的胜利而高兴。虽然同盟会有些人还是心生嫌隙,拉出去单干。这也是复兴党在众议院未获多数,在参议院中只获微弱多数的原因之一,但在陈文强看来。却是大局已定。
复兴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进退一致,远不是那四个党所能比的。而且小党中的华侨进步党绝对是向着复兴党的,司徒美堂、黄三德、陈嘉庚都因为新政府允许海外华侨回国参政心存感激,曾一再表示坚决支持复兴党的立场。
陈文强用手掩嘴。轻轻打了个呵欠,脑子里却想着另一件大事,那就是国际承认的问题。
对于国际承认,陈文强并不象当时人们一样,将此问题看得异常重要。只是大多数人都以为不经外国承认,中国在国际上就站不住脚,对国内政局稳定也有极大的关系。
而列强利用人们渴望得到外国承认的焦急心理,故意拖延时间,乘机渔利。其中尤以日本人蹦跶得最欢。这让陈文强恨得牙根都痒痒。
从第一次倡议书要求新政府必须明确承认各国根据条约或成案、惯例在中国享有的一切权利、特权和豁免权,负责偿付外债;再到第一次倡议书的补充,主张只有在中国建立起巩固的、具有实力的并能履行一切国际义务的新政府时,列强才能考虑承认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