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7(2/2)
松本峰知道河边正雄的脑子一向好使,经过河边正雄这么一说觉得挺有道理,因此开口提醒山口惠子。
山口海等人脸上的神色顿时再度变得凝重起来,认为河边正雄和松本峰的担忧并非不无道理,在他们眼中大明的人士向来狡诈,保不准届时会找理由进行推脱不让炮营前来支援,进而任由他们与大琉球岛上的倭寇厮杀。
“忠武王一言九鼎,既然他答应了咱们就断然不会反悔。”山口惠子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一脸肯定地向山口海等人说道,她在京城待了这么长时间耳濡目染下自然清楚李云天向来说话算数,从不食言。
“主公,人心难测咱们不得不防呀。”河边正雄见山口惠子非常信任李云天,于是躬身说道。
“你们不了解忠武王,忠武王最重的就是信义二字,大明京师满朝文武无不对此了然于胸。王爷既然已经答应帮我重振家族声威,那么绝对不会让咱们去送死”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王爷肯定会让堂本他们打头阵,率先去冲击琉球岛上的萨摩藩武士。”说着,山口惠子望向了河边正雄,斩钉截铁地说道,“因此,咱们现在还是好好准备一下抵达琉球岛后的作战事宜,这一战事关咱们的声誉必须取胜。”
“主公,王爷肯让堂本他们打头阵”河边正雄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震惊的神色,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山口惠子。
他口中的“堂本”指的就是当日在鸡笼港外与山口惠子打赌的三名倭寇首领当中的最后一个,也就是那名刀疤脸倭寇首领。
第922章海上来客
“王爷一定会这样做的,他既要告诉咱们他并没有拿咱们故意送死的意思,同时也想从堂本他们与萨摩武士的交战中估算出萨摩武士的实力。”
面对河边正雄的疑问山口惠子再度微微颔首,她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他做事让人捉摸不透,不过这次我肯定猜中了他的心思。”
刀疤脸倭寇首领名叫堂本三郎,虽然无论他的名字还是服饰都是标准的倭人装扮,但山口惠子等人都知道他是大明人氏,现在是山口惠子手下那些大明籍贯倭寇的头儿。
由于堂本三郎并不是倭人,所以山口惠子可以与其保持了一段距离,私下里河边正雄等人都将堂本三郎这些大明籍贯的倭寇视为被大明招揽的大明军队。
这么长时间以来,山口海等人还是第一次见到面若冰霜的山口惠子笑,虽然只是微微笑起来但笑容却显得无比灿烂,这使得众人心中感到非常惊讶,不由得相互间对视了一眼。
大琉球岛,首里港。
首里港位于大琉球岛南部西海岸,风景优美,是琉球国对外贸易的唯一一个港口,市面繁华,生活富庶,距离琉球国的王城首里城只有咫尺之遥,是首里城的外港。
大琉球岛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使得首里地区有着很多婆娑多姿的棕榈树和槟榔树、苍翠挺拨的琉球松、五彩缤纷的各色鲜花,如果配上蔚蓝色的大海和白云朵朵的天空,将向人展现出一派优美的南国风光。
说到首里城,就不得提及被琉球国视为国宝的守礼门,守礼门建于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第四代尚清王时期,以当时大明的牌坊为原型,混合了唐代建筑的风格和琉球的传统手法而建成的一道牌坊,上面挂着“守礼之邦”的汉字匾额,既代表着琉球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体会出其当时与大明往来的密切。
这天上午,首里港像往常一样忙碌着,从南洋诸国、朝鲜国和倭国来的大小商船停满了码头。
“你们看,那是什么”忽然,一名立在一艘商船上卸载货物的年轻苦力好像发现了什么,指着远处的海平面惊讶地向周围的人说道。
人们闻言纷纷随着那名年轻劳力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正向首里港而来。
“是海鸟吧”一名苦力望一眼那些小黑点,随口回答,那些在远处盘旋在空中的海鸟望上去也是这样的效果。
“不像是海鸟,现在又不是渔汛不会有那么多海鸟聚集在一起。”另外一名年长苦力有了摇头,否认了那些小黑点是海鸟。
“看什么看,快干活,你们这些懒鬼是不是想挨鞭子了”就在人们好奇地准备猜测那些小黑点是何物的时候,一名五大三粗的监工将手里的皮鞭甩得啪啪响,高声呵斥道,“今天干不完活谁都别想吃饭。”
苦力了闻言纷纷低下了头,默不作声地卸载着货物,谁也不想吃监工的鞭子,更不想到时候没饭吃。
“快看,海面上的那些东西好像是船”不过,那些远处海面上的小黑点也吸引了码头上其他人的注意,过了没多久,一个惊讶的声音在码头上响起。
这一下,码头上的人们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包括先前那个凶神恶煞的监工,纷纷抬头向海面上张望。
“果然是船”
“好多船”
“这些船看上去好像不小呀”
随后,整个码头上顿时骚动了起来,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纷纷指着远处海面上那些越来越近的黑点说道,有视力好的人已经能看见排在前面的黑点有着船的轮廓。
当琉球国负责首里港事务的地方官急匆匆赶来的时候,码头上已经人山人海聚满了闻言前来看热闹的百姓,现场沸反盈天。
“好好大的船呀”在几名差役的开路下,那名地方官挤进了人群,当他来到人群前面看见海面上所发生的一幕后,禁不住目瞪口呆地傻在了那里。
远处的海面上,一群船只正在缓慢地向首里港驶来,虽然距离首里港还有不少路程但那名地方官还是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些船只形体的庞大,远远地就给了他一种莫名的震慑。
“快快去向王城报信,就说大大明来人了。”很快,那名地方官就反应了过来,他见多识广自然清楚如此大形体的船只只有大明才有,而且那些船只前来的方向也正是大明所处的方位,故而有些口吃地吩咐身边的一名差役。
“告诉王城的人,来的大明使者好像官阶很高,让他们早做应对。”在这名地方官的印象里,他以前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船只,更没有想到那些大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