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2)
玄方想了想:“不行。这么大的事情,我得找你师父说去。”
“别急啊,师叔,你得为我说几句好话才行本来我想忙完这几天再禀报师傅和师伯师叔的,绝非故意隐瞒,只是没想到吴公公忽然要用码头运走铜料,所以我才和师叔先说了,你老得支持我啊”
朱道临拉住玄方的手苦苦哀求。
玄方叹了口气:“其实我也知道这是好事,对紫阳观和虎山庄园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可你知道。你师父和我们几个对你期望有多高吗做梦都想尽快把紫阳观变成紫阳宫啊”
“我医卜门开宗立派就寄托在你身上,这个时候你却选择从军,唉我去找你师傅商量一下,这么大的事情我做不了主啊”
玄方道长刚离开。江面上一艘排水量约450吨的大战船出现在朱道临的视野里,尽管只升起半帆,但顺流而下速度仍然很快,距离码头两百米左右才落下船帆。
这时候,站在船头上的魏国公徐弘基和吴景贤向朱道临挥了挥手,让朱道临感到非常意外之前他怎么也没料到魏国公会亲自来。更以为自己的太监叔叔会贪图安逸,从陆路乘坐四轮马车来码头呢。
朱道临指指西面徐徐开来的马车队,小声吩咐了赵训庭几句,随后走到码头边沿,大声向下船的魏国公问好,然后横移几步来到船舷旁,把吴景贤搀扶上岸。
没想到吴景贤一把推开朱道临的手,稳稳跳上码头,不悦地问道:“咱家很老了吗”
魏国公等人见状哈哈大笑,朱道临连忙分辨:“这是出于礼貌,我可不敢说您老人家老,四十出头正值盛年,一拳可以打死一头牛,怎么可能会老呢”
众人轰然大笑,吴景贤也乐了:“兔崽子學会溜须拍马了,这嘴巴怎么油腔滑调的哈哈国公爷,您看这码头修的怎么样”
魏国公来到朱道临身边,拍拍朱道临的肩膀,再次环视一遍:“比我预料的要好得多,整个三百步长的码头边沿,全是用大块石条整齐砌成,仅此一点,就远远超过沿江绝大多数军用、民用码头。”
“咱们脚下的三合土地面踩上去感觉非常踏实,估计是层层夯实,至少抹了一尺厚,尤为难得的是,整个码头都是这样坚实平整的地面,还有上游那片青砖厂房和五个大小船坞,以及码头深处正在封顶的几座库房,全部加起来没有30万两银子绝对拿不下,大手笔啊”
周围十余名将校连声附和,换上身百户军服的老史也混在其中,冲着朱道临挤眉弄眼。
朱道临笑着更正:“到目前为止,这座码头已经投入42万两银子,接下来还要拿出30万银子才算彻底修好请国公爷和叔父以及诸位朋友一起到那儿看看,呶就在北边”
众人一听非常感兴趣,跟随朱道临来到北面的码头边沿,看到一队队工匠扛着大锤钢钎,推着一辆辆装满工具的独轮车,陆续进入山体下方的平地开始干活,粗粗估算人数,竟然不下3,000人。
临江一面,连接码头沿江延伸的石条基座已经高出江面六尺多,厚度竟然达到惊人的一丈厚,一直延伸到下游两百步之外凸起的山岩之下,几乎与脚下建好的码头持平。
众人再细细查看石条基座与正在开凿的山体之间宽达20余亩的填充地面,这下终于明白朱道临为何还要再投入30万两银子了。
s:虽然月票还未满120票,但还是提前更新一章以表达小火的感激之情
谢谢命中注定的缘分大大的打赏,谢谢夏伯、笨蛋加菲、一如往昔、老水牛、昨天的雨、木三水、金沐灿尘、随缘流浪大大的月票
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和月票未完待续。
第一三四章未雨绸缪
虎山庄园前的上元码头。,
徐弘基拉过朱道临,指向最远端的山岗,问道:“那些工匠爬上江边的山岗干什么,难道你要在那儿建个瞭望台”
“是瞭望台,也是炮台,严格说来是布置4门要塞炮和8门大将军炮的双层炮台,此时我们看不到的炮台另一侧,是几乎垂直的山崖,与幕府山紧紧相连,延绵数里,突出江面的山岗因此而拥有最佳的视野。”
“天气好的话,在炮台上能看清楚上下游五里之外的船只,地势险要,位置优越,建成后足以护卫整个码头5里范围,能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朱道临把自己的规划劝说出来。
徐弘基身后的参将程继祖好奇地询问:“道临贤侄,你说的要塞炮是个什么样子”
面对将来的同僚,朱道临毫不隐瞒:“这种要塞炮与辽东和京城那些架在城墙上的有所不同,具体的样子很难说清楚,因为比较复杂,我只能说出几个数据让大家参考一二”
“该炮为精钢铸成,重量为3,000斤左右,炮管内径为6寸至6寸3分之间,炮管长度约为2丈5尺,炮座下方有抵消火炮发射后坐力的机关,训练有素的士卒能够在一分钟之内发射一次”
“对了,一分钟就是怀表上最长的指针转动一圈的时间,约等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二十息左右。”
军官们听完朱道临的介绍都惊呆了。
炮口小近半的大将军炮都无法达到二十息发射一次,如此巨大的要塞炮,竟能达到这么快的发射速度,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朱道临没有时间多做解释,说了句“到时候诸位亲眼看看就能明白”,便拉上徐弘基和吴景贤走到远离人群的地方,把自己出城时得知吴昌时双腿被打断的事情告诉两人。
“真不是你干的”魏国公笑问。
朱道临摇了摇头,有些不屑一顾地回答:“我还犯不着为几个跳梁小丑动手,要收拾他们办法多了,用不着这么低级的手段”
“文人最在乎的是什么最在乎面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他们的名声搞脏搞臭,远比打断他们一两条腿更有效。”
吴景贤颔首嘉许甚是认同:“不错,昨天傍晚咱家还和道临说起紫竹园的事,道临也是这样的意见。根本不屑那些被人推出来当打手的书生,所以我敢担保,道临和那断腿的吴昌时没有任何关系”
“让人头疼的是东林党人和复社那帮楞头青恐怕又要折腾了,我等会儿又要随船进京,还得靠魏国公和隆平侯几个多多担待了。”
徐弘基点点头:“肯定不会让围攻紫竹园的事情再次发生。否则皇上那里我就过不去不过,我估计东林党人不敢再来一次聚众闹事,忻城伯手里还抓着他们不少把柄,这些把柄都已通过我的密奏呈报给圣上了,锦衣卫那边同样把事情经过上报京城,绝不会让他们再来个恶人先告状,当今圣上可不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