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2(2/2)
“50吨锡锭,外加一艘下水不到两年的450吨双桅战船”萨懿德开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最高价格。立即引发声声惊呼。
谁知朱道临仍不满足:“船上再装上24门12磅以上的长管铜炮,可以吗”
萨懿德露出了胜利的笑容,向朱道临伸出大手:“三天内我会完成此次交易,40天后我会亲自带上这艘新式战船,跟随下一批运送货物的船队再来金陵拜访。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朱道临伸出手与他紧紧一握:“友谊天长地久下次我一定准备好一件特别的礼物,等候萨先生的到来。”
萨懿德高兴得哈哈大笑,朱道临随即请客人们入席,端起酒杯,开始发表酝酿已久的祝酒词:
“非常感谢诸位先生的惠顾,更感谢诸位先生的诚挚友谊”
“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大明帝国江南水师统帅、魏国公徐弘基将军,以及大明帝国皇帝派驻南京的总管吴景贤先生的慷慨支持,正是他们的真诚照顾,使得我们四方的货船不但获得了进出长江的特许通行权,还获得大明江南水师的全程保护,让我们避免了繁琐的入关手续,以及方方面面毫无理由的敲诈勒索”
“先生们,朋友们,我们之间的贸易不但将为各方带来应有的财富,而且很有可能从此开启大明帝国对外贸易的新篇章,创造一段辉煌的东西方贸易历史,甚至有可能成为世界贸易史上的一个传奇,为此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感谢先生们的共同努力,祝愿先生们身体健康,干杯”
“干杯”
客人们激动地站起来,高举酒杯齐齐一碰,纷纷向朱道临表达此刻的激动心情和衷心感谢。
气氛热烈的午宴结束后,朱道临和应昌培等人把客人们送出紫竹园大门,目送客人们乘坐的马车消失在大街尽头的街口,朱道临才重重地呼出口大气,对满怀憧憬的应昌培和赵德义等人说出四个字:“非常圆满”
应昌培对于朱道临显示出的强大驾驭能力和非凡气度钦佩不已,拉着朱道临的手,如沐春风地往回走,边走边问:“实在难以想象,你怎么会对葡萄牙、西班牙和阿拉伯人所在的欧罗巴地区这么熟悉”
“不但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连他们各自的贸易航线都一清二楚,以前你云游天下的时候,是否去过他们的国家”
张德义和严义和随即也相继问出类似的问题。
s:十一月来临了,小火求保底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三六章接踵而至的打击
紫竹园西跨院。
朱道临知道如果不解释清楚,恐怕会引来更多的揣测,于是略微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言语,随后娓娓道来:
“我没去过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在的欧罗巴,也没去过萨懿德的故国中东地区,但是我在天枢阁从军的那些年,阅读了不少关于世界地理和东西方各国历史的书籍,看过制作精确的各国地图,所以我才会对他们有所了解。”
“这样吧,等下次我再去天枢阁的时候,我会想办法带回些相关的书籍回来送给你们,你们看完之后就会和我一样,了解到东西方各国的许多历史和风俗习惯。”
“太好了”
张德义连忙问道:“能不能带回几张欧罗巴的地图”
朱道临摇了摇头:“地图恐怕没办法带回来了,那些制作精确的地图属于天枢阁的最高机密,我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看过一次,上面不但有天下各国的准确位置,还有连接东西方各国的海洋航线,比郑和下西洋绘制的地图和航线精确百倍。”
“等我有时间安静下来,看看能不能凭借记忆画出来,不过即使画出来,也要把它当成我们的最高机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看到。”
张德义等人激动不已,信誓旦旦地表示定会严守机密,绝对不让任何外人知道,希望朱道临尽快抽时间画出来,好让大家看看天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朱道临微微一笑随口答应下来,一行人边走边谈,尚未回到西跨院门口,看到新提拔的紫竹园总管汪佑良和一位义学老教习匆匆跑来,朱道临心里顿时咯噔一下,立刻调转方向大步迎上:“出了什么事”
“不好了。东家,义学的六十七位教习全都走了,怎么劝也留不住,宁愿不要工钱也要走,问他们为什么,谁也不说。后来还是齐老先生悄悄告诉小的,才知道是礼部侍郎钱大人、国子监博士匡子钺和南京六部的几位大人共同下达的命令。”
“唉,从今往后恐怕再也没有先生敢来我们义学教书了”行伍出身的汪佑良急得满头大汗。
朱道临强压住心中的愤怒,转向五十多岁的齐老先生:“齐老,你还听到些什么”
胡子稀疏的齐老先生还在呼呼喘气,听到朱道临的询问,用力咽了咽喉咙,有些吞吞吐吐地回答:“东东家,恐怕不止我们紫竹园义学的教书先生走了个干干净净。紫阳观书院招聘的那些先生恐怕也要走。”
“钱大人和匡大人他们不但是东林党中赫赫有名的魁首,还是手握科举大权的朝廷重臣,哪怕那些教书先生不愿走,也不敢拿自己的前程去冒险啊”
“唉今早听到复社名士吴昌时被打断双腿的消息时,老朽就觉得恐怕要发生点儿什么事情,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事情这一招狠啊,无异于给东家来一记釜底抽薪,极其狠毒”
朱道临深吸了一口气。客气地对齐老先生笑道:“没关系,我不相信天下文人都是东林党人这批先生走了。我们再请一批回来就是了,就拿齐老您来说,不是也没走吗”
齐老先生这个时候终于缓过气来,连连摆手:“老朽和其他人不一样,老朽考了大半辈子科举,年近半百才侥幸中举。之后再也无法更进一步没想到激愤之下喝了些酒,写了首打油诗,发泄一下对科举中徇私舞弊的不满,就招来东林党上上下下的无情打击,最后不但革除老朽的举人功名。连朝廷发放的米粮都没了。”
“老朽激愤之下一病不起,差点儿要了老命,若不是两个月前坐镇医馆的玄岳道长把老朽救活,老朽早已不知死到哪儿去了,所以老朽病好后就发下誓言,这辈子定要报答玄岳道长,报答仁慈慷慨赈济万民的东家,永远呆在义学里,为东家好好教授那些没爹没娘的苦命孩子,咳咳、咳咳”
朱道临上前搀扶咳得浑身颤抖的齐老先生,安慰道:“您老先别激动,回去好好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