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495

分节阅读 495(2/2)

目录

这是蒙古政权由世界性的大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原为主体的王朝,且在这之前“元”之名尚未出现,故“元朝”的建立应由此算起。

元朝的蒙古文则称为“大元国”或“大元大蒙古国”,继承了原蒙古帝国的法统。

不过,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仍然与忽必烈敌对,并联合察合台汗国与金帐汗国组成同盟与忽必烈的元军交战,并一度攻占漠北哈拉和林。

金帐汗国君主忙哥帖木儿本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转为支持海都反对忽必烈。

忽必烈去世后海都等继续与元成宗交战,直到海都于1301年2月去世。

在窝阔台汗国灭亡后,其余三大汗国仅在名义上仍为元朝的宗藩元朝称其为西北诸王,实际独立的地位为元廷所承认。

元廷保留了金帐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处的份地,每年颁给岁赐。

而伊利汗国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册封,颁发“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作为元朝的藩属国,此后金帐汗国的数位君主,如脱脱肃宁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册封。

因此,关西七卫的首领并不是北元的臣属,所以阿鲁台无法命令他们行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的关西七卫与瓦剌时常爆发战争,与鞑靼的关系则比较友善。

本来阿鲁台可以轻松地应对目前的局面,不过他万万想不到辽东的战局竟然会出现巨大的纰漏,按照计划宣德八年上半年辽东的蒙古军队就要攻占整个辽东,然后与兀良哈部合兵攻打山海关。

届时,关西七卫在配合北元兵打下居庸关后合兵北上,与辽东的蒙古军队夹击山海关的明军。

非常可惜,李云天在辽东把蒙古军队的计划打乱了,迫使蒙古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而没有了辽东蒙古军队的配合,要想打下山海关简直就难于登天。

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它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襟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攻,其关城紧扼隘口,东有峻岭,西是一道天然屏障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古人称其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由此可见其的重要,当年若不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兵根本就无法攻破山海关。

为了能在北直隶有一个立足之地,阿鲁台让人攻占了通州城,并且开始布局北直隶,派兵攻打北直隶各州府,大张旗鼓地在那些州县建立北元政权,全力征募仆从军士兵。

与此同时,阿鲁台让人开始制造大型攻城器械,摆出了一副攻占京师的架势,使得京城里的局势万分紧张,城里无论官员还是百姓莫不人心惶惶,担心城破后受到蒙古兵的屠戮。

阿鲁台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逼着周征主动出击,然后在战场上消灭周征所辖的明军,如果周征不上当的话那么他就攻城,倒要看看周征能忍到哪个地步。

第708章迫在眉睫

九月中旬,辽东湾。

一支由五艘三桅战船和十几艘大型海船组成的船队静静地海面上航行着,船队中间的明扬号三桅战船上的甲板上,李云天神情严肃地望着前方蔚蓝的海面。

为了打破辽东战事的僵局,李云天准备出奇制胜,率领骁武军从海路绕过西宁堡的蒙古军队,然后在广宁右卫登陆,率军奇袭大宁城。

大宁城的兵力现在非常薄弱,只有五千兀良哈兵,原本驻守大宁城的兀良哈兵就不多,只有两万人,其余的兵力基本上都部署在了山海关前以阻挡明军北上的道路,使得山海关有六万兀良哈兵。

阿岱汗两次从兀良哈部抽调了四万兵力对抗辽东明军,兀良哈三卫的指挥使从山海关抽掉了一万兵力,从大宁城抽掉了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从各自的部族中征集,好不容易又凑够了一万五人。

因此,兀良哈部的兵力都集中在了山海关和西宁堡,局部地区只有少量的部队,根本就不足为惧。

此次偷袭大宁城,李云天带了五千骁武军、三千女真兵和两千蒙古兵,其中骁武军中有三个火枪营,是李云天的杀手锏。

按照李云天的计划,他原本在十月初才偷袭大宁城,不过就在他在海州卫处理军务和政务时,张辅派人乘船冒死渡海将关西七卫通过倒马关进入北直隶的事情送到了辽东半岛南端金州左卫的旅顺口。

金州左卫的人不敢怠慢,当即火速将这个消息禀告了李云天,李云天顿时大吃了一惊,立刻意识到倒马关出了内奸,否则以倒马关的险峻即便是有二十万关西七卫的人马也无法越雷池一步。

由于倒马关的突然失守,使得李云天不得不改变了原先的计划,提前偷袭大宁城,以期尽快解决辽东的战事。

在李云天看来,倒马关的意外陷落完全打乱了明军在万全都司的部署,使得万全都司陷入了一个守城或者出击的两难抉择。

说实话,虽然李云天也认为守城才是最正确的抉择,但是没有哪个明军将领能在蒙古军队真的攻打京师后而坐视不理,否则那可就犯了欺君大罪,事后绝对会被言官弹劾。

李云天知道周征现在统帅着万全都司的军队,以他对周征的了解周征不会中阿鲁台的当在居庸关破了后救援京师,可是当京师真的被蒙古军队猛攻后,周征即便是明知路上有蒙古军队的埋伏也要硬着头皮派兵前往,这已经与战术战略无关,完全是要尽臣子的本职。

因此,李云天为了避免周征被动出兵,进而使得明军白白送命,必须要尽快结束关外的战事,然后率军入关给京城解围。

说实话,李云天没有先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关西七卫会千里迢迢地从西域赶来参战,更料不到原本固若金汤的倒马关成为了一道摆设,使得战局变得复杂起来。

“风雷将军”望着波浪不惊的海面,李云天口中不由得喃喃自语了一句,他总觉得北元这次南侵与以前不同,好像有什么人在幕后策划和操纵了这一切,而那个曾经出现在虎皮营驿城的风雷将军无疑就是最可疑的人选。

将达尔鲁晾了一个多月后,心情焦躁的达尔鲁终于老实了下来,一五一十地把知道的事情讲给了李云天。

按照达尔鲁的说法,风雷将军五六年前找到了阿鲁台,不仅帮助阿鲁台收编了草原上的几个大部族,而且还说服阿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