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盛世 > 分节阅读 1

分节阅读 1(2/2)

目录

“是。”杨四庆擦了擦眼泪,后退着恭谨而出,王承恩不管是在宫内,还是在宫外,都是有着相当重的分量的皇上病了,大明国还能够照常转动,但是王公公病了的话,真的要出大乱子,看见王公公恢复了常态,杨四庆的心中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王承恩长长的叹口气,看着宫外的天空中,那紫色的雷暴云泉,越来越重似乎要将整个天地都吞噬了一般五步之内都无法看清人影不由的在心中哀叹,莫非这天象暗示的,就是我大明王朝的末日了吗王承恩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皇上的性格,也比任何人都清楚皇宫内帑的存银,虽然有三百七十多万两银子,但大明国此时已经是危如累卵哪里不需要用钱天下灾荒不断,瘟疫四起即使是最危急的时刻,历代皇上都舍不得轻易动这笔银子啊如果这次无法说服皇上将大内的存银拿出来的话,他已经做好了,将自己的老底都捐献给皇上的打算了虽然这有可能让皇帝对他产生嫉恨认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但是为了皇上,为了皇上的天下他不得不这么做还在信王府的时候,他就已经存了七万两银子了。

王承恩还在心急如焚的当口儿,底下的办事太监又来报告,“王公公,不好了”

王承恩心中苦闷,想要发作,又怕惊醒了崇祯皇帝,连忙快步过去,一个巴掌打在那太监的肩头,“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惊了圣驾,你一万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那太监被王承恩这么一训斥,点头哈腰的恢复了常态,捏着嗓子道,“王公公,三边告急,巡抚杨鹤急报,农民军王左贵造反”

“什么”王承恩当真是头一个有两个大怎么什么事情都赶在今天了农民军造反,加上边关告急任哪一条,都够皇上伤脑筋的了

王承恩对崇祯皇帝,那了解程度,可以说超过了崇祯皇帝对他自己个儿的了解程度了他知道尽管崇祯皇帝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十七岁登基,从小生活在温室之中,甚少和民间实情接触,也甚少接触朝廷事务处理,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如果真的让这才初刚承接大统的小皇帝来处理这些棘手要务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他有没有能力将这些要务都一一解决想到这里,王承恩心中不由的猛然一沉

“魏公公到。”就在王承恩在为皇上着急担忧的当口,承乾宫外又传来了一声报号,王承恩知道,手握天下兵马大权的魏忠贤到了

第0001章崇祯元年

王承恩擦了擦眼泪,急忙迎了出去,虽然魏忠贤已经开始失势,但魏忠贤在朝廷上下的影响力仍然在,而皇帝也没有对他做出最后的处置皇帝的态度并不明朗,王承恩当然不敢轻易的开罪这个曾经的老上级。

“魏公公,您来了。”王承恩拱手行礼。

六十出头的魏忠贤,虽然年岁已高,却仍然是仪表堂堂,跟现代的影视剧中的形象,差别极大魏忠贤笑着拱手还礼,“王公公,老奴是来跟圣上请辞的,老奴年岁大了,身兼着东厂的差事,还有那司礼监的差事,多有力不从心,想请皇上免去老奴的一项差事。”

王承恩的心中又是一惊,今天受到的惊吓过多,他都已经有些麻木了,但是魏忠贤此时出招,这可能比刚刚接到的那些噩报,加起来的分量,还要大“魏公公,皇上病了,刚刚听说了西北边关噩报,才病倒的,您这个时候说这些,怕是不甚妥当吧”

魏忠贤一副诚恳态度,“王公公,咱们也认识这么多年了,以你王公公的才能,自然可以接替老奴手中的任何一个职务啊,我们一起为皇上效力,也能够让老奴喘口气不是”

王承恩当然知道魏忠贤这两个职务的分量司礼监秉笔太监,等于是皇上和大臣之间的纽带,皇上有事下达给臣下,要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大臣有事要启奏皇上,还是要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这等于是半个皇帝啊不然人家怎么叫魏忠贤九千岁呢东厂厂督,更是权倾天下可以通过东厂散布在全国军政民政中的太监和节制锦衣卫,对整个天下的官员百姓,以及军队加以控制,他的这两个职务,任凭哪个都是当太监梦寐以求的职务“老奴一是没有魏公公这样的才能,二是这样的大事,不敢妄自评论,等皇上龙体稍好,老奴立刻将魏公公的事情禀奏圣上。”

魏忠贤点点头,暗道王承恩确实有些水平对于这样的巨大,却能够不动声色,有接班自己的潜力,但是,没有这么容易老子把持朝纲几欲十载树大根深,盘根错节,不是你们说动就能够动的

这身为前朝红人和本朝红人的两个大太监正说话间,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沉闷的炸雷真的恍如龙吟一般半年多没有雨水的北方天空,顿时风雷大作,大雨瓢泼而下谁都没有瞧见,一道紫光射入了紫荆城中的承乾宫

“让皇后来见朕”一个神采奕奕的皇上出现在了承乾宫的大门口,正是大明君主朱由检。

朱由检忽然走出承乾宫,将魏忠贤和王承恩都吓了一跳,魏忠贤吓到是因为刚刚王承恩说皇上病了,这幅神采,哪里有病了的说法王承恩被吓到,是因为刚刚明明看见皇帝被急的吐血啊怎么才片刻功夫,就这幅模样了而且憔悴之色,一扫而空这幅神清气朗的模样,王承恩自己也从来没有见过呢

朱由检为什么忽然这么快就恢复了健康,说来话不长。

因为在上吊的时候,朱由检是一只脚穿鞋,一只脚没有穿鞋,穿着的还是一直红鞋,根据地狱法则,如此的死法,勾魂小鬼是不敢接引的,所以,他没有入地狱,没有走正统的黄泉路,而是由一个渡厄真人引路,直接在三百年后的公元1944年降生。

因为不是走的黄泉路,所以没有喝孟婆汤,他也因此带着前世的记忆在这一世,他经历了千疮百孔的华夏大地,如何驱逐鞑虏,还复河山亲身经历了数次战争,亲眼目睹了中国如何一次次的在逆境中崛起,如何一次次的抗击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如何在一片废墟之中,使得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众多第三世界国家所敬仰的老大哥。

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后,他先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国家干部。“青山处处埋忠骨,不怕为民做忠仆”,以此铭志。朱由检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付出,无怨无悔

由于前世朱由检负了的佳人太多,所以他一生未娶虽然一生未娶,但他收养了三十多名孤儿和十多个孤寡老人,身边从来没有一张十元的大钞,外套都是洗的发白,补丁贴着补丁,退休时已经是乡长退下来的,却始终穿着他退伍时候的老解放鞋,他一生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却从来不曾用公款吃喝过一次,从来没有拿过老百姓的一针一线。

在公元2044年,这位百岁老人去世的时候,他没有留下多么辉煌的业绩,也没有留下让后人敬仰的著作,朱由检知道自己不是天赋卓绝的才子,只是用他自己的辛劳谱写着一曲平凡无华的颂歌,但是,他却不知道,在他死后,有超过百万的民众为他送行,党中央国务院将感动中国前百名人的荣誉追授给他

遵照朱由检同志本人的遗愿,他的骨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