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9(1/2)
下有序离开金川门,忻城伯这才得以打开城门,派出3,000精锐展开警戒,金川门终于得以通畅,但严禁非城内居民进出,朱道临则率领数日来招募的万余灾民青壮,带上大量物资,列队进入金川门,前往狮子山下的新军大营。”
所有人听完满脸尴尬。心中五味杂陈,百般感慨。
郑三俊忽然想起之前自己下令封锁紫竹园抄没江南时报社,如今朱道临已进城,若是惹恼了他,定会横生波折,于是连忙叫来亲卫。令其快快赶赴紫竹园收回命令。
亲卫不但没有马上离开,反而左右看看,附在郑三俊耳边低声禀报:“请大人赎罪卑职没敢传下大人封锁紫竹园的命令,全因前日下达关闭城门令之后,忻城伯立刻调动一营官兵,装备虎山铁器作坊锻造的新式战刀和燧发火枪守护紫竹园,就连阮大钺等人进进出出,身边也有五城兵马司官兵保护,动不得啊”
郑三俊听完满脸苦涩。仰天长叹,身体晃了晃似乎就要倒下去,吓得亲卫连忙张臂抱住他,边上众官员连声惊呼,快步涌上去呼唤不止。
新军大营检阅台上。
头戴皮盔、身穿皮甲的朱道临和数位正副总教官亲切交谈,运送粮食、青菜、腌肉、鱼干的上百辆大马车,源源不断驶入营门。
操场上,新军各营分布在各自区域苦练不止。火枪兵在声声铜哨中一遍又一遍重复持枪、取弹、装药、装弹、取出通条、压紧纸弹等规定动作,两个炮营分别聚集于操场东南角。在十余名佛郎机炮兵教官指导下反复练习。
总教官厉易良指向操场中央12,000名衣衫褴褛的灾民青壮,颇为羡慕地对朱道临笑道:“这些兔崽子比我们新军士卒最初到来时精神,身材普遍高出半个头,大多在十八至二十五岁的最佳年纪,半年之后恐怕要超过首批新军。”
朱道临同样满意:“原以为需要十天才能凑齐12,000人,谁知道短短五天就完成了。至少还有30,000多差不多的青壮没选上,来自淮北、鲁西等地的逃匿军户和现役官兵混杂其中,不少人颇具潜质,等我回去之后再好好挑一遍,争取再弄6,000人过来。”
“粮食够吗”
炮兵总教官吴季诚关切地问道。
朱道临微微一笑:“有人送来了。五天前就到达新河口,每艘船上都插着江南几家门阀的大旗,魏国公、隆平侯和忻城伯已经给出4两银子一石的高价,可那些无良商人一石都不愿意卖,连还价都不屑,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啊”
“估计贪得无厌的世家门阀还要坐等粮价上涨,哈哈整整120船粮食,应该是特意冲着我朱道临来的,嘿嘿”
众人一听惊讶不已,军法官韩玉虎担忧地询问师兄:“将军,恐怕5两银子一石他们都不会卖给你的。”
朱道临责怪地看着小师弟:“就这点儿出息哼哼,我说过买了吗”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韩玉虎这才反应过来,握紧拳头用力一挥:“干他狗娘养的将军,下命令吧”
朱道临摇了摇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色:“用不着你们,4艘战船和5艘巡逻快船开过去就够了,开炮轰沉两艘粮船就完事,保准整个运粮船队立马开到我们上元码头卸货,我先走啦”
凌晨时分,上元千户所的大大小小23艘战船忽然开到新河口上下游。
两艘450吨级战船和两艘500吨级改装战船分别堵住河道两端,运载1,200名水师新兵的5艘新式内河运输船,非常霸道地挤开夜泊船只靠上码头,身穿绿军装、手握新式绣春刀的1,200名水师新兵快速下船,在老兵什长的率领下分成120多个10小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两侧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运粮船,
河道两端,4艘战船上的近半火炮突然发出怒吼,密集的炮声惊天动地,声传十余里,震得粮船上的千余护卫魂飞魄散。
包抄到位的8艘小吨位巡逻快船分别插入黑压压的粮船之中,官兵们端起一支支燧发枪寻找反抗者,遇到个别顽抗者立即鸣枪警告,呼啸的铅弹打在船板和桅杆上啪啪作响,浓烈的硝烟随风飘散,粮船的护卫丧失了反抗的勇气,面对挥刀上船大吼“投降不杀”的水师新兵魂飞魄散,立刻扔下刀枪跪下投降。
整个行动前后不到二十分钟,126艘满载粮食的大小船只尽数落入水师官兵之手,数十名负隅顽抗的随船掌柜和护卫头目遭到无情镇压,所有船夫面对雪亮钢刀,战战兢兢起锚开船。
长长的船队在十余艘大小战舰的押解下,规规矩矩开往下游的上元码头。
上元港宽阔的码头上,千余名码头工人和刚招募五天的数千新兵已等候多时,战船押送的运粮船刚一靠岸,码头工人和新兵们立刻搭上宽大的踏板蜂拥而上,快速卸下船上的粮食。
正午时分,126艘大小货船上的470吨粮食被搬了个干干净净,负责警戒的水师执法队将羁押于码头上的大小掌柜和护卫驱赶上船,扔给其中主事者一张冠冕堂皇连南京六部衙门都带进来的收条,便将所有运粮船只统统轰走。
“上元水师鸣炮警告,强行征用粮食赈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城里城外,聚集在金陵城外的十余万灾民欢声雷动,迅速涌向北郊“已经堆满赈灾粮食的固山铁城”。
金陵城里的民众迅速从惊恐不安中回过味来,出于对无良奸商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的痛恨,绝大多数民众高声叫好,大街小巷一片热议,喝彩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金陵官场一片震怒,东林党人更是对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形同谋反的罪恶行径”口诛笔伐深恶痛绝,一批批信使行色匆匆赶赴江南各地,一份份声讨朱道临的奏折紧急送往京城。
有意思的是,城里城外的军队一片沉默。
随着近十万灾民的快速离去,数以万计的守城官兵在连续十余天没日没夜担惊受怕之后,终于能安心地睡个好觉,有家有室的官兵得以返回家中与亲人团聚。
s:谢谢77白熊大大的月票小火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第二四八章应对
三山门外,江南水师大本营。
忻城伯赵之龙的四轮马车快速进入辕门,来到战旗高悬的帅府门前停下。
满头是汗的赵之龙匆匆钻出车厢进入正堂,顾不上向致礼的将校们回礼,径直走到端坐在太师椅上的徐弘基和张拱薇问道:“道临的征粮行动死了多少人”
徐弘基眉飞色舞地站起来,把赵之龙拉到边上坐下:“一个死人都没有,整个过程干净利索,比我们期望的还要顺利只是没想到,几十门火炮齐射的声音这么大,虽然炮管里没装铁蛋,但声势确实吓人,估计全城都被吓坏了,哈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