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国色江山 > 分节阅读 48

分节阅读 48(1/2)

目录

手、已经羞得满脸通红的楚梅,再看看似乎也认真起来的父亲,立刻明白这次再想含糊过去困难了。

可是,这么大件事,又当着楚梅的面,自己怎么可能说得清楚就是想说也没办法啊

长时间的沉默过后,不愿让楚梅难受的朱道临终于妥协了:“爸、妈,再给我三年时间吧,我还年轻,二十五岁还没到晚婚的最低年龄呢,三年后我二十八岁,到那时再定下来也不迟啊”

朱父露出了笑容,明显放心许多,朱母得到儿子的三年承诺也很满意,颇为歉意地伸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儿子,别怪我和你爸逼你,你也知道,你爷爷和奶奶去世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活到你结婚,没能见到三代单传的朱家后继有人,唉”

“别怪你爸你妈老封建,要不是我和你爸都是国家干部,当初拼了老命我也为你朱家多生个男孩,如今你好了,不是国家干部不是公务员,老朱家三代人开花散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希望你能理解我们做父母的心愿。”

忐忑不安的楚梅随即恢复常态,出自农村家庭的她非常理解朱母和朱父的满腔无奈和期望,一直缭绕于心底的爱意,随即开始不安分地躁动起来。

朱道临同样理解父母的感受和心愿,他少有地笑了笑,又郑重地向父母点点头,在父母欣慰的笑容中站起来,到后面酒柜下方拿来手提箱。

郑重地解释一番虚构的来源之后,朱道临把手提箱打开,端正摆放到母亲面前的桌面上:

“妈,你和茅山那些住持真人和上下各殿住持道长都很熟悉,而且外公生前也是上清教派的元老之一,所以,请你把这套明末上清派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真人接过祖庭掌教法印之后,承前启后修订的典籍,还有这本据说是北宋初年刻印的李淳风真人所著的推背图册,一起转交给掌教真人,或者元符宫住持真人。”

朱母不可思议地盯着儿子好一会儿,先拿起宝蓝色绢面的推背图册翻了翻,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郑重。

也不知是否辨不出真伪,朱母放下推背图册,慢慢打开面前刻有上清教派特有八卦图案的古朴木盒,拿出盒中最上层的反复查看,脸色随着大变。

紧接着,她再次拿出第二本,看清楚明缎面的封皮上四个字后,禁不住惊呼起来:“天哪”

朱道临的母亲看完全套上清派秘而不传的典籍,彻底不淡定了。

她激动地告诉儿子,哪怕是如今掌管上清派祖庭典籍、金册、法印和传承的茅山元符宫,也没有千百年承传下来的全套典籍。

虽然经过几代人数十年殚心竭力的收集整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与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南昌万寿宫、京城白云观和武当玉虚宫等各大门派齐心协力共同挖掘,甚至派出专人携带巨款,前往日本、欧美各大博物馆和拍卖行找寻流落海外的道教典籍,但至今仍然收效甚微。

几十年努力的零星所得,根本就无法弥补千百年来巨大缺失之万一。

因此,只要这套极为完整的上清派典籍最终确定为真迹,朱道临不但是茅山上清教派的恩人,同样会成为天下道教信徒共同敬奉的同门尊者。

朱道临从容听完母亲郑重其事的解释,笑了笑并不怎么在意,他很想对老妈说这算什么要是你儿子把上清教派第五十代掌教张国祥张天师授予的法印拿回来,还不知道你老人家会激动成什么样子呢。

届时别说什么恩人什么尊者了,就连如今茅山元符宫里的掌教真人,也得恭恭敬敬叫我一声前辈,哼哼

朱母说完立即前往客厅打电话,把上清派失传数百年的典籍再现人间的喜讯,如实汇报给上级主管局长,速度之快连朱道临都来不及阻止,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耐心看着激动的母亲打完个电话接着再打一个电话。

第七十章舍名求利

s:谢谢水滴点点、木三水、骨头妹妹的打赏小火求收藏和推荐票支持感激不尽

朱母将这一特大喜讯分别告知两位上级局长、茅山玉虚宫首席执事、常年居住在茅山脚下镇子里的老母亲和当道士的哥哥之后,才呼出口大气放下话筒,望向站在面前的儿子自豪地说道:

“明天上午,省博物馆、省市两级宗教事务局的专家和领导都会来家里,干脆你今晚别走了,明天和妈妈一起好好对专家领导们说说,然后一起到省局召开鉴定会”

朱道临反而不急了,示意悄悄走过来的父亲和楚梅坐下,转向母亲平静地说道:“这事我不打算出面,也不愿要这份功劳,只求老妈帮个忙就心满意足了。”

朱母非常惊讶,想了想爽快地说道:“要不要功劳回头再说,先说说妈妈能帮你什么忙”

朱道临认真地解释道:“刚才我也提起过,这套典籍来自居住于缅甸北部的明朝上清派后裔,他们是我和段德铭生意上的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他们得知我是上清教派信徒后非常热情,闲聊中听我提起茅山祖庭没有一部完整的典籍传承,符箓、医卜、斋醮法术等重要典籍更是影子都没见过,他们似乎都不怎么相信。”

“当时也没说什么,可几天后他们再次过境找到我,委托我把这套上清教派第五十代天师增补刻印的典籍送回来,并提出个请求,说他们正在修葺和扩建自己的道观,苦于缅甸的铸造技术太过落后,于是想通过我转告茅山祖庭,请求在国内定制供奉于他们道观正殿的三尊大型三清鎏金铜像。”

“其中一尊是供奉于药神殿的扁鹊大师鎏金铜像,另两尊是供奉于娘娘宫的太元圣母和西池极乐金慈圣母鎏金铜像,还说花多少钱他们都会如数支付,当时我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了,觉得应该给予缅甸的同道一些回报才合礼数。”

朱母呵呵一笑:“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明早你大舅和元符宫几位元老过来我就告诉他们,请他们出面联系指定厂家,按照元符宫和九霄万福宫的标准派人监造就是了。”

“若是这套典籍能通过三方联合鉴定,不但不需要缅甸同道支付一分钱,反而会送上更多的厚礼以表谢意,放心吧,这事交给你老妈了”

话声未落,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朱母接完电话立即站起来:“省局的老局长等不及了,正在赶来我们家的路上,我们局长通知我做好接待准备,老朱,等会儿又要麻烦你了。”

朱父笑容满面地回答:“应该的,这是光耀祖宗的大好事嘛,哈哈”

朱道临也站了起来:“我还是不见那么多陌生人为好,走了啊对了老爸,你把那本收起来,我认为那是真迹,上面不但有南宋大贤金允中大师的批注,还有上清派第五十代名师玄玑道长的藏书印鉴,绝对是好东西,说不定全国就此一本,将来老爸你看腻了,卖个几百上千万的也不是不可能。”

朱父当即乐了:“还真是啊,哈哈听你的,等会儿就收起来,将来传给我孙子,不能让你妈都贡献出去了。”

朱母不屑地瞪了丈夫一眼:“你那本算什么,再贵也没我儿子送我几块古玉金贵,哪天随便卖出一块,就能轻轻松松换回上百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