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509

分节阅读 509(2/2)

目录

张辅见状连忙表示了反对,神情严肃地向宣德帝说道,现在蒙古军队还没有攻城就跟他们议和,与不战而降有何分别,届时大明的威严何在

“臣等附议”在场的几名勋贵自然站在张辅一边,郑重其事地向宣德帝表明了态度。

蹇义不由得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又要爆发一场争吵,围绕主战还是议和朝廷里近来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搅得京城官场上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说实话,大部分的官员私下里还是支持议和的,毕竟很少有人想要跟京城共存亡的,如今大明还有大片疆土,完全没有必要在京城与蒙古军队死磕,即便是与蒙古人划黄河或者长江而治那么大明也有不少疆土可以治理,以后可以积蓄力量进行反击。

只不过如此一来大明的威望和宣德帝的颜面就要受到很大的损害,大明自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建立起来的天朝上国形象在那些藩属国面前讲土崩瓦解。

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再度用手帕捂在嘴角轻咳起来,他当然知道在京城坚守会有危险,可是为了大明的声威不能毁在他的手里,同时也是避免史书上说他是一个不战而和、割地赔款的皇帝,唯有守住京城,毕竟现在还没有到非议和不可的地步。

“太师,虽然居庸关已破,但是紫荆关仍在我大明的手中,可即便如此忠国公还没有挥师从紫荆关救援京城,如此看来万全都司战况堪忧。”

果然,杨荣见张辅反对议和,冷笑着望着他说道,“既然连近在咫尺、有着近二十万大军的万全都司都无法救援京城,那么被挡在西宁堡的辽东都司更是无法前来解围。”

周征没有从紫荆关入关救援京师一事引起了朝堂上不少官员的非议,很显然距离京城最近一支援军就是万全都司的明军,至于辽东都司,虽然李云天接连打了三个胜仗逼得蒙古军队处于守势,但在朝廷里的官员看来辽东明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辽东的蒙古军队相提并论,短时间内很难击败辽东的蒙古军队。

毕竟,在李云天赶到辽东的时候辽东都司的军队已经一败再败,被分割包围在几座孤城里,即便是李云天再有能耐,也没办法使得那些败军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脱胎换骨。

至于李云天在给宣德帝的奏章里提到的招揽而来的女真兵、蒙古兵和朝鲜兵,则被京城的那些文武官员们给无视了,很显然他们都不认为大明要靠女真兵、蒙古兵和朝鲜兵打仗,更想不到李云天竟然能收编如此多的异族军队,故而并不看好辽东都司比万全都司先给京城援助。

“杨大人,此言差矣,忠国公之所以没有驰援京城,是因为蒙古军队已经做好了在路上伏击万全都司援军的准备,蒙古骑兵在京畿地区可以策马驰骋,一旦双方交战将给我军带来重大伤亡。”

张辅很显然不同意杨荣的说法,作为一名金戈铁马数十年的老将,他深知周征做出了最正确的决定,并没有急于救援京城以避免跟蒙古军队在野外交战,否则万全都司的明军必将遭到蒙古军队的重创,因此神情严肃地转向宣德帝说道:

“皇上,京城城高墙厚,又有二三十万军民守城,蒙古人要想攻下京城谈何容易,等来年各处勤王之师抵达,忠国公必会与援军南北夹击,定能大败蒙古军队。”

“太师,如果蒙古人在援军到来之前猛攻京城,又或者他们也想趁机消灭各地援军,届时京城的形势岂不是更加危急”

杨荣冷笑了一声,不无嘲讽地说道,“当务之急是确保皇上龙体万安,而不是与蒙古人拼个鱼死网破,即便皇上南狩金陵你们也有仗可打,照样能够立下军功”

“你”听闻此言,一名立在张辅身后的勋贵禁不住勃然大怒,他岂会听不出杨荣口中的讽刺挖苦,好像张辅等人固守京城是为了捞取战功似的,因此怒气冲冲地指着杨荣说道。

“皇上,安定门守将、永宁伯张峰有紧急军情禀告。”不等那名勋贵把话说完,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跑进了殿内,跪在地上尖着嗓子说道。

“安定门”现场众人不由得吃了一惊,狐疑地望向了那名内侍,对此显得十分惊讶。

宣德时期,北京城有九个城门,即朝阳门、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阜成门、德胜门、安定门、东直门和西直门,九门提督中的“九门”就是指的这九门。

北京城的九个城门与通常城池的城门不同,每个城门都有着不同的用途,通俗点儿来说的话就是九门走九车,故而有东直雕像、西直水纹、朝阳谷穗、崇文铁龟、正阳关帝、玄武午炮、阜成梅花、德胜祈雪和安定真武之说。

其中,京城北面的德胜门和安定门走兵车,因为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故而军队出城入城走着两个门。

通常来说的话,军队出征时走德胜门,收兵时走安定门。

德胜门在元朝时是健德门,乾隆四十三年大旱颗粒无收,年末清高宗去明陵祭祖,行至德胜门时逢大雪纷飞除去一年之暑气,高宗龙颜大悦作御诗立“祈雪”碑碣一通,有黄顶碑楼,碑之高大令其它诸门的石刻难以比拟,故人称“德胜祈雪”。

值得一提的是,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放着一尊炮,不过这炮不是用来打仗而是用来报时。

每日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一声火炮,供城内的百姓听炮对时,这也是玄武午炮的由来。

同时,德胜门也叫“修门”,有品德高尚之意,意味着仁义之师要从此门出征讨伐。

安定门在元朝时称为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的收兵之门,建筑整洁,布局精练。

由于安定门外的粪场比较多,因此除了兵车外粪车多从安定门出入,而且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

与众不同的是,其他八座城门的瓮城内都建有关帝庙,而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却是真武大帝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故而有了“安定真武”一说,在诸门中颇有独特风格,成为了安定门的镇门之宝。

出兵德胜,收兵安定,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军事调度体系,即便是打了败仗也走安定门,这次没胜可以下次再“安定”。

这也是李云天为何要走安定门的原因,通州位于京城的东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他应该从京城南面三个城门正中间的正阳门入城,不过由于他是奉命出征,因此在没有得到宣德帝谕旨的情形下唯有从安定门进入京城,否则就有悖大明军制。

故而,对于镇守安定门的张峰有紧急军务汇报,现场的众人都感到很意外,除了蒙古军队攻城外实在是想象不出能发生什么急事竟然使得张峰亲自入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