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460

分节阅读 460(2/2)

目录

不过随着李云天的到来情形发生了变化,确切的说是李云天彻查军粮案使得李稷心中隐隐约约感觉李云天的背景不简单,对他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忌惮。

李稷相信,李云天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在昨晚的宴会上向黄喜说出退兵朝鲜国一事,或许这是一种试探,又或者是一种威胁。

“左议政,你有阻止明军进入我国的办法”黄喜闻言淡淡地望着李稷,他当然清楚明军进入朝鲜国后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可朝鲜国有拒绝的理由吗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辽东明军被蒙古人给灭了

听闻此言,李稷顿时陷入了沉默,要是明军真的选择撤入朝鲜国,那么朝鲜国根本无力抵抗。

现场众人纷纷小声议论着,脸上皆流露出无奈的神色,谁也没有阻止明军来朝鲜国的方法。

“我国国力贫弱,根本无法供应明军大军的给养,与其退进我国不如撤向山海关,退回关内。”沉吟了一下后,李稷抬头望向了黄喜,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借口。

“左议政,如此一来关外可就没有明军了,难道你打算让奴儿干都司的那些女真人与入侵辽东的蒙古人交战要是明军与女真人的关系真的有那么好的话,咸镜道现在还是女真人的天下”黄喜闻言心中顿时就是一声冷笑,有条不紊地反驳道。

明军要是撤回关内的话将使得蒙古人可以集中兵力在山海关外,而撤到朝鲜国将使得蒙古人不得不两线作战,因此明军肯定会选择去朝鲜国,以分散蒙古人的兵力。

至于奴儿干都司虽然有着一百多个卫,但地广人稀,大明根本就指望不上,从奴儿干都司调兵的花销和精力远大于从内陆调兵。

再者说了,奴儿干都司的女真人与大明的关系并不亲密,否则岂会坐视建州左卫被朝鲜国吞并

“至于粮草,刘大人已经说了,他将给京城写急报,调集粮草从天津港运到平壤府的港口,将粮草囤积在平壤城,足以解决军需事宜,而且届时也将负责我军的粮草。”

说着,黄喜冷冷地告诉了李稷一件事情,李云天早就知道有人会拿粮草的事情推脱,故而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从关内调集粮草将解决明军的后勤补给再加上解决朝鲜国粮草的话,朝鲜国将没有任何理由推脱拒绝明军入境,也不能以军粮不足为由从边境撤军保存实力。

“怎么会这样”得知李云天竟然要从海路调粮,李稷的脸色先是一怔,随后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双目满是愕然的神色,李云天的举动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他一直以为大明肯定会让朝鲜国解决军粮的供给,万万想不到李云天会不辞辛苦地从海上调粮。

现场众人也被这个消息惊呆了,纷纷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云天会变得如此大方,竟连朝鲜国军队的粮草也给包了下来,这可是史无前例之事。

第659章海运

“主上殿下,海路复杂,臣认为大明纵然有心从海上运送物资,但此事风险极高,恐怕最终难以成行。”就在思政殿的两班权贵被黄喜所带来的消息震惊的时候,右议政柳尚民站了出来,不动声色地向李裪说道。

柳尚民是两班权贵里中间派系的领袖,夹杂在李稷和黄喜之间左右逢源,正因为他是中间阵营的人,故而李稷和黄喜都对他进行拉拢,使得他能够趁机渔利,进而顺利地当上了右议政。

对于李云天所说的负责朝鲜国军队的粮草,柳尚民认为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先不说李云天为何如此好心地提供粮草,单单要想把那些粮草从天津港运到平壤府的码头就不容易。

海上风云变幻,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足以使得船队全军覆没,因为以现在的造船技术难以抵挡海面上的那些风浪,别忘了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都是因为遇上了风暴而功亏一篑。

虽说忽必烈东征选择的时机不对,两次东征都选在了多风多浪的季风季节,单足以说明海上风暴的可怕。

辽东战事紧急,明军的粮草供应不能出丝毫差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明军绝对不会撤往朝鲜国,十有八九会撤回关内,等宣德帝北征回归后再集结兵力收复辽东。

经柳尚民这么一提醒,现场众人随之恍然大悟,搞了半天原来李云天是在信口开河而已,要是海运方便的话大明朝廷先前也不会舍近求远派魏兴和陈明来朝鲜国购粮了。

“主上殿下,臣倒不这么认为,据臣所知大明已经调集了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宝船前去天津港,将运送军队和物资去西京。”

黄喜闻言嘴角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他已经从李云天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因此有条不紊地向李裪躬身说道,“臣觉得主上殿下应该早作准备。”

“孤会慎重考虑此事。”李裪皱着眉头微微颔首,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化解了李云天在军粮一案中的攻势,岂料李云天如此快又抛出了一个令他更加头疼的麻烦来。

与军粮案相比,在李裪看来明军进入朝鲜国无疑更为糟糕,万一明军停在朝鲜国不走,那么他就将受制于大明,再也不能施展胸中的宏图大计。

“领议政,孤听闻上使赵大人已经将军粮一案交由你查处,此案事关重大,孤准备让左议政和右议政与你共查,你看如此。”随后,李裪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望着黄喜,虽说明军进入朝鲜国是他绝对不愿看见的事情,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好军粮案。

“主上殿下,此事不知是否是刘大人的戏言,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臣一定与两位议政办好此案。”黄喜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躬身答道,李裪此举无非是想让李稷和柳尚民在查证军粮案时对他进行牵制,同时也表明了李裪在此案上的态度,希望他适可而止,不要牵连过多。

这意味着李裪要在军粮一案中向黄喜进行妥协,两人要通过权力上的交换各取所需,以期安然度过此劫,毕竟黄喜也不希望此事搞得腥风血雨,否则难免引起李裪和李稷的强力反弹,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应对目前的局势,自然要虚与委蛇。

原本,黄喜还以为李云天要暗中指挥彻查军粮案的事务,不过李云天切实履行了他的诺言,并没有干涉军粮案的进展,而是在汉城买了地盘、商铺和产业,忙着设立讲武堂汉城司务处。

当然了,讲武堂汉城司务处的成立也是有由头的,李云天打着协调大明和朝鲜国辽东战局事宜的幌子正大光明地把讲武堂的触角伸到了朝鲜国。

讲武堂汉城司务处并不是花架

目录
返回顶部