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3(2/2)
李世民和那些朝中官员,被安排在了大帐篷中用餐。而那些学员们,则以各队为单位,由值日员端着盆子排着队打饭。
李世民见他们所用的饭菜和学员们是相同的,一点都不以为意,反而夸奖说,军中就应该这样,军官与士卒同甘共苦才对。
吃过午饭,教员们和学员们有半个时辰的午休时间。李世民等人则在李靖、李道宗和马周的陪同下参观起了讲武堂。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参观的,讲武堂如今就是一座大军营。要说与别的军营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讲武堂的内务设置极为规范,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摆放的整整齐齐,怎么看都是直线与方块的结合。
操场上的训练器材如此,官员和教员们办公营帐中的文具如此,库房中的衣甲兵器如此,连学员们营帐中的被褥,也是如此。
尤其是被褥,全都叠成了豆腐块,这让李世民和那些朝臣都大呼惊奇。李世民还很感兴趣的去捏了几床被褥。结果发现,里面并没有塞木板之类的硬东西,就仅仅是被褥。
“被褥为何要叠成这样不浪费时间吗”李世民问道。
李靖回答说:“这是鹏羽制定的内务规范。鹏羽说,一切物资的摆放,都要有利于战备。要做到个人物资与公用物资分开;打仗行军时要带走的物资和后留物资分开;携行物资与运行物资分开。物资的管理,要做到定人、定物、定车、定位。这叫做三分四定。至于物资摆放和被褥的叠放上都是直线加方块的形式,鹏羽说,这跟走队列是一样的,从平时就培养官兵的服从意识和协同意识。用鹏羽的话说,士兵在叠被子和摆放物资的过程中,就慢慢把自己身上的棱角都转移到物资和被子上了,这是一个磨性子的过程。”
李世民听了李靖的解释,思考了一阵后连连点头道:“从小处着手,从平时做起,点点滴滴都是纪律,这是极好的”
李靖又道:“鹏羽说,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保障。而要看一支部队的纪律好坏,很简单的两点就是,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
“说得好”李世民赞了一声。随即回过头,对他身后的十几个武官说道:“药师刚才的话,你们可都记下了”
“臣等记下了”那些武官齐声答道。
“光记下还不行,你们也要照着讲武堂的样子做。”李世民又说道,“讲武堂不是在假期安排学员到你们的军营实习么。依朕看,也别总让学员们学你们,你们也要向讲武堂的学员学习。下次再实习,便让学员们好好教教你们讲武堂的这一套。这些东西可不是花架子,都有大道理在内呢”
“臣等遵旨”
李靖这时说道:“臣戎马半生了,要说治军,也颇有心得。可自从见识了鹏羽弄出的这些东西,臣便自愧不如了。正如陛下所说,治军,就应该点点滴滴都融会纪律。”
“哈哈,朕倒是第一次见到药师在治军上如此佩服一个人。”李世民笑道。
“唉,臣老了,眼光和见识都比不得年轻人了哟。”李靖自嘲了起来。
“药师也不必如此谦虚。赵云泽此人,实用的新点子倒有不少,可他终究是少经军旅,论起带兵打仗的本事,他可差药师多矣了。”李世民说道。
“哈哈,鹏羽所缺的只是历练而已,用不了几年,定胜过臣”李靖道。
“那我们便拭目以待吧”
第332章大比武下
到了下午,大比武的比赛项目换作骑术和箭术。
赵云泽对这两项技能都不算精通,所以,比赛的规则的制定是由李靖主导的。
骑术比赛,是远程越野障碍赛。参加比赛的人员,由讲武堂出发,骑行至长安城玄武门北边的渭水便桥返回。比赛途中,设置了各种障碍物,骑手需要控马越过障碍物,不得下马牵行。比赛成绩以参赛人员到达终点的次序排列。最后再计算出单位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讲武堂至今尚未开骑术课。而且,参赛人员使用的马,都是由从其他军营借来的。这就给骑手们带来了困难,也更加检验参赛者的骑术水平。
而箭术比赛,则分为立射和骑射两项。每项又分为固定靶和移动靶两种。比赛成绩的判定,是四个项目的综合成绩。
李世民一直观看到下午的比赛结束,才返回长安城。临行前,他问李靖什么时候能结束全部比赛。李靖说明天上午比赛便全部结束,下午举行颁奖仪式。李世民便决定,明天下午再来讲武堂,参加颁奖仪式。
休息一夜,第二日上午是负重越野和拳术项目的比赛。
负重越野,参赛人员需着衣甲,带齐打仗时的军械,进行五公里的越野跑。拳术比赛则采取小组淘汰赛,两两捉对搏击,抽签决定对手,胜利者再进入下一轮比赛,直到决出冠亚军。实际上这已经成为搏击赛了。
一开始,李靖还反对这种形式,认为直接捉对搏击会有损伤。可李道宗和赵云泽都表示不能用表演式的花架子,就是要让参赛者对打见真章。讲武堂的学员是为了实战而生的,不是用来看的。
李靖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不过,为了避免有严重损伤,参赛者都必须佩戴护具。
今天上午的比赛,是大比武中最残酷的两个项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午的两个项目是最耗费体力的。尤其是搏击比赛,在进行完负重越野后,只休息两刻钟便立即进行搏击比赛,获胜者还要继续后面一轮轮的搏杀,这给参赛者的体力带来了很大挑战。
这也是赵云泽有意将负重越野和搏击比赛放到一起进行。为的,就是考验参赛者的意志和体能极限。毕竟,他还要从参赛者当中挑选出一百名预备特战队员。
果然,进行搏击比赛时,头几轮参赛者还比较生龙活虎。可到了后面几轮,很多参赛者连站都站不稳了。打出的拳、踢出的腿,也都绵软无力。到了这时,拼的已经不是搏击水平了,而是意志力。谁能坚持多出一下拳,多踢一下腿,多一个摔抱动作,都有可能获胜。最后冠亚军决赛时,两名参赛队员几乎是把嘴唇咬破了血才坚持下来的。
这场搏击比赛,对观众们的震撼非常大。连那些裁判员,也都为参赛者的意志所折服。
一场搏击比赛下来,讲武堂也多了很多伤员。这些伤员,基本上都是在头几轮的比赛中受伤的。越到了后面的比赛,致伤的情况反而越少了。大家都没力气了嘛。
好在,因为佩戴了护具,伤员们的伤势倒是都不大严重,大多数是皮外伤。最严重的,也就是眉骨骨折,又或者扭伤了脚踝、手腕。学员们都年轻,这点伤势,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下午,讲武堂举行大比武的颁奖典礼和总结大会。李世民果然没有失约,又带着一班文武高官来了讲武堂。
奖项分四类。个人单项、个人全能、集体单项、集体全能。每一项,都只取前三名颁发锦旗。每一个项目的第三名,由李道宗颁发锦旗;第二名则由李靖颁发;第一名,由皇帝陛下李世民亲自颁发。至于物质奖励,对不起,军人争的是荣誉,不是物质。
倒是李世民带来了一些弓弩、刀剑等实物,发给了获奖者,弥补了讲武堂的吝啬。
不过在大比武结束后,人家获奖者们从李世民那儿领到的奖品,立马就被赵云泽下令收入了库房统一保管。说是要等学员们毕业之后,再还给他们。这也是出于安全管理的考虑。
一场大比武,无形中提高了学员们争先创优的心气,也为学员们进行了一次荣誉使命的教育。而赵云泽也通过这场大比武,挑选出了一百名预备特战队员。
这一百名预备特战队员,学员占了七成,警备队占了两成,后勤辅兵居然也占了一成。
这让赵云泽大为感慨,大唐不愧是尚武的朝代啊,连辅兵都有这么多人能在大比武中脱颖而出。也难怪唐初时朝廷对异族的战争都是以少胜多了,大唐的爷们儿就是能打呀
休整两天过后,赵云泽便把通过大比武选出的一百名预备特战队员和特勤署总部选出的一百人集合到了一起。
讲武堂外一片树林中,赵云泽站在两百名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